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新聞出版局、市教委、文匯報社聯合發布,向青年學生推薦這十本書

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

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

讀書使人進步,知識給人力量。

行至第15個年頭的上海書展,已將盛夏時節的“閱讀嘉年華”熔鑄為“上海文化”的閃亮金名片。在這座城市的所有閱讀者中,青年學生是重要的一支力量。

正值2018上海書展舉行之際,為進一步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做強“文教結合”,鼓勵廣大青年學生多讀書、讀好書,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上海市教委和文匯報社聯合推出 “文匯書單”,向青年學生推薦十本書,今天正式發佈。

青春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寶貴的時光,猶如朝日,猶如初春。而高品質閱讀能帶給青年學生的,有知識和視野,更有思想的成熟、價值的引領、品性的養成。

此次,主辦方特邀國內權威學者向廣大青年學生薦書。薦書者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有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有人文社科領域知名教授……專家學者們在寫下最終的推薦書目前,均經過多時的醞釀和審慎的思考。從“文匯書單”的目錄看,學者們推薦的書涵蓋人文、社會、政治、法律、文化、科學、藝術等方方面面,為廣大青年學生精心調配了一道盛夏裡豐盛的精神食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立報國之志、增建國之才、踐愛國之行;讀《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美文插圖本》《論語新解》,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讀《通往諾貝爾獎之路》《城市文化》《鈾之戰——開啟核時代的科學博弈》《電車難題》《失去靈魂的卓越》,在科學和人文、道德和法律的思辨中開闊視野;讀《牛天賜傳》《聽音樂》,感受中外文學藝術之美,從中領悟生命的意義。

風華正茂的廣大青年學生,請收好這份最新出爐的“文匯書單”!讀書的過程,也是勵志的過程,更是增強“四個自信”的過程。未來,我們將把更多好書推薦給你們,期待你們從中收穫閱讀的樂趣,讓閱讀成為你們畢生的習慣。

我們希望,藉助上海書展的輻射力,發揮全國性人文大報的影響力,讓書籍帶給學生勵志向上的鑰匙,讓書展成為學生奮發人生的思想啟航平臺。

我們相信,讀書使人明志,廣大青年學子將會從書籍中獲取智慧和力量,更懂得珍惜時代賦予的難得機遇,立鴻鵠志、做奮鬥者,為強國復興求真學問、練真本領,用信仰之力書寫青春壯志。

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上海市教委和文匯報社聯合發佈,向青年學生推薦十本書: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二卷)

《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美文插圖本》

《論語新解》

《牛天賜傳》

《通往諾貝爾獎之路》

《城市文化》

《鈾之戰——開啟核時代的科學博弈》

《失去靈魂的卓越》

《電車難題》

《聽音樂》

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

讓美好青春在振興中華的砥礪奮進中綻放光彩

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 外文出版社

■ 王為松(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長)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於廣大青年學生來說,意義重大而深遠。黨的十九大報告所指出的“兩個階段”,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分兩步走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今後30多年黨和國家發展明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面向未來的事業,是一個長期而艱鉅的過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續奮鬥。

今天的青少年學生將在未來的幾十年裡,漸漸接棒擔任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主力軍,成為推動國家發展責無旁貸的重要力量。當代青年既是這一偉大歷史進程的參與者,也是這一歷史進程發展成果的分享者。中國夢給了年輕人夢想成真的機會、人生出彩的機會、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進步的機會,這種難得的歷史機遇,必將為廣大青年的成長髮展帶來更為廣闊的舞臺。

