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人意外摔傷致肝臟破裂,生命垂危!

9天時間,李師傅順利地從株洲市中心醫院肝膽胰脾外科出院,確切地說,他是到鬼門關走了一遭。

建築工人意外摔傷致肝臟破裂,生命垂危!

59歲的李師傅家住株洲縣,是一名建築工人,在工地幹活時意外跌倒,腹部受撞擊而受傷,被送到當地醫院搶救,考慮腹腔出血。

由於搶救條件有限,當地醫生立即聯繫中心醫院,院前急救中心接電話後迅速出診,同時報告給急診科醫護人員,做好搶救準備。

建築工人意外摔傷致肝臟破裂,生命垂危!

急救車一路飛馳,趕到現場後,醫護人員迅速給患者查體、心電圖檢查,評估傷情,並予以輸液、吸氧等搶救措施,同時將傷者詳細病情通過微信及時反饋給院內急救團隊。

等候在急診科的創傷救治團隊成員邱志華、李明副主任醫師獲得信息後,立即啟動創傷急救流程,迅速組織肝膽脾胰外科、輸血科、麻醉科、放射影像科、超聲科等專家於10分鐘內到急診科待命。

李師傅很快被送到了急診科,此時的他已經面色蒼白,神志恍惚,腹部膨隆,情況十分危急!搶救工作緊張又有序地進行著,不到20分鐘,李師傅就被送進了手術室行“剖腹探查術”。

建築工人意外摔傷致肝臟破裂,生命垂危!

術中發現他的肝臟破裂,腹腔內有不凝固血液約2600ML,手術一個小時完成,隨後,他被送到進了重症病房監護。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目前恢復良好,已康復出院。

李師傅的成功救治,得益於創傷中心無縫對接,從接診病人到上傳患者傷情,再到院內各部門緊密配合,爭取在最短時間內給病人以及時、有效、全面的綜合救治。

創傷救治把握黃金一小時

株洲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童偉林介紹:數據顯示,全球每年交通事故致死127萬人,致傷約3000萬至5000萬人,經濟損失高達1.9萬億美元。我國每年創傷(包括交通傷、墜落傷、機械傷、銳器傷、跌傷等)6200萬人次,致死人數70萬至80萬人。

傳統的創傷救治模式已遠遠不能滿足當前的需求,創傷發生後的1小時內,患者若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將明顯提高患者生存率、減少併發症發生率,故創傷發生後第1個小時又被稱為“黃金1小時”。

建築工人意外摔傷致肝臟破裂,生命垂危!

李師傅的救治過程體現了先進的創傷救治模式,童偉林主任說,這是一種與傳統創傷救治不太一樣的模式,也是建設中的創傷中心所需要做到的創傷救治模式,具體表現為院前急救快速、協同,與院內急救互動。

院內急救則組建創傷中心,通過專業救治團隊統一、高效、專業的救治,力爭在“黃金1小時”內對傷者進行最好的救治,對急危重症創傷則應用損傷控制外科理論救治,提高成活率,降低併發症及致殘率。就在前不久,通過這樣的模式,很成功地救治了一名水果刀戳中心臟的患者。

創傷中心

今年3月20日,湖南省衛生計生委下發湘衛函[2018]121號文件“湖南省衛生計生委關於啟動二、三級綜合醫院創傷中心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確規定全省12家醫院為創傷中心建設試點醫院,地市級醫院僅4家。

我院被選定成為株洲地區唯一的一家湖南省創傷中心建設試點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充分體現了我院的綜合實力。創建工作不單純是建設株洲市中心醫院的創傷中心,而是要整合株洲全市的院前院內急診急救創傷資源,打造株洲地區創傷中心。全院各科室以建設創傷中心為契機,努力提高創傷救治水平,助推其他學科發展,達到提高株洲地區創傷患者的整體生存率、降低致殘率的總體目標。

創傷中心急救電話:28219219

通訊員:急診科 邱志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