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场作文11讲:思路与结构(1)层层递进

高考考场作文11讲:思路与结构(1)层层递进

思路与结构

不少同学一看到作文题目,脑子里也能很敏捷地跳出相应的看法或观点;对这些看法或观点进行比较后,就有了一个基本的立意了。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表达这个观点还是相对的容易,想展开这个观点就很困难了,这就是所谓的“一句话说得海也干”的现象;但三言两语又算不得文章,于是就拼凑事例,生硬地说理,或者干嚎,或者不知所云地卖弄词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比如平时不注重积累写作素材,不注重思考各种社会现象、生活现象,思想贫乏,读书时又不注重吸收他人的思想成果,等等。同时,也和同学们不注重铺展、提炼、优化作文时的思路有很大的关系。

思路即人思维的条理脉络,是人的思维活动的流程经过。作文内容的展开,实际上就是我们对作文中心的思考过程的展开,而最终形成的,就是文章的结构。如果我们遵循的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考过程,在文章中可能就是一个递进式的结构;如果我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认识问题,在文章中可能就是总分式+并列式的结构;如果我们能从正反两面来思考,可能就还有一个对照式的结构,等等。当然,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和思考的深度、广度,这些结构也都可能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

由此看来,是认识决定了思路,思路决定了结构。作者的思维习惯和偏好,对选择作文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不过,总是写千篇一律的文章是不好的,所以,我们至少要熟练地掌握几种常见的作文思路和结构,以应对不同的写作内容,驾轻就熟地快速完成考场作文。


一、层层递进


这种思路遵循的是议论文的核心逻辑,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有人把它概括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因为写文章,不光是要解决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困惑,更要让人明白该怎样去面对现实事务。如果作文题目里,提出的是“要怎样去做才对”这样的问题,适合采用这样的思路。

请看范例。


长沙理工大学涂老师开车外出,看到路边一对夫妇抱着一个昏迷不醒的小男孩。涂老师二话不说,立即招呼他们上车,一路疾驰将孩子送到医院抢救。可是,他一路上闯了七八个红灯,驾驶证可能要被吊销了。

对这种送医救人闯红灯的行为,要不要进行交规处罚呢?请写一篇作文,说说你的看法。


审题:

先分析材料。涂老师的行为可分两部分,一是热心救人,二是连闯红灯。如果这两部分是分开的,那么就很简单了,功是功过是过;但连闯红灯是为了救人,这样就难以用一句话来评价了。我们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这个事件中,因为时间就是生命,所以连闯红灯是必要的;但违犯了交通法规,将受到处罚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维护交通法规的严肃性,是为了更多人的生命安全。这样想来,就会发现两者还是有一致性的,即珍视生命,无论是大众的生命安全还是某一个人的生命安全,都需要他人、社会去保护。问题是落实到具体的事情中,涂老师的这种因救人而连闯红灯的行为到底该不该处罚呢?这里就涉及到法规的严肃性与立法的基础即法规的人文因素了,即情与法的矛盾。

再看要求。要写的是看法,即“要不要进行交规处罚”的理由,写议论文。

请看范文。


理性行善

涂老师热心救助素不相识的路人,这种侠义心肠无疑应该得到肯定和提倡。但他却又连闯七八道红灯,违反了交通法规,面临着吊销驾照的处罚。我认为,在这件事情上,应该功过分明。不能因为是为了救人,就默许甚至是姑息这种违法的事情。

首先,法律是公平的,严肃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仅是指任何人不论其身分地位为何,在法律面前不会因为其身分地位而获有差别的待遇;而且也包括任何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没有法律上的特权。如果人人强调其特殊情况,而置法律于不顾,那法律的严肃性何在?还成为法律吗?

其次,可以想象,当涂老师心急如焚地驾车从红灯前呼啸而过时,他实际上已经将自己和他人置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已经危害到了公共安全。他能够安然无恙地将病人送到医院,只是侥幸;一旦在路上引发交通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不但耽误了对病人的救治,还很可能出现新的伤亡。因此,不能因为是为了救人就默许或宽恕这种行为。

那么,这是不是说,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就束手无策了呢?当然不是。在当代高度发达的科技手段支持下,我们完全可以随时向120呼救,向交警指挥中心求救,在法律的轨道内,为病人开通一条畅通无阻的生命之路。在这方面,电影《极限救援》已经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本。一岁的婴儿嗓子眼里卡了一块鸡骨头急需救治,却在前往医院的途中遭遇了堵车、撞车、交通高峰等一系列困难,剧中的司机并没有逞匹夫之勇,而是让交警管制交通道路,让交通广播主持人向广大司机和车友传递信息,最后,在出租车司机、电台、交警、医生和普通车友的配合下,在关键时刻开通出了一条生命的绿色通道。

因此,涂老师热心救人,可敬;连闯红灯,该罚。因为越是在危急的时候,我们越是需要理性。任何时候,法律至上。


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典型的递进式的思路:第一段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在这件事情上,应该功过分明。”即“是什么”。第二三两段,说出自己这么主张的理由,即“为什么”。第四五段就令人信服地提出了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即“怎么做”。这个“怎么做”,不光是指要救人时面对红灯怎么做,还指涂老师因救人闯了红灯交警该怎么做。

这种思路结构要求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有比较深入透彻的认识,其特点是:在思路的每一个节点上,不作充分的展开,而是层层深入,推进得比较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