我們說“未來屬於年輕一代”,不僅僅是代際更替上的必然,更意味著青年人身上所富含的拼搏意識、挑戰精神、創新活力等特質,必將更為深刻地影響人類文明的進程與走勢。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梁啟超曾熱情洋溢地歌頌年輕一代,認為天下興亡,皆在我中國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新文化運動的發起人陳獨秀曾說:“青年之於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身。”當年,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李大釗發出殷殷召喚:“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人類。”這些激動人心的語句,依然是今天我們偉大事業的青春宣言。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愛護青年,就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發表了許多重要講話,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青年一代寄予殷切希望,也凸顯我們黨一如既往地關注青年、關心青年、關愛青年,始終把青年視為推動國家、社會變革生力軍、接班人的優良傳統。他強調,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要教育引導青年學生珍惜韶華、腳踏實地,把遠大抱負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飛揚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生動記錄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集中反映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發展脈絡和主要內容,是幫助青年學生立報國之志、增建國之才、踐愛國之行的一部經典教材。青年學生需要把這本書真正學好用好,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接班人,讓美好青春在振興中華的砥礪奮進中綻放光彩。

跨越數千年,我們回望中華文明之源

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

《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美文插圖本》黃德海、項靜、張定浩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孫顒(著名作家)

上海文藝出版社今年推出的《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美文插圖本》最近被國家權威部門列入2018年全國重點出版物。在“中華創世神話項目”這一文化工程中,這本精粹讀物既反映了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又通俗易懂,並且有文有圖,是廣大讀者瞭解中華遠古秘密的金鑰匙。

世界各民族多數有自己的創世神話。內容豐富的希臘神話與記載在宗教典籍裡的創世傳說,在西方讀者中傳播甚廣。與之相比,我們的創世神話,雖然在《山海經》等古籍中有較多記錄,司馬遷等著名史家也多有撰述,但系統整理不夠,傳播更為零碎,一般民眾知道的僅是“盤古開天”“后羿射日”等故事,其餘不少優秀的創世神話則知之不詳。其實,中華創世神話的豐富性、完整性、生動性,可說無與倫比。

彌補這一文化缺憾,一直是文化工作者多年奮鬥、努力做好這個項目的強大動力。此書文本出自黃德海、項靜和張定浩三位中青年作家之手,文字優美,高度洗練,栩栩如生地勾畫出遠古的神話人物,描繪了他們的神奇故事。三位作家的散文筆法,各有千秋,充滿個性的寫作,又能和諧地組織成書,殊為不易。

書中強調的,是中華創世神話鮮明的個性:世界不是哪一個萬能者創造出來的,而是天、地、人合作創造的結果。這裡的“天”,可以理解為神,也可以理解為古人所不知曉的力量,反正,在中華創世神話中,主宰一切的神仙們,似乎存在,又似乎縹緲。“玉皇大帝”和“西天如來”等,也都是在後人編的故事中才演繹得分明起來。

本書的精彩插圖,由施大畏、馮遠、韓碩等二三十位著名畫家精心創作,奇思異想,腦洞大開,讓我們能隨之回到五千年、八千年前,甚至更遙遠的蠻荒歲月,和中華祖先親密相會。上海文藝出版社別出心裁的裝幀設計,更是錦上添花。

此書不但讓中國讀者愛不釋手,同步翻譯成英文出版後,在海外也已引起很大的關注,美歐主流書店,比如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書店,紛紛在醒目處陳列銷售。之後,該書又迅速被波蘭出版社翻譯出版介紹給該國讀者。

這個孩子與那時家國

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

《牛天賜傳》老舍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 施戰軍(文學評論家、《人民文學》主編)

《牛天賜傳》在一定程度上是一部被忽視的老舍的佳作。

牛天賜是一個被牛家收養的棄嬰。牛家母親是一個遵循傳統觀念的婦女,認為男孩只有一條路,就是走仕途,這和牛天賜的自由天性產生了非常深的矛盾。好在天賜身邊有一個家僕四虎子,讓他在成長的過程裡有了一個可以傾訴心聲的“真朋友”,也使得他儘管被扭曲被壓抑,仍然一定程度保留了自己的天性。

牛天賜還有一個從農村來的奶媽,對他成長的影響也非常大。他曾經隨奶媽到她鄉下的家裡去,在那裡他遇到了一個非常“局氣”的農村老爺子。正是從家僕和農村老人這樣正直樸素重情重義的平民身上,牛天賜感受到了溫暖、保護和鼓舞。

