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中秋前还有一事

想必大家这两天在忙着享受中秋短假,和家人团聚。但是在此之前,咱们还有个新节日要庆祝。这就是

“中国农民丰收节”

中国农民丰收节

今年6月,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且慢,中秋前还有一事

且慢,中秋前还有一事

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

该节日秉持的宗旨是 “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遵循的原则为“务实、开放、共享、简约”,坚持农民主体、政府引导,各地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展示乡村振兴新面貌。


丰收节有自己的logo和网站

且慢,中秋前还有一事

且慢,中秋前还有一事

据介绍,麦穗是我国农业的主要代表元素,象征着丰收。标识中间由麦穗演变成“丰”字,造型端庄稳重,识别性强,紧贴丰收节主题,直观表达出庆丰收的喜悦和对“丰收”的憧憬。组成“丰”字的三条线由麦芒演变而成,形成放射状的弧线,给人一种传播感,意在体现“中国农民丰收节”传承农耕文明的重要作用,体现崇农重农的价值理念。

据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标识颜色由中国红和丰收黄组成,是“农民”和“丰收”最直观的体现。标识字体采用隶书。隶书起源于战国,字体清秀富有艺术性,笔法挺进,秀美庄重,活泼大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农民丰收节”官方网站于8月23日正式上线运行。网址为 http://nmfsj.moa.gov.cn。

为什么将“中国农民丰收节”定在秋分呢?

6月2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先生解读道:

“从节气上看,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秋分时节硕果累累,最能体现丰收。另外,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昼夜平分,秋高气爽,既是秋收、秋耕、秋种的重要时节,也是稻谷飘香、蟹肥菊黄、踏秋赏景的大好时节。

从区域上看,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各地收获的时节有所不同,但多数地方都在秋季,秋收作物是大头。所以,我们兼顾南北方把秋分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便于城乡群众、农民群众参与,也利于展示农业的丰收成果,包括科技成果和农民的创造,具有鲜明的农事特点。”

从民俗上看,我们国家有十几个少数民族有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畲族的丰收节,藏族的望果节,彝族的火把节,大多都在下半年。在国家层面设立一个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睦团结和发展。

我们的先人非常智慧、非常了不起,总结的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丰六二一,下半年丰九二三。今年的秋分是9月23日,是星期天,而且连着中秋节,欢迎媒体朋友们、城乡居民,到乡村来望山看水忆乡愁,与农民兄弟一起共度丰收节,共享农家乐。”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农业无论在何时都是一个重要的产业。古来文人骚客的诗词中少不得对秋收喜悦的抒怀、对农民辛勤付出的赞美。

关于丰收的诗句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

这个节日既宣扬了农民伯伯们的默默耕耘、奉献,也在树叶渐黄、秋风渐冷的时候,将满满的丰收欣喜传递开来,温暖人心。

当然,丰收归丰收,可一定不能忘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那么问题来了,

“中国农民丰收节”放假吗?

这个还真没有。可能也是提醒大家,勤劳才能带来收获吧。


且慢,中秋前还有一事

且慢,中秋前还有一事


预祝各位

中秋快乐!


转自:中国日报


监制:沐利芸 频道总监:朵翔

总编审:李晓风

出品人/总监制:和亚宁

现代爱情故事
《想明白了再结婚》
云南卫视 今晚19:30
敬请期待
且慢,中秋前还有一事

想明白了再结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