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的日本军官为何人手一把军刀?

用户58730073128


日本刀是日本武士的标志性装备。经常看抗战剧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一个细节,那就是日本军队中他们的军官都会佩戴一把军刀,其实这些军官用的军刀和日本武士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幕府结束以前,武士在日本一直是军队的主要力量,明治维新后,日本全面发展西式军队,洋枪洋炮大量装备军中,武士集团逐渐被淘汰,但是这并没有改变武士刀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再加上一战之前西方国家的军官在很多场合也会配备军刀,所以日本后来也就给军官配备军刀了,从此军刀成了军官身份的象征。

日本军官配备的军刀,刀柄材质按军官等级划分,久而久之军刀成了日本军官的荣誉和尊严,他们作战时用军刀指挥部队,战败后用其自杀,向对手投降时献上军刀表示真正意义上投降。日本最稀有的军刀那就是元帅刀,这是由日本天皇亲自授予的军刀,从1898年日本元帅府建立到1945年二战结束,天皇总共授予了30人元帅称号,共送出31把元帅刀,其中有一把是日本亲王访英时赠给了英国国王。

到了二战末期,日军资源日渐匮乏,但是又不能让基层军官缺军刀,在这种情况下,三式军刀产生了,这种军刀都是用机器锻造,刀柄用料上也非常简陋。值得提及的是,日本在海外建立了大量傀儡政权,居然也给伪政权的官员发放军刀,如伪满洲国陆军军官就被要求配备军刀,但是这种军刀普遍劣质,跟日本警察刀很相似。

总之,日本军官佩戴军刀是为了体现等级,在日本侵华时,日本军刀成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屠杀工具,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那些血淋淋的画面至今历历在目。


兵说


被武士道精神动员的日本军人,就连飞行员都配有军刀!

二战期间,近乎西化的日本沿用了军官制。为了对中国发起全面战争,日本极力动员全日本国民。然而要想让整个国家为战争而服务,在短时间动员更多兵力,就只有找到一个精神向导。人们想到了日本天皇!终于日本天皇再次被拉上历史舞台。



为什么而战日本人已经有了答案,然而拿什么去战?武士在日本是个很特别的职业,他们不用耕种只需要行军打仗,供养全靠平民百姓。为了在精神上奴化国民,日本政府想到了武士道精神激励国民为天皇而战。


武士刀是武士的象征,也是一个武士的灵魂。然而资源匮乏的日本根本无法提供如此大量的武士刀,随即低质量量产的武士刀式军刀出现了,这种刀虽然品质低但也要用钱买,一些平民出身的军官由于买不起这种新式军刀,便拿出尘封已久的祖传武士刀作为军刀!


二战时期日本人对军刀的需求一度达到供不应求的程度,军官人人手中都配备一把,就连飞行员也不例外,试想如此狭窄的驾驶舱内还要放置一米多长的军刀,可见日本人对军刀的崇拜可谓近乎疯狂。



军刀实际作用并不大,只是有些象征作用。作战发挥不到任何作用,只是用来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罢了!

(谢谢关注,欢迎讨论)


荒野历史


二战中日本军官配备军刀,主要是两个原因

——受西洋传统的影响

——受武士传统的影响

线列步兵时代(滑膛枪时代),指挥官使用指挥刀来约束士兵的队列行进。到了线膛枪时代,西洋陆军开始普遍使用散兵线战术,指挥刀的战术价值已经不复存在。

尽管军刀失去了其战术价值,但军刀作为军礼服的重要装饰,西方国家的军官仍然会在很多场合配备军刀。这个习惯直到一战结束,才慢慢从西方军队里消失。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在各方面都向西方靠拢,搞所谓的“脱亚入欧”。西洋军事更是日本人重点学习的对象(先学法国,后学德国),加上日本社会本来就有武士佩刀的传统,于是军官配刀就在日军中保留下来,成为军官身份的象征。同时也是军中荣誉的体现(比如,日本陆军大学的“军刀组”)。

日军军刀并非一开始就是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的那样,也有个演化的过程。1885年,日本陆军大学聘请了一批德国教官任教,日本陆军的战术和军制从此师从德国,海军则师从英国。这个阶段的日军军刀更接近于西方军刀的形制。比如下图所示,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的佩刀就是很明显的西式军刀形制。