軍閥混戰之際,牛家從牛老太太去世到家業破產再到牛老者也撒手人寰,牛天賜陷入困頓深淵。這時候,他的第一位老師王先生,找到了他們。牛老者曾經幫助過的這位山東王先生,已經成為廣有門路的商人,他不僅儘可能幫助牛家挽回部分財產,還資助天賜到北平上學。牛天賜的故事就在這裡結束了。可以說這是一個保留了某種希望和新的未知的小說結尾。

這部長篇超出了一般成長小說的線性思維,包含了複雜沉重的社會背景和歷史背景。《牛天賜傳》實際上是少年中國在成長過程裡經受的各種磨難的縮影。牛天賜就是出現在衰老中國和少年中國之間的過渡帶的人物,他沒有強健的體魄,但有自己的涵養和夢想,也有一些因為成長經歷造成的問題或者陰影,但他性格的基本面還是正直的、善良的、單純的、率真的、可愛的。因此,這部小說讓人看到社會或者是歷史演變過程裡的悲哀,但又給人以堅忍不屈的力量。

老舍無論寫什麼,都不是概念化的,而是貼著人心的寫法。他愛每一種生命,對牛天賜的塑造也充滿了一種關愛、憐憫甚至是苦痛的心情。

我認為《牛天賜傳》是老舍先生最好看又最沉痛的一部堪稱偉大的作品:在一個撿來的孩子的成長過程和周邊,是對弱者的感同身受和對安穩生活的渴求,是中國式的愛的多邊影響與後果,是美好天性和亂世命運的矛盾,是生命觀、教育觀、歷史觀的童趣述解,是家事國事天下事的率真傾說。

解《論語》難在義蘊,不在文字

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

《論語新解》錢穆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張汝倫(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論語》無疑是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經典之一。按照錢穆先生的說法,自西漢以來,《論語》“為中國識字人一部人人必讀書”。昔梁啟超曾有言:“《論語》為兩千年來國人思想之總源泉。”日本江戶時代大儒伊藤仁齋在《論語古義》一書中,也盛讚《論語》為“最上至極宇宙第一書”。這個說法雖不免有些誇張,但也反映了《論語》在一般儒家學者心目中的地位。

今天,也許許多人不一定完全同意梁啟超和伊藤仁齋的說法,但《論語》仍是每一個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人的一本必讀書,沒有讀過《論語》,就不配談什麼中國文化,也枉為中國人。

但是,《論語》並非是一部好讀的書。與其他古籍相比,《論語》的文字相對簡單,但理解起來並不容易。錢穆先生說,解《論語》難在義蘊,不在文字。《漢書·藝文志》曰:“《論語》者,孔子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論語》這種特殊的成書方式,使得它的論說往往缺乏上下文的語境,使人無法正確判斷夫子的本意。再就是它“書系雜記,無條理”(呂思勉言)。《論語》在言說形式上比較散亂,不像其他經典有一個明確的思路。最後,孔子作為中國超一流的思想巨人,已經達到了一般人很難達到的極高明而道中庸的境界,平實的語言中往往微言大義存焉,不細心體會和發掘,是不容易發現的。

《論語》言簡意賅,內容豐富,義理博大,哲思精深,千百年來人們對它有無數的解讀。這些解讀有的卑之無甚高論,但也有的自有其不可磨滅的意義在,成為讀《論語》者不可不讀的參考書。然而,歷代有價值的《論語》解讀不在少數,一般讀者很難將它們都找來看。即便都找來,也一時不知該從誰是好。錢穆的《論語新解》以成為一部人人可讀的《論語》注為目標,“備採眾說,折衷求是,而特以時代之語言觀念加以申述而已。”此已十分難能可貴。加上錢穆對傳統文化一直抱“溫情和敬意”的態度,這都使得《論語新解》成為時下數不勝數的《論語》解讀類書中之翹楚。

