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21法则—03过程法则(领导力的提升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领导力的提升是日积月累的结果,而非一日之功

1995年,101岁高龄的安妮·塞贝尔与世长辞。多年来她一直住在曼哈顿一间狭小、破旧的公寓里,那是政府特意为低收入者提供的廉价出租公寓,每个月的租金仅为400美元。由于年久失修,墙上的油漆都已经脱落,墙边的一排旧书架上也落满了灰尘。

塞贝尔退休前是国税局的审计员,1943年退休后一直靠领取社保和为数不多的退休金生活。她在国税局也没取得什么成就,更准确地说,是国税局没有公平对待她。她不仅拥有法律专业的文凭,而且工作也非常出色,可是,她一直也没有得到提拔。51岁退休时,她的年收入仅为3150美元。本杰明·克拉克非常了解塞贝尔,在他看来,“她受到了极度不公平的对待。在生活中,她方方面面都只能靠自己。她过得真是很不容易”。

塞贝尔堪称勤俭节约的典范。她从来不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原来的旧家具坏了她也不会去买新的。她甚至连报纸都不订,每个星期她会去一趟公共图书馆,因为在那里可以免费阅读《华尔街日报》

意外之财!

当纽约叶史瓦大学的校长诺曼·兰姆听说安妮·塞贝尔把所有的遗产都捐给了这所大学时,你可以想象他是多么惊讶,要知道,他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位娇小的老妇人的名字,而且她也从未在这所大学上过学。

“当我看到遗嘱时,整个人都蒙了,那可真是一笔意外之财啊兰姆说,“这位女士一夜之间就成了传奇人物。

安妮·塞贝尔留给叶史瓦大学的遗产价值高达2200万美元!就是这样一位终身未婚的老妇人,竟然在退休后的50年里积累出八位数的巨额财富,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答案就是:她是一天一天积累出来的

领导力21法则—03过程法则(领导力的提升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1943年从国税局退休时,安妮·塞贝尔已经有了5000美元的积蓄。她把那笔钱投进了股市。到了1950年,她从股市赚的钱已经够买1000股先灵葆雅公司的股票了,这1000股在当时的价值是10000美元。她一直持有该股票,耐心地等待股票升值。到她去世的时候,仅她购入的1000股就已经经过多次拆分而变成了128000股,总价值750万美元!

塞贝尔成功的秘诀就是:她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积累财富。无论她的股票是涨是跌,她从没想过要把它们抛掉。她的脑海中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想法:“我的财富积累已经结束了,现在是兑现的时候了。”

她想的是放长线钓大鱼,而且是一条很长很长的线。每当获得红利时,她都用来买入更多的股票。分红的数额越来越大,她持有的股票数量也就越来越多。她花了一生的时间积累财富。当其他老人还在担心自己的

财富会在辞世之前消耗殆尽时,她却成了活得越久就越富有的人。在理财这件事上,塞贝尔懂得并且运用了过程法则。

领导力就好比投资—它会不断增值成为一名领导者跟在股市上成功投资有诸多相似之处。如果你幻想着自己能一夜暴富,那你是不会成功的。就领导力开发而言,不存在成功的“超短线交易员”。最重要的事情是你长时间内每天坚持做什么。

我的朋友泰格·绍特认为:“我们能够在每天的日程表上找到成功的秘诀。”如果你能够在领导力培养方面持续投资,让你的“资产”不断增值,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你的领导力必然会有显著的提升。从一个人的日程表中,你能够看出什么呢?做事的优先顺序、热情、能力、关系、态度、自律、眼光和影响力。看看一个人每天都在做什么,日复一日做什么,你就能知道他(她)是什么样的人,以及他(她)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每当我发表有关领导力的演讲时,人们总是问我领导者是不是天生的。我也总是回答说:“是啊,他们当然是天生的……迄今为止我还没见过不是生出来的领导者呢!你觉得他们还能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到这个世界吗?”于是我们都笑了,随后,我会认真回答人们真正关心的问题—领导力究竟是不是一个人天生就具备和掌握的一种能力?

