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法,我們要聽誰說?

與我一起修學佛法的夥伴中,也算是人才濟濟,不乏有藍領、白領、粉領、金領,大家日常都忙各自己的事情,但是每天我們都會抽時間讀佛經,有這個共同的興趣,讓我們聚在了一起,誰說工作忙碌就不能學佛了?其實還是看你把這件事情放在什麼位置上。

說到學佛,總是會有人問我們,去哪裡學,在哪裡的寺院。其實我很少去寺院,把佛經讀熟,自然會有“讀經千遍其義自現”的感覺。可是有人會喜歡著相地告訴你:“沒有出家僧人帶你學,那不如法。”聽起來好像學佛只能去寺院。說真的,沒有讀佛經的人,我的確也沒法說,因為他還不知道,道場是指哪裡,我也沒法與他說:菩薩不定相,只有聲聞定相的道理。

學佛法,我們要聽誰說?

對於什麼是僧,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善男子。世出世間有三種僧。一菩薩僧。二聲聞僧。三凡夫僧。文殊師利及彌勒等是菩薩僧。如舍利弗目犍連等。是聲聞僧。若有成就別解脫戒真善凡夫。乃至具足一切正見。能廣為他演說開示眾聖道法利樂眾生。名凡夫僧。雖未能得無漏戒定及慧解脫。而供養者獲無量福。如是三種名真福田僧。復有一類名福田僧。於佛舍利及佛形像。並諸法僧聖所制戒深生敬信。自無邪見令他亦然。能宣正法讚歎一乘。深信因果常發善願。”

經文中講舍利弗目犍連等是聲聞僧。他們雖然在經典裡是現阿羅漢,但佛都給他們授記,他們都是開悟的,是菩薩顯僧伽相,他們都是證阿羅漢果的,沒有煩惱了,很快能進入初地,這樣的都是證有四禪八定的功夫。

學佛法,我們要聽誰說?

至於這個凡夫僧,為什麼在凡夫後面要加上一個,你不要看他是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人,在家人後面就沒有加一個僧,而這個凡夫後面加一個僧,這裡我們就要懂,這僧是開悟的,但他還沒有進入四禪八定的功夫,就像我們在家人,已經開悟的,那他雖未能得無漏,就是表示他還有煩惱,戒定及慧解脫,就是他還沒有證得四禪八定的功夫及慧解脫,而供養者獲無量福,如是三種,上面的三種,名真福田僧,後面加了一個僧,這說明他已經明心,有的已經見性。

另外還有一類名福田僧,你看這個是福田僧,為何名福田僧,這就在講出家人。出家人穿著戒衣,就是僧伽衣、受戒縵衣,有一格一格,像一塊塊田的衣服,是要讓我們在家人修供養的,這叫福田,因為親近僧寶,她有修戒律種種,所以叫福田僧。於佛舍利及佛形像並諸法僧聖所制戒深生敬信。他以戒律來修,雖然他還沒有開悟,但他知道戒的重要性,對、錯他都有能力來判斷。

學佛法,我們要聽誰說?

福田僧他一定是深信因果,深信因果是相信每個眾生皆有八個心八種識,常發善願,自己深深會發願。所以之前引導大家讀佛經,曾與夥伴們說,讀佛經要常常發願的,要修正自己,要求明心見性。

根據以上經文,這僧有四種:菩薩僧、聲聞僧、凡夫僧、福田僧,而出家卻不是依相,剃了光頭,著了染衣的才是出家,出家也有四種:身出家心出家、身出家心不出家、身不出家心出家、身不出家心不出家

所以關於學佛法,要聽誰來說。這在《大智度論》卷第二:“佛法中有五種人可以說法。一、佛自口說,二、佛弟子說,三、仙人說,四、諸天說,五、化人說。”

學佛法,我們要聽誰說?

一者佛自口說,就是釋迦牟尼佛親口說,我們直接去讀佛經,就是跟著釋迦牟尼佛學習,我個人感覺這樣比較安全,佛經讀熟自然心清淨,佛經有功德,智慧在佛經裡面,單純發願讀佛經的力量最不可思議。

二者佛弟子說,佛經中的佛弟子是指四眾:出家男眾叫比丘,出家女眾講比丘尼,在家男眾叫優婆塞,在家女眾優婆夷(通俗的都叫在家人為居士)。這四眾都是佛的弟子,你只要願意來讀佛經,來皈依佛,按佛經裡面佛教導的來做,行菩薩道時,都是佛弟子了。如果在家人說的法是正確的,我們要參考,如果出家人說的是正確的,我們也是要參考;說的不對的,對法沒有正知正見的,不管在家還是出家,我們要依佛經來學,但是都是要恭敬的。

第三種是仙人說,這個古代是有仙人的,這個仙人因為我們沒有見過,但不能說沒有。比如在《妙華蓮華經》:“佛告諸比丘:“爾時王者,則我身是。時仙人者,今提婆達多是。”

學佛法,我們要聽誰說?

第四者諸天說,這些菩薩也會現天人相,去天上給天人說法,所以我們要知道,佛法這東西是講因緣,一個你的因緣到了,自然祂就會出現,這裡頭你修積的心所念,還有你的福德資糧夠了,智慧有了,祂就會出現。因緣夠了,她就會出現為你說法,所以菩薩是不定相的,如《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觀世音菩薩的妙法是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所以諸天說,諸天都可以說,不是隻有比丘比丘尼說。

第五種化人說。化人就是應化身的,有時菩薩應化,信念所及,像我們在歷史上很多祖師要去哪裡時,路上就出現一個什麼,還有什麼賣餅的老婆婆,太多這種典故,所以因緣成熟時,你的福德、信念夠時,就會感應化人,化人菩薩應化人來為你說法,所以我們學佛法不是依相來,是要依法,學佛法沒有智慧,以前著相修行,這是一種方便,因為每個人都要經過這樣的時期,當你智慧近了,你就會對著相這種東西不感興趣了,要的是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