選擇科學,意味著選擇與安逸絕緣

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

《通往諾貝爾獎之路》彼得·杜赫提 著 科學出版社

■ 陳國強(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

幾年前,友人高福院士送我由他和徐小寧博士審校的《通往諾貝爾獎之路》(中譯本)一書,閱讀數遍,有點愛不釋手。於是,贈送了百餘本給我們醫學院的學生。該書原作者是彼得·杜赫提博士,他因為在T細胞和免疫防禦本質方面的傑出工作,1996年和羅夫·辛克納吉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13年,該書第一次在中國出版。

我推薦該書,不是由於“諾貝爾獎”。其實,這也不是一本教你如何獲得諾貝爾獎的“ABC實用指南”,獲得諾獎毫無固定公式可言。如同原作者說的,“即使字字斟酌書中的經驗教訓,贏得諾貝爾獎的機會也渺茫地如同大海撈針”。但是,作者跳出傳統的自傳體框架,對科學樂趣、科學發現、科學文化、科學精神等給予的通俗易懂的直觀講解,尤其是截取他個人人生旅程裡精彩的片段,展示的諾獎得主之傳奇道路的“廬山真面目”,對於處在浮躁而功利社會的人們來說,都值得思索和細細品味。例如,針對研究人員的真實狀況,杜赫提用既幽默又敏銳的筆調難得一見地寫出了“圈內人”的看法。他認為,科學在改善世界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並指出科學家需要在使他們的工作更易於被公眾理解方面做得更好。

當然,科技工作者需要終生承諾,需要從一而終的勇氣和毅力,選擇了科學道路,將意味選擇了與安逸舒適生活絕緣而充滿艱辛荊棘的坎坷人生。他講述了他所受到的不墨守成規的教育、他原本作為局外人的感觸,以及他對不同觀念的探尋如何塑造了他的生活與工作……最後,他逐條總結出獲得諾貝爾獎的要素——持之以恆、心胸寬廣和兼容幷包。

不同於我們日常撰寫的科學論文、報告,這是一本十分耐讀、有趣的書。作者本人說這是一本寫給青年人的“小書”,一本有關科學及如何“做”科學的書,讀者對象是那些正在規劃自己人生道路的年輕人和制定科學政策的決策者。在我看來,這本“小書”說出了一個“大故事”,一個關於如何追逐人生理想的“大故事”,當然,每個人是自己故事的訴說者、決定者與實踐者。

我們為何還要從事科研?或者說,杜赫提以何說辭來吸引年輕人走進科學的世界?這是一個嚴肅又不乏幽默感與雄辯的科學家。試想一下,今天和我們在一起的現代科學實際上大約才500歲。換言之,還有太多未解之謎等著我們。

還有什麼比發現、描述並最終解釋從來沒人闡述過的規律更讓人激動的事呢?為偉大的人類做出一點點的貢獻,這難道還不值得讓人興奮嗎?這也正是科學讓人痴迷的所在。

難怪,《自然》雜誌說杜赫提的這本書“打開了科學世界的寶庫”。

我真心期待:當科學家是無數中國孩子的夢想,我們要讓科技工作成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為孩子們尊崇嚮往的職業,給孩子們的夢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讓未來祖國的科技天地群英薈萃,讓未來科學的浩瀚星空群星閃耀!