到了1933年2月,荒川五郎、栗厚彦三郎等在下议院提出复兴日本刀剑的建议案,以提倡日本精神及固有文化,获得一致通过。

同年3月,在长城抗战中,鬼子吃了不少中国军人大片刀的亏。小鬼子的西洋指挥刀看起来挺有逼格,然并卵,在白刃战中一碰即断。这次战例更坚定了日本人改革军刀的决心。

日本军务局开始参照武士刀的样式,重新设计军官佩刀。之后,在“皇道派”大佬荒木贞夫(陆军大臣)等人的倡导下,日军于1934年彻底废弃西洋式指挥刀,军官一律改佩日本式军刀。

咱们很多影视作品糊弄事,甭管什么年代,什么军衔,什么军种,只要是拍日本鬼子,全都拿一样的军刀。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下面简单说说比较有特点的日军军刀

94式——将校刀

于1934年配发,因为当年是日本皇纪2594年(也不知道鬼子是怎么计出这个年份的),所以被称为“94式”军刀。

94式军刀将过去的西洋式彻底改成了日本传统武士刀样式,并在《陸軍将校用新軍刀制定》(勅令第二十六號)中,对军刀规格以及配发标准做了详细的规定。大体形制如下图所示:

94式将西洋指挥刀改制为传统日本刀,当时的日本媒体将新军刀誉为“阵太刀”,评价很高,主要是称赞传统精神的复兴和回归等等。

94式是将校刀(主要配发将官和佐官),又是新式军刀的第一代,其做工和用料都很讲究,光零件就有26个之多。

值得一提的是,94式首次规定了天皇配刀,即大元帅刀(按照《明治宪法》的规定,天皇是陆海军的统帅)。这其中还有个说法,之所以专门弄出个“大元帅佩刀”,主要是裕仁天皇因军部的骄横而不安,借此表达不满,同时提醒陆军——自己才是“大日本帝国陆军”的总指挥官。下图是裕仁的佩刀照片,因为裕仁个子矮,所以佩刀显得特别长。

95式——士官刀

于1935年配发,因为是日本皇纪2595年,所以称为“95式”。这是二战中最臭名昭著的军刀,跟我们有血海深仇,沾满我们同胞的鲜血。

95式是士官刀(主要配发士官),全刀均为机械制作,远不如将校刀(94式/98式)锻造精良、装饰漂亮,被日本人戏称为“铁棒”。

此刀属于实战型军刀,主要装备一线的军曹、曹长,按数量来说,是杀我国同胞最多的两种日本军刀之一(另一种是小兵拿的30刺刀)。

日本在二战中由春风得意到举步维艰的变化,在95式军刀上有非常明显的反映,越往后的95式越寒酸。举个例子,刀柄。最初生产的约6000把95式用的是铜制刀柄。之后改用铝制刀柄。1943年以后,日本的战略物资匮乏,铝全部用于战机的制造了,95式刀柄只能用木头制作。

98式——将校刀

于1938年列装,跟94式一样是将校佩刀。“七七事变”后,日本开始实行战时体制,因此废止了军服之中的礼装。

与之对应,1938年5月废止了94式军刀的第二佩环(因此标准98式只有一个配环),通过《皇室令第六號-天皇御服改正大元帥佩刀改正》和《勅令第三百九十二號-陸軍将校用軍刀改正》制定了新的制式军刀外装规范。

98式军刀有一个特点,就是品质良莠不齐,属于天上一脚地下一脚。初期的98式刀身有一半以上是本锻炼(传统日本武士刀制作工艺)的传统日本刀,其中有一些甚至是家传名刀。

随着需求急剧增长,98式军刀开始量产,有些是军部指定军工厂出品,有些是民间作坊出品,虽然都是统一的外装样式,但细节各色各样,做工用料参差不齐。

昭和12年-海军用新军刀

如果说陆军佩刀还有点实用价值,海军佩刀那就纯属装逼格用(又不是东方不败,哪儿还能抽刀砍炮弹呢)。既然只是用来装逼格,日本海军佩刀就更加注重仪仗性质,外装设计比陆军的更加华丽。这也跟海军在明治后的日本军队中地位一直略高于陆军有关。

这款刀的刀装是时任海军少将小泉亲治以镰仓太刀装为范本制定的。一直到1945年终战,这种刀装都基本没有改变,以“黒漆塗”和“黒研出鮫皮巻木鞘”为刀鞘的制作工艺,金具都用镀金,配色上礼仪色彩浓厚。

海军佩刀的刀身有小部分是本锻炼刀条,但是因为海上是高含盐环境,所以大部分的海军佩刀都采用耐腐蚀的“耐錆钢”(类似于不锈钢)作为刀身材料。总体说来,海军佩刀的品质始终相差不大,维持了比较高的水准。

天皇御赐佩刀

鬼子军刀还有一种比较有逼格的,就是天皇御赐军刀。这种刀质量如何知不道,对鬼子来说主要是代表荣誉,比如陆军大学的“军刀组”。

下图所示,是一把天皇御赐的94式军刀。授予对象为陆军炮工学校高等科第40期优秀毕业生川上清康中尉。

——————————————

鬼子的军刀看着逼格很高,也是段子诱发器。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号称“日军第一战略家”的石原莞尔在下马的时候,被军刀刀柄撞了蛋蛋,造成会阴部长期感染,然后就得了膀胱癌。。。真的是蛋蛋爆了!