没错,某些人的确在某些方面比别人更有天赋。但领导能力是多种技能的集合体,其中的每一项技能几乎都是可以学会、可以提高的。只不过这个过程不会一夜之间就发生。领导力非常复杂,它涉及很多的方面:敬意、经验、感染力、人际交往能力、纪律性、远见、动力和时机—这个清单可以一直列下去。你肯定看出来了,与领导力相关的很多因素都是无形的。正因如此,造就一名高效的领导者才需要那么长时间的磨炼。也正因如此,直到50岁时我才开始真正对领导力的各个层面有所领悟。

领导者都是善于学习的人

领导力专家沃伦·本尼斯和伯特·纳努斯曾针对来自不同行业的90名杰出领导者做过一项研究,结果发现了成长和领导力之间的关系:“自我发展和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这正是领导者与其追随者最本质的区别。”成功的领导者都是善于学习的人。这种学习过程是持续不断的,是自我约束和坚持不懈的结果。每一天的目标都必须是在前一天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比前一天做得更好

问题在于,大多数人都高估了结果的重要性,因而低估了过程的力量。我们只想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都想得到安妮·塞贝尔积累了50年才得到的巨大财富,但我们希望只需50分钟就可以得到它。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我也重视结果。它们是有效的催化剂。但是,如果你想不断进步,如果你想得到权力,那就要依仗过程了。考虑一下两者的区别吧:

结果过程促使你作决定促使你不断进步激励人磨砺人在于成绩记录在于培养过程挑战一个人改变一个人容易困难

如果我们需要激励自己向前迈进,我会重视结果。如果我想要有所提高,那么我会参与过程,并且坚持不懈。

领导力提高的几个阶段

领导力提高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然而,不论你是否拥有领导天赋,你的成长和进步大概都会经历下面5个阶段::

阶段1:不知道你不知道

很多人不知道领导力的价值所在,有些人不知道领导力的重要性,还有一些人认为领导力只适用于少数人—身处公司高层的人。他们不知道因为自已不学习而错过了很多机会。一位大学校长曾经跟我说,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报名选修了学校的领导力课程。这恰恰证明了我的上述观点。为什么呢?只有少数人认为自己能当领导。如果他们明白领导力就是影响力,明白大多数人每天都在试图影响至少四个人,那么他们想要多学学这门课程的激情就会被点燃了。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他就不会进步。

阶段2:知道自己需要知道

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很多人虽然位居领导地位,环顾四周,却发现没有人追随自己。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如何当一个领导者。当然,这可能就成为学习过程的起点了。英国前首相本杰明·迪斯累利曾说过一句至理名言:“

当意识到自己对事情一无所知时,你就向知识迈进了一步。”我是在1969年初次走上领导岗位的时候意识到这一点的。我一直担任体育队的领队,并且在大学时期就担任学生会的主席,因此我早就觉得自己是一个领导了。可当我在现实社会中尝试去领导别人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处于领导的地位和当领导不是一回事。

阶段3:知道自己不知道

在第一个领导岗位上,我挣扎着坚持了一段时间。说实话,我依靠的是绝对充沛的精力和自己拥有的那么一点感召力。但是后来,我终于意识到,领导力是我事业成功的关键所在。如果不提高自己的领导力,我的事业终将深陷泥潭,再也实现不了自己定下的目标。幸运的是,就在那时,我与成功动力有限公司的库尔特·坎普密尔一起吃了顿早饭,在餐桌上,他问了一个改变我一生的问题。“约翰,”他问我,“你有什么个人发展规划?

我支支吾吾说不上来,最后终于承认,我还没有人生规划。当天晚上,我的妻子玛格丽特和我一起决定节省开支,以便我可以参加库尔特提供的学习课程。这是有意识地向个人成长迈出的第一步。从那天起直至今天,我一直坚持读书、听录音,去听有关领导力的讲座

在偶遇库尔特的前后,我还有另一个主意:给自己所在行业的前十位杰出领导人写信,提出愿意花100美元(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可不是小数目)与他们见面谈话半小时,以便当面向他们请教一些问题。接下来的几年,玛格丽特和我把每次度假的地点都选在那些人所在的地区,假如有位住在克利夫兰的优秀领导人答应了我的请求,那一年我们就去克利夫兰度假,这样我就可以见到他。那些宝贵经验对我的帮助之大,难以言表。那些领导者与我分享的经验是在别处怎么也学不到的。

阶段4:我知道,我成长,我发现

当认识到自己能力的不足,开始每天训练、提高自己的能力,令人激动的事情就会发生

几年前,我在丹佛给一群人讲授领导力时,注意到人群中有一个特别显眼的19岁青年,名叫布赖恩。几天里,我注意到他非常认真地做笔记,并且积极与别人交流。课间的时候我也和他谈过几次。当讲到过程法则时,我就叫布赖恩站起来与我对话,我希望在座的人都会认真倾听。

“布赖恩,我一直在注意观察你,”我说,“你如饥似渴的学习态度、对于进步的渴望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想要告诉你一个能改变你一生的秘诀。”整个听众席的人似乎都把身子向前探了探。

“我相信,在大约20年以后,你可以成为一位卓越的领导人。我想要告诫你的是终身都要学习领导力。经常读书听录音,坚持参加研讨会。每当看到一句至理名言或者是含义深刻的引语,都要记录下来,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说,“但在5年之后,当你的影响力逐渐增大时,你就能看到自己的进步。10年后,你将具有提高领导效率的能力。20年后,当你还只有39岁的时候,如果一直坚持学习,不断进步,那么别人很可能会让你教他们如何提高领导能力。有些人可能会感到惊奇。他们会面面相觑,然后说‘他怎么忽然变得这么精明能干了?

