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大師莫奈,一生追逐的光影和他摯愛的女人

印象派大師莫奈,一生追逐的光影和他摯愛的女人

很多人認為一定要去理解什麼是美。

其實,真正的美無需理解,

只要學會去愛,就已經很足夠了。

People discuss my art and pretend to understand as if it were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when it's simply necessary to love. ”

- Claude Monet

印象派大師莫奈,一生追逐的光影和他摯愛的女人

克勞德·莫奈:(1840~1926),法國著名畫家,印象畫派的創始人之一,印象派大師。作為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由他推廣,因此,在世界繪畫史上,他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在莫奈的一生中,有兩個對他的繪畫影響深遠的人,一位是他的老師——法國畫家尤金·布丹,另一位就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卡美伊。

在莫奈之前,絕大部分畫家畫的都是室內畫,極少有人關注到畫與科學之間的聯繫,忽略對光線的捕捉。而莫奈卻將繪畫重心轉移到室外,這一點,得益於他的老師尤金·布丹。尤金·布丹經常帶著莫奈一起出去寫生,於是,莫奈很早便離開畫室,用畫筆去描繪大自然的美景,捕捉大自然瞬息萬變的光影,就這樣,莫奈對繪畫的看法被徹底轉變了。

印象派大師莫奈,一生追逐的光影和他摯愛的女人

《日出·印象》,1871年

這幅《日出·印象》是莫奈最為世界所熟知的作品。油畫描繪的是透過薄霧觀望阿佛爾港口日出的景象。直接戳點的繪畫筆觸描繪出晨霧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種色彩賦予了水面無限的光輝。背景中的建築物和船隻只是模糊的形狀,而紅太陽則主宰著這幅畫。他的目的不是要創造一個準確的景觀,而是真實地描繪了法國海港城市日出時的光與色給予畫家的視覺印象。

由於它突破了傳統畫法的束縛,有位批評家就借用此畫的標題,嘲諷以莫奈為代表的一批要求革新創造的青年畫家為“印象主義”,這一畫派以此得名。由此可見,當時的“印象派”是不被學院派畫家所接受的。“印象派”畫家的作品被拒絕參加學院派的官方展覽會,被放到一個叫“落選者沙龍”的展會上進行展出。但是,莫奈卻一直堅持著自己的創作理念,他希望通過畫筆去傳達畫家的真實感受,用作品去贏取這場戰爭。

針對學院派與沙龍的壟斷形式,莫奈提議建立一個藝術家團隊,這個團隊就是“無名藝術家、畫家、雕塑家和版畫家協會”,主要目的是脫離官方學院派,不聽命於他們,可以自由地描繪自然和日常生活。1974年1月17日,《藝術編年史》刊登了有關協會成立的文章,開啟了印象派藝術的思想大門。

印象派大師莫奈,一生追逐的光影和他摯愛的女人

《聖拉扎爾火車站》,1877年

有人說,莫奈是一位將光影和色彩運用到極致的大師,他的一生都在追逐光影,感受著光影的微妙變化。他巧於運用色彩和光線,長期探索光色與空氣的表現效果。

1877年初,莫奈開始了巴黎聖拉扎爾火車站的一系列繪畫作品,再次轉向了現代生活的主題。火車在莫奈時代是一個偉大的科學發明,火車站的頂棚在當時可算是極具現代氣息的產物,具有鮮明的時代印記。

在這件作品中作者巧妙運用那高而尖的玻璃頂棚作為畫面主輪廓,自然形成莊嚴的金字塔形構圖,火車頭噴出的煙霧籠罩著中遠景,在陽光下顯得輝煌迷濛。在那金字塔形大棚的莊嚴輪廓下,富麗堂皇而又輕柔美麗的色彩震撼著讀者的心靈,這也是莫奈對新興工業文明的一種讚美。這些畫作被列入1877年4月的第三屆印象派畫展,但也受到了廣泛的批評。

印象派大師莫奈,一生追逐的光影和他摯愛的女人

《乾草垛》,1890-1891年

後來,莫奈常常在不同的時間和光線下,對同一對象作多幅的描繪,從自然的光色變幻中抒發瞬間的感覺。1890年到1891年間,莫奈對同一乾草垛,分別對在不同季節的早、午、傍晚的陽光下,物體所呈現出的不同色彩,繪製出系列組畫《乾草垛》。又一次表達了對光與影的完美詮釋,創造了夢幻般的色彩傳奇,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藝術財富。因此,《乾草垛》是莫奈真正走進大自然的轉折性作品,也是法國印象派繪畫的一個重要歷史起點。