城市的本質是生活

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

《城市文化》劉易斯·芒福德 著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鄭時齡(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在籌辦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過程中,城市和城市文化問題日益為世人所關注。美國建築評論家、文學評論家、城市規劃思想家、城市規劃設計師和歷史學家劉易斯·芒福德所著的《城市文化》這本書對我影響很大。

城市集中展現了人類文明的全部重要含義,凝聚了文明的力量和文化,城市文化培育了人類的精神思想。不同時代、不同地區和不同種族的人們,構想並創造了十分豐富的城市文化,形成了色彩斑斕的理想城市和城市形態,多元文化的聚集與交融是城市的特質。世界的多樣性在城市的多樣性中得以集中展示,城市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中尋求和諧發展,尋求歷史文化與空間的連續性。每一個民族、每一種文化,都在城市中表現出他們最豐富的想象力和最獨特的創造力。文化對城市影響很大,它反映了市民對生活的追求、運行的方式。

《城市文化》一出版就獲得了整個評論界的讚譽,被認為是關於城市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最優秀的文獻。芒福德用建築和藝術展現城市的發展時,首先關注的是社會問題,而不是美學問題。城市的基本問題是城市是否滿足人的基本需要,城市的設計是否促進人的步行交通和人與人的面對面交流。在他的筆下,城市史就是文明史,城市凝聚了文明的力量與文化,保存了社會遺產。不論是國外建築高大的教堂、穹頂和塔樓,還是我國江南的小橋流水、粉牆黛瓦,正是不同的生活方式造就了這種差異,因為建築總是在表達人們的各種概念。這本書就好比是一座城市,蘊涵了各種能量、形象和活力,這是歷史,也是關於城市和城市社會學的理論。

《城市文化》出版至今已80年,但書中提到的觀點仍能給當下中國的城市規劃和建築建設以啟發。比如芒福德始終強調,城市首先是讓人住的,從本質上來說它就是生活,因此評價一座城市的好壞,並非看它的建築多麼前衛時尚、街道多麼寬敞整潔,而是看人們能否在這座城市中過得舒適,城市改造成功的標誌則是看人們是否能更好地在城市中生活。設計根本上是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關係問題的一種求解,設計最終反映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希望有更多的人閱讀《城市文化》一書,因為它和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為何現在的城市“千城一面”?如果你懂得城市就是生活,那麼地大物博的中國擁有各具特色的城市面貌則是理所當然。然而,中國的城市建設存在一種盲目模仿的現象,特別是模仿美國紐約的建築群,殊不知這些高能耗的建築並不適合所有城市。希望每座城市終能找回屬於自己的特徵。

既是核科學傳奇,也是青春勵志書

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

《鈾之戰——開啟核時代的科學博弈》阿米爾·D.阿克塞爾 著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 褚君浩(中國科學院院士、華東師範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

這本書講敘的是鈾的故事。人們從18世紀末從瀝青鈾礦中提取出鈾的氧化物,到19世紀中期確認發現了鈾這種重金屬元素,當時是元素週期表上最後一位元素。再到20世紀初,科學家確認它具有放射性,激起人們巨大的興趣,從而開啟核時代的到來。

《鈾之戰》描述了半個世紀的核科學奮鬥史話。它以“鈾”的探密為主線,講述了20世紀上半葉一群國際上最傑出的科學家的故事。鈾原子核的放射性被貝可勒爾和居里夫婦發現後,引起科學家們一連串問題:鈾為什麼具有放射性、它放射出來的是什麼、放射過程中會產生什麼……這些問題吸引了不同領域的許多科學家投入鈾的探索。當時科研條件簡陋,但科學家憑著一股強烈的好奇心,為探索未知而辛勤工作。書中涉及了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玻爾、盧瑟福,還講述了包括費米、海森堡、邁特納、哈恩、伊蕾娜·居里等科學大師的奮鬥、成功,以及他們之間的科學博弈,其中不乏他們生活中的一些趣事。

《鈾之戰》描述了一個從基礎研究到技術應用的傳奇歷程。“鈾”作為“核燃料”,從被發現到研究,再到核能的應用,是一個基礎研究促進技術發明、再到驅動人類社會發展的典型範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的“曼哈頓計劃”成功地將蘊藏在小小的鈾原子核裡的能量變成了核武器;上世紀下半葉人們進而建設原子能發電站,核電成為人類重要的能源。