布赖恩,”我总结说,“你可以成为杰出的领导者,但是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现在就开始为之努力吧。”这个建议又对布赖恩有用,对于你也同样适用。今天就开始锻炼自己的领导力,有一天你会体会到过程法则的作用。

阶段5:因为我知道

在第四阶段,你可能已经是非常高效的领导者了,但你还是要仔细考虑自己做出的每一个决定。然而,到了第五阶段,你的领导力几乎变

成下意识的行为了

你拥有高度的直觉,这就是结果的惊人之处。但是取得这个结果的唯一途径就是遵守过程法则,付出相应的代价。

人生的成功秘诀就是时刻做好准备,等待机会到来。——本杰明·迪斯累利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领导力的提升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决不会一蹴而就,这正是过程法则所阐明的事实。本杰明迪斯累利坚信人生成功的秘决就是时刻做好准备,等待时机到来,无论一个人的目标是什么,只要他能够做到严于律已、坚持不懈,

就一定能为实现目标做好准备

你在各行各业都能够看到过程法则带来的效果。

领导力21法则—03过程法则(领导力的提升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拉里·伯德是被列入NBA名人堂的传奇球员,他之所以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罚球手,是因为他每天早晨上学之前都都经会搜50个球。

领导力21法则—03过程法则(领导力的提升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狄摩西尼之所以能成为古希腊最伟大的演说家,是因为他坚持口含石子朗诵诗词,面对汹涌澎湃的海浪练习演讲——尽管天生就有语言障碍,但他最终还是做到了。你也需要具备同样的献身精神,要想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导者,你必须每天都为之努力

努力拼搏,奋斗不息

俗话说:“冠军并不是在拳击场上成为冠军的—他们只是在那里得到了认可”这句语一点不假,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是如何成为冠军的,就要去看看他的日常训练情况。

领导力21法则—03过程法则(领导力的提升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前重量级拳王乔·弗雷泽曾经说过:“你可以制订出一份拳击计划或者人生规划。可当比赛开始的时候,你就只能依仗自己的反应能力了。你所有的付出都会在赛场上得到体现。如果你曾在黎明前的暗夜里偷好要滑滑,那在拳击场里明亮的灯光下,你就要付出惨痛的价。”拳击和领导力的发展过程非常相似,因为两者都需要日复一日的刻苦努力。即便是一个天赋异禀的人,为了获得成功,也必须时刻准备,勤加训练。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是美国最伟大的领导者之一,他同时也是一个拳击迷。事实上,他最有名的一段话就是拿拳击来做比喻的—

真正令人尊敬的,既不是那些批评别人头头是道的人,也不是那些给强人指出过错、指点别人哪里可以做得更好的人。荣耀属于那些真正置身于竞技场的人;那些脸上沾满了尘土汗水和鲜血的人;那些勇于拼搏的人;那些曾经犯下错误,并一再失败的人;那些满怀激情,埋头付出,将生命奉献于崇高事业的人。在理想的情况下,他们最终将为自己取得的伟大成就倍感自豪,如果不幸失败了,他们也虽败犹荣。那些既没赢得过胜和也不懂得什么叫作失败的人,那些冷漠、胆怯的灵魂,是永远也无法与这些真正值得尊敬的人相提并论的。

领导力21法则—03过程法则(领导力的提升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罗斯福自己也是个拳击手,是绝对的实干家。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领袖,也是历任美国总统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英国历史学家休·布罗根是这样描述他的:罗斯福是自林肯以来执掌白宫的人中最精明能干的人;罗斯福是自杰克逊以来精力最旺盛的人;罗斯福是自约翰·昆西·亚当斯以来知识最渊博的人。

实干家

众所周知,罗斯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实干家,他追求的的是充满活力的生活方式。在白宫的时候,他就经常练习拳击和柔道,而且还挑战过马术和艰苦的长途远足。一位拜访过罗斯福的法国大使常常提起一段往事。他曾陪罗斯福总统在树林里散步,当时他们来到了一条小溪边,由于溪水太深,他们不可能徒步涉水而过,这时,罗斯福脱下了自己的衣服,并希望大使也能这么做,这样他们就能一起游到对岸去了。对于罗斯福来说,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挡他前行的道路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罗斯福好像都拥有无尽的热情和精力。他曾在西部当过牛仔,曾经是一名探险家,曾猎杀过大型野兽,在美西战争期间他更是毅然辞去文职,自己组建了一个骑兵团。1900年,作为副总统候选人,他做了673场演讲,而且还在全国各地旅行20000英里帮麦金利总统拉票。卸任总统数年后,罗斯福在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准备发表演讲时遭到理发店老板行刺。子弹击碎肋骨后进入胸腔,但罗斯福拒绝入院治疗,坚持完成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演说。