印象派大師莫奈,一生追逐的光影和他摯愛的女人

《乾草垛》,1891年

2016年12月5日正好是莫奈去世90週年。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應景這個紀念性年份的緣故,一個多月前,佳士得紐約在2016年秋季上拍他的一幅重要畫作《乾草垛》——莫奈“乾草垛”系列的25幅之一,以8144萬多美元創下莫奈畫作的最新拍賣紀錄。之前的最高紀錄已經由莫奈在1919年畫的一幅《睡蓮池塘》(8040萬美元)保持了8年。

印象派大師莫奈,一生追逐的光影和他摯愛的女人

▲《滑鐵盧橋》,1903年

1899年秋,莫奈回到倫敦,描繪了“一連串的倫敦霧”和“泰晤士河上的一些霧氣”。倫敦系列大約有95幅油畫,分為三大主題:查令十字大橋、滑鐵盧橋和議會大廈。與其他大多數當代藝術家使用柔和的調色板和有限範圍的色彩來重現城市的灰色相比,莫奈的倫敦繪畫是非常不同的。即使在這些受霧和煤塵影響的城市中,他也能感受到各種形式的色彩。飄渺的薄霧被繪成淡紫色和粉紅色,天空被繪成淡淡的橄欖色。

印象派大師莫奈,一生追逐的光影和他摯愛的女人

▲《威尼斯的日落》,1908年

然而,這個一生追逐大自然光影的畫家未成想到,有一天,光在漸漸離他而去。《威尼斯的日落》是印象派的典範之作, 莫奈創作這幅畫時,因白內障開始走向失明。就像很多其他受到痛苦或疾病折磨的畫家一樣,痛苦似乎激起他去做最偉大的工作。莫奈使用充滿活力的藍色、黃色和紅色來描繪威尼斯的日落。

印象派大師莫奈,一生追逐的光影和他摯愛的女人

▲《睡蓮》,1916年

巴黎西北部吉維尼的莫奈家中的睡蓮池,成為莫奈後期繪畫的主要主題。填充畫布,池塘表面本身就變成了一個世界,讓人有沉浸在大自然中的感覺。莫奈對水面光線變化的觀察幾乎是抽象的。評論家瓦多伊的評價是:“他早期的那些畫沒有一幅能與這些難以置信的水上風景相提並論的,因為這些畫把握了春天,把它留在了人間。畫面的水呈淺藍色,有時像金的溶液,在那變化莫測的綠色水面上,倒影著天空和池塘岸邊,以及在這些倒影上盛開著的清淡明亮的睡蓮。在這些畫裡存在著一種內在的美,它兼備了造型和理想,使他的畫更接近音樂和詩歌。”

印象派大師莫奈,一生追逐的光影和他摯愛的女人

很少有人像莫奈一樣針對同主題專門描繪不同季節、不同光線和天氣狀態下的色彩變化。作為印象派的創始者與最高成就者,莫奈一生都在追逐自然界的光與影。

除了光影,讓莫奈愛了一生的還有一個女人,那就是卡美伊。

認識卡美伊的時候莫奈25歲,為了繪製《草地上的午餐》,他請來卡美伊做模特,就是這次見面他倆一見鍾情。之後,他們共同面對所有的風雨,經歷所有的苦難,體味著平凡的幸福。而卡美伊也成為了莫奈眾多作品中的唯一女主角,他的第一次成功,也是因為卡美伊。

印象派大師莫奈,一生追逐的光影和他摯愛的女人

▲《綠衣女人》,1866年

1866年,由於《草地上的午餐》沒有完成,莫奈只能將以卡美伊為模特繪製的《綠衣女子》送去參展,沒想到竟入選了“沙龍”展,獲得了好評。這是莫奈在官方展覽上獲得的第一次有成功。

在《綠衣女子》之前,真人大小的全身肖像畫一般都是貴族男女,而這一普通資產階級的小女子形象開闢了人物肖像畫的一條新路。莫奈以獨特的繪畫手法展示了一個平凡女子的靈動,優雅的背影,隨意一擺的動人姿勢,加上莫奈對光線的把握,共同創造出嶄新的人物畫風格。所以說,《綠衣女子》的成功是莫奈和卡美伊共同創造的。

印象派大師莫奈,一生追逐的光影和他摯愛的女人

▲《花園裡的女人們》,1866年

《綠衣女子》的成功給予莫奈極大的鼓勵。同年,他又創作了《花園裡的女人們》,這件作品可以算是這個時期中最為重要的一件。同樣,這幅畫中的三個女人都是以卡美伊為模特創作的。

