浙江日報:基層社會治理的浦江探索

2018-09-26 07:1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呂蘇娟 浦江報道組 洪建堅

浙江日报:基层社会治理的浦江探索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學習推廣“楓橋經驗”55週年。中國進入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越來越深入執政肌理。與此同時,公眾的利益訴求和觀點表達日益多元,轉型期的社會矛盾演繹呈現新特徵。從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角度看,如何更好發揮制度的力量,從根本上化解矛盾糾紛,使基層社會治理進入規範化的軌道,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從“信訪大縣”化身為全國信訪工作先進縣,浦江算得上一個社會治理嬗變的樣本。15年來,浦江率先踐行領導幹部下訪接待群眾制度,翻開了基層社會治理的新篇章。初信初訪歸零、進京非法上訪歸零、進京集體上訪歸零……15年一以貫之,15年精益求精,浦江信訪總量下降了91.35%,獲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而細究浦江基層社會治理的實踐和探索,有幾點經驗值得借鑑。

具備前瞻思維,變被動上訪為主動下訪。當前,我國正由“熟人社會”轉向“陌生人社會”,基層社會治理面臨一系列新的挑戰。各類新矛盾的出現,也正源於此。彼此不相熟、信息不流暢、理解難達成,小事就可能變成大事,矛盾也可能變成衝突。如何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最大程度保護好群眾利益,離不開政府主動作為。深入群眾,及時預見百姓的痛點、難點,變“群眾訪我”為“我訪群眾”,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是一舉多得的有益創舉。領導幹部準時定點下訪,成為以浦江為代表的新時期浙江破解社會矛盾做法的一個制度化創新。

完善體制機制,變管理型政府為服務型政府。筆者在調研中發現,解決一個基層問題,有時涉及不同行業的多個部門。百姓即便跑多次,問題也不一定有解。如何破題?當前,浙江各級政府在投資審批、便民服務等方面正在大刀闊斧開展“最多跑一次”改革,基層社會治理何不也借鑑這一理念和做法?為此,浦江成立大調解中心,涵蓋14個專業性調委會,並引入法院現場審理。同時,借鑑醫院的“掛號”問診模式,大力打造“金牌”調解員,將縣委辦旗下的8890熱線納入信訪局,並“兩條線”為“一條線”,在有效化解基層矛盾的同時,大大縮減了矛盾發酵的“痛苦期”。轉變服務理念,提升服務效率,讓基層社會治理再上一個新臺階。

以人民為中心,變單一治理為多元共治。現實中,隨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對辦事環境、效率等有了更高要求。城市化讓很多人離開了家鄉,而戶籍制度又讓他們不得不回到家鄉辦理相關事務,兩者的交織成了基層社會治理中一個揮之不去的痛點。借力網絡信息技術,浦江一方面開發“一網通”信訪工作平臺和手機APP軟件等,助力信訪從線下走到線上;另一方面,浦江組建起一支1700多人的縣鄉村三級調解員隊伍,全面激發社會力量,降低基層治理成本。人在網上走,事在網格辦,多方攜手,共破難題,基層社會治理的這條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值得多方挖掘借鑑。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步入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以改革開放40週年為契機,深化以“楓橋經驗”“浦江經驗”為代表的一系列基層治理創新,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時代課題。積極轉變基層社會治理觀念,從基層百姓最期盼的領域改起,從制約基層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改起,基層社會治理的不斷完善必能惠及更多群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