罗斯福起步很晚

罗斯福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强悍的领导人之一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如此。但一开始的时候他并不是这样的。这位牛仔总统出生在曼哈顿一个声名显赫的富裕家庭,罗斯福小时候体弱多病,不仅患有哮喘,而且视力极差,瘦得让人心疼。他的父母甚至不敢确定他能不能活下来,12岁的时候,罗斯福的父亲告诉他说:“你有头脑,但身体不好。如果没有强健的身体作为支撑,你的头脑就不可能充分发挥作用。你必须要练就一副好身体。”罗斯福做到了,他遵从了过程法则。

罗斯福开始每天都花时间锻炼身体,同时也在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在随后的人生岁月里,他始终都是这么做的。他举哑铃,远足,滑冰,打猎,划船,骑马,而且还练拳击。后来,罗斯福曾对自己取得的进步作过评价,他承认自己小时候“紧张、胆小。但是”,他话锋一转,“我从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从我父亲身上,看到了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他们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我特别崇拜他们,也非常想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当罗斯福从哈佛大学毕业时,他已经很像那些人了,他已经做好了叱咤政坛的准备

成功不会一夜之间发生

罗斯福不是一夜之间就成为伟大领袖的,他的总统之路走得漫长而缓慢。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从纽约市警察局局长到美国总统,他一直都在学习,在不断进步。他始终都在提升自己的能力,并最终成为了强有力的领导者。这也进一步印证了罗斯福是过程法则的践行者。

罗斯福取得了一系列非凡的成就。在他的领导下,美国逐渐发展成一个世界强国。他帮助这个国家打造出了世界一流的海军;他确保了巴拿马运河成功建成;他调和了俄罗斯和日本之间的矛盾,并因此赢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最初是因为麦金利总统被暗杀而继任总统职位的,当人们质疑他的领导能力时,他参加了总统竞选,并最终以前所未有的高得票率再次当选总统。

罗斯福始终都是一个实干家,1909年,在结束第二个总统任期后他随即就在史密森学会的资助下带领一支科考队去了非洲。几年后的1913年,他作为队长之一,带领一支队伍奔赴巴西,开始考察一条未在地图上标注的河流。那是一次能够增长见识的探险活动,他说自己绝不能错过。他后来承认说:“那是我最后一次当个男孩的机会。”当时他已经55岁了

1919年1月6日,在他纽约的家中,西奥多·罗斯福在睡梦中停止了呼吸。当时的副总统马歇尔说:“死神只能在睡梦中将他带走,如果罗斯福还醒着,他一定会和死神搏斗。”当人们把他从床上移走时,在他的枕头下面发现了一本书。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罗斯福还在努力学习,还在不断提升自己。他还在坚持实践过程法则。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领导者,好消息是你能够达到这个目标。每个人都有这个潜力,但这个目标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它需要你坚持不懈地努力,而且你绝对不能忽视过程法则。领导力不是一天练成的,它需要你付出毕生的努力。

将过程法则应用于你的生活

1.你的个人发展规划是什十么?如果你像库尔特·坎普密尔问我时那样,对于个人的发展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而只有一种模糊的意 愿,那就制订一个计划吧。我建议你每个月读一本书,每周至少听一张CD、一盘磁带或者流媒体的文件,并且每年至少听一次讲座。提前选好材料,在你的日程表上留出用于个人成长进步的时于间,然后立即行动起来。如果你觉得从零开始拟订计划比较困难,那不妨读读我写的另本书《赢在今天》( ay Matters),里面有我用了很多年的个人发展规划。

2.卓越的领导者和优秀的领导者有一个本质的区别,那就是他们在自己的追随者身上投资的方式。正如你需要一个发展规划来提升自我样,那些为你工作的人同样也需要。你可以组织员工一起读书,也可以邀请培训师来给大家讲课,为大家提供一对一的辅导——任何有效的形式都可以。把为员工提供成长机会当成自己的责任。

3.如果你是一家企业个组织或者一个部门的领导,你可以营造一种鼓励个人成长的文化。如果你影响力范围内的人知道你很重视个人的成长和领导力的提升,而且你会为此提供资源和予以奖励,他们一定会锐意进取,不断进步,最终的成效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你所营造的环境也将会吸引到更多高素质、高潜力的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