這幅畫的創作難度很大。由於畫幅大,為了便於揮筆,他在庭院中挖了一個地溝,把畫布降了下去。模特也需要不斷改變裝束、髮型、姿態。為了儘可能在相同的日照下作畫,有時畫家不得不停下來等待時機。為了突出四位美麗的淺色著裝女性,使之更顯華麗,畫面上使用了大量的濃綠色,尤其是眼前坐在地上展開白色裙子、手持遮陽傘的女人,在她的身上既有林間射入的陽光,又有樹木的陰影,的確是真實景物的再現。然而,《花園裡的女人們》卻沒有那麼幸運,作品雖然相當的新穎,但並未被1867年的沙龍選中。

印象派大師莫奈,一生追逐的光影和他摯愛的女人

▲《野罌粟》,1873年

莫奈與卡美伊的愛情並沒有得到莫奈家人的祝福,他們雖然彼此深愛,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但直到孩子三歲,他們才結了婚,成為真正的夫妻。可以說,跟卡美伊在一起的時光,是莫奈最幸福的時光,至少是最充滿陽光的,因為在這期間,他的畫作大部分都是充滿活力的,例如《野罌粟》和《撐陽傘的女人》。

《野罌粟》創作於1873年,當時莫奈的生活相對穩定。畫中的人物是卡美伊和他們的兒子。這個美麗的夏日,在湛藍的天空下瀰漫著充滿活力的罌粟花。母子倆在田野裡採集鮮花,盡情享受著陽光,完全陶醉在大自然中。《野罌粟》 建立了兩個獨立的色區,一個為紅色,另一個為藍綠色。畫中人物給人以輕柔的、富有節奏的動感,然而畫中那一片片鮮紅的斑塊只是具有罌粟的特徵,卻不是具體的,它們有的重疊在一起,有的被隨意擺放,有的為了表現層次而被縮小,然而陰暗、單調的背景更加突出了鮮亮明快的暖色調。

印象派大師莫奈,一生追逐的光影和他摯愛的女人

▲《撐陽傘的女人》,1875年

《撐遮陽傘的女人》畫的也是他的妻子和兒子。暖暖的陽光充斥著整個畫面,植物恣意擺動著,天空明亮,人物清晰,這是一種幸福生活的真實寫照。

印象派大師莫奈,一生追逐的光影和他摯愛的女人

▲《臨終的卡美伊》,1879年

然而,沒過多久,37歲的卡美伊因病逝世了。在她逝世的那一年,莫奈畫下了《臨終的卡美伊》。看著柔弱的,臥病在床的卡美伊,莫奈心痛不已。他的世界不再光鮮,變得暗淡了。他極力想挽留住卡美伊,卻發現生命如此脆弱。卡美伊的臉漸漸失去了光澤,憂鬱的色調,凌亂的線條都表現出了莫奈當時無助而悲痛的心情。


印象派大師莫奈,一生追逐的光影和他摯愛的女人

▲《撐陽傘的女人》之二,1886年

愛人雖然離開,卻一直深藏於莫奈的心裡,這是他永遠無法忘卻的女人。曾經的幸福都變成了最痛苦的回憶,傷心、孤獨包圍著莫奈的生活。因此,在卡美伊去世幾年後,莫奈畫了《撐陽傘的女人》第二幅以悼念亡妻。這幅畫中的卡美伊幾乎看不到五官,或許是因為難過,想把內心最清晰的畫面變得模糊。

雖然,莫奈與卡美伊只相處了短短的十四年,但是,這十四年足以支撐他們一輩子最美好的時光。在莫奈的後半生,卡美伊從未離開,她一直跟隨著莫奈的內心與他慢慢變老,莫奈的花園,莫奈著名的《睡蓮》系列,似乎都能看到卡美伊的身影,直至莫奈也離開這個世界。莫奈去世之後,遵照他的遺願,把他和卡美伊合葬在了一起,至此,他們得以另一種方式相聚。

印象派大師莫奈,一生追逐的光影和他摯愛的女人

莫奈無疑是專情的,他專情於他的創作,專情於他的女人,他用一生去追尋大自然,感受日出月落的黑白交替,用一輩子去守護他的愛情,品嚐其中的苦辣酸甜。

莫奈一生遺留500件素描,2000多幅油畫及2700封信件。足跡由巴黎大街到地中海岸,從法國到倫敦、威尼斯、挪威,在各地旅行寫生,留下無數的作品。這些作品不僅成為法國藝術的瑰寶,更成為世界藝術的珍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