《鈾之戰》也是一本勵志書。書中再現了20世紀初一群為鈾而戰的科學家們的執著與堅持。本書追溯了當時解決關鍵科學問題的具體過程。比如,書中寫了女科學家邁特納在1938年聖誕節,在瑞典的一個邊遠村莊外空無一人的雪道上,如何用數學演算最終解釋了原子核裂變實驗的具體情節,將一個偉大思想誕生的思路歷程呈現給了讀者,使人彷彿身臨其境。而當時的邁特納正處在受納粹迫害四處流亡的最失意和最艱難的時期。科學大師那種忘我追求真理的科學情懷與人格魅力,躍然紙上,極富感染力。讀者尤其是年輕人可以從邁特納這種鑽研科學問題的精神與方式中受到鼓舞與啟迪,從而激發科學興趣。探索自然規律這本身就是科學家們的崇高理想。

現代大學應追求“守住靈魂的卓越”

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

《失去靈魂的卓越》哈瑞·劉易斯 著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俞立中(上海紐約大學校長)

大學首先培養的是一個人,然後才是人才。“卓越”不專屬於某個人或某一群人,每一個學生都有權利得到充分而卓越的發展。大學應追求“守住靈魂的卓越”——這正是《失去靈魂的卓越》一書給我們的重要啟示。如書中所言,“大學通識教育的目標超越了學科的專業技能。旨在利用大學生的可塑性,鼓勵年輕人認識自我,並發現自己的生活道路。通識教育的任務還在於提醒學生:自己應對社會知恩圖報,應該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為人類謀福利,而不僅僅追求自身的經濟富足。”

儘管此書是針對哈佛大學的通識課程、大學教學、道德教育、國際化、宿舍教育、學生輔導、評分制度等方面的分析和批評,但涉及很多大學教育的內涵問題,發人深思。

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至今,並不在乎多辦幾所大學、多招一些學生,更需要高質量的教育、高水平的大學、有特色的辦學,需要的是改革的勇氣和路徑。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著名教育學家、華東師範大學首任校長孟憲承就提出“智慧的創穫、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會的服務”作為大學的三大使命。顯然,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核心,而本科教育則是基礎。

時下,對高校本科教育的種種擔憂和批評,在這本書裡多多少少都能看到一些影子,而我們可能還尚未有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如果不能從教育的本質出發去認識一些問題和爭議,我們的努力就會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

大學教育應該是個性化的,學生必須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理想的大學教育應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機會,讓學生懂得選擇,提升選擇和學習的能力。其實,人生就是一個選擇的過程,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在知識經濟時代,不可能指望學生在大學裡就能學會各種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對一流大學而言,那裡不是去學一門職業手藝的地方。

但我們必須看到,學生個體千差萬別,沒有一種教育模式適用於所有人,高等教育只有提供更多的選擇,才能讓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和發展模式。同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樣的。高等教育只有積極探索多樣化的辦學模式和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才能夠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滿足人的發展要求。

儘管中國的高等教育已經進入大眾化階段,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還是有不同類型的,精英教育仍是一些大學的核心。大學教育對這些學生而言,更多的是知識、能力和素養的全面發展,需要把更多的關注放在拓寬學生的視野、啟迪學生的責任、激發學生的潛力上,讓他們瞭解自我、探索自己生活的遠大目標,而不是僅僅完成職業培訓。

在思辨中感受法律魅力和人性光輝

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

《電車難題》托馬斯·卡思卡特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 劉憲權(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電車難題”是英國哲學家菲莉帕·福特提出的著名思想實驗,是全世界大學課堂討論熱烈的問題之一,哈佛大學超級課程《公正》專門對此問題開堂討論。美國作家托馬斯·卡思卡特將該思想實驗應用於其所著的《電車難題》一書中。

卡思卡特假設了這樣一個案例:一位女士望著一輛剎車失靈的電車,其旁邊是一個可以改變電車軌道的操縱桿。如果女士放任其正常行駛,則會撞死五個人;如果拉下操縱桿改變其軌跡則只會撞死一人。在緊急情況下,該女士毅然選擇改變電車的軌跡,犧牲了一人,拯救了另外五人,而該女士因此遭受到聯邦法院的指控。本書圍繞此案,通過檢控官、法官、被告、受害人家屬、陪審團、律師、媒體、大學師生、電視觀眾、論壇網友等社會各界人士的評析,一場思維的激烈碰撞就此展開,向人們展示了多元性的觀點。

全書生動有趣,全景式呈現出誕生數十年來討論不休且越來越熱烈的“電車難題”,堪稱一次為廣大民眾講授的倫理通識課。

對公眾而言,他們的認知源於道德選擇,而司法機關則秉承著法律原則。當感性的道德選擇支配著公眾的行為,或許就會形成托克維爾所說的“多數人的暴政”。因此,不能單純地將符合大眾期待作為案件處理的終極目標。因為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他們的期待源於其內心的道德選擇,而道德選擇不具有固定性,會受多種因素影響,故而需要一種具有固定性、強制性、規則性的工具來引導,而法律就是構建社會秩序的工具。

無論對案例中的女士作出何種判決,都必將引發廣泛爭議。但單純從道德選擇的角度去判決是盲目的,用書中的語言來描述則是:“我們的道德選擇最終還是出自情感的本能,因此一切分析都只不過是為我們的道德直覺尋找理由罷了。”

因此,我們需要用法律這一衡量標杆去審理案件。我國《刑法》第21條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採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但該規定並不適用於以生命為代價的緊急避險。因為生命之間沒有高低、輕重之分,根本無法進行比較。

我想,本書的主要價值並不在於該女士是否會受到刑事處罰,而是其中展現的各方立場、觀點之間的博弈,問題思辨的過程,能夠讓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思辨的火花、法律的魅力和人性的光輝。

年輕人喜歡音樂,不能滿足於淺嘗輒止

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

《聽音樂》羅傑·凱密恩 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嚴鋒(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年輕人都喜歡音樂,而且越來越多的人不滿足於淺嘗輒止,想進一步登堂入室,提升自己欣賞音樂的能力,能夠在更高層次上理解音樂的意義。

現在面向大眾的講音樂欣賞的書很多,但是大多側重於音樂史和音樂家的故事,缺乏對具體作品在技術層面的分析,這方面的內容常常被視為是音樂專業人員才能夠掌握。

事實上,音樂欣賞不僅需要背景知識,也需要樂理、曲式、和聲、復調等各種專業知識的積累。羅傑·凱密恩的《聽音樂》是一本全面講述音樂欣賞的著作,行文深入淺出,其最大特色是把音樂史、鑑賞和樂理結合起來。本書開篇介紹音樂的各要素,之後按時間順序依次從中世紀到巴洛克時期再到古典時期、浪漫時期以及20世紀,聯繫音樂史上各時期的社會文化背景介紹音樂風格特色。對具體作品,該書先比較感性地介紹一遍,再從曲式結構的角度分析一遍,還利用現有的網絡技術,配有大量的示範音頻。在書上的分析案例中,還詳細標註了對應的時間節點,細化到秒,非常便於讀者學習和鑑賞音樂。

除此以外,此書還介紹了不少交響樂的必備知識。比如,交響樂中用哪些樂器,它們如何分類、排布,以及交響樂中各種不同的曲式等等。作者在每次介紹一段音樂史時,都會介紹當時的歷史背景,讓讀者從宏觀角度來理解音樂,同時還會介紹音樂家的歷史,其中不乏趣味之處。

本書作者為享有盛譽的鋼琴家、音樂學家、音樂教育家,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獲得音樂學博士學位之後,曾在亨特大學和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任教音樂欣賞課,非常受學生歡迎,其代表作《聽音樂》成為美國大多數院校使用的音樂欣賞和音樂文獻導論課程教材,享譽世界。這種將音頻與文字分析精細結合的講解方式,對於音樂界人士來說也是值得借鑑的普及音樂知識的方式。

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