月下没有花


诚邀,如题。在二战中,日本军人无论官位高低,只要是个军官几乎都配有一把军刀。当时的中国军人(八路军和国军)都以缴获一把军刀为荣,就像亮剑中的李云龙一样,如果能缴获一把将军的军刀,那可真是了不得,不但自己有面子,上级都会惦记着这把军刀,扯远了,那么二战时期的日本军官为何要佩戴军刀呢?

实际上军官佩戴的刀几乎都是由名工巧匠用上好的精钢打造而成的,价值不菲。要知道日本本就资源匮乏,所以说日军为了这些军刀也是下了血本的。日本军刀的作用其实有两个。



其一:象征意义

军刀象征着尚武,这是军队的灵魂。有些人说日本军刀是日本国内推崇武士道精神的产物,这不假,但是要认识到,不止日本军队,中国蒋介石嫡系的中央军军官也会配有一把剑,所以小编以为,给军官配备冷兵器很大的原因是用来提醒军官不要身居高位久了而忘掉了血性。

其二:实际意义

在热武器横行的年代,军刀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这不用说,然而这不能演过军刀还有自己的实用性。比如近身战斗时,一些下级日本军人就会使用军刀作为白刃战的武器,同时军刀还能在绝境时作为自刎的兵器,哪怕是在日本投降后,军刀不也可以用来投降吗?

以上就是小编的回答,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我们知道自民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全面向西方,这不仅表现在生活习惯上,在军事上更是表现明显。

日本海军一直学习英国,甚至连军校的样式都是仿造英国的。日本陆军起初是学习法国,因为法国是当时欧洲大陆上的第一大陆军强国!而当时,法军的传统是高级军官都会配备一把长刀,日本则是有样学样的同时,因为明治之前的日本贵族就有配刀显示身份的传统,所以日本每名军官都会配备一把长刀!

这种西方的长刀一直使用到了1933年,从1934年起,日本开始走向法西斯道路,日本军方为鼓动国内男子积极参战,用“武士道”精神来激励国民,把军队中的所有制式刀全部换为武士刀样式的军刀!

这里得纠正一下,并不是所有的日本军刀都是武士刀。因为武士刀是纯手工打制的日本古代利刃,放之世界也算是名刀。而军刀则是机制,材质、工艺、完成时间迥然不同。

如日本低级军官使用的都是工厂成批生产的军刀。中级军官则是自己花钱定制一些稍显个性化的军刀。而一般高级军官才会佩戴祖传武士刀,作为一些特殊意义的象征!


千字军事


日本人是世界上公认的“小矮个”,在二战期间,日本士兵的平均身高只有150cm左右。想象一下,本来个子就矮小的日本士兵,腰间再挎一把长长的日本军刀晃晃荡荡,难得他们不觉得累赘吗?日军为何人手一把军刀?

原因一:武士道精神的影响

二战期间,日本士兵配备的大多为95式军刀,制作工艺较低,但使用率很高。日本方面为了鼓励国民参军,将原本的西洋指挥刀换成了武士刀样式的军刀,所以在日本人心中,军刀象征着大日本帝国军人的尊严,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原因二:指挥作战

我们经常会在电视剧中看到,日本军官挥舞着军刀,指挥士兵前进、作战,充当了指挥旗的作用。

原因三:战败后用来自杀

原因四:作为投降的道具

在日本军队里,上缴军刀就意味着投降。在1945年日军投降时,日军指挥官们在投降仪式上纷纷上交了自己的指挥军刀。

原因五:盟军对战利品的收藏

日军佩戴军刀完全是模仿欧洲其他国家的高级军官佩戴长剑,只不过人家的长剑只是用来装饰的,并不是用来冲锋陷阵的,而日军往往都是“自杀式”冲锋,在实际作战中,这种长长的军刀并不实用,在面对面较量时,可能日军的军刀还没碰到对方,就被对方的刺刀刺死或手枪打死了。所以日军的军刀基本上就用来残杀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或敌军俘虏了。


老照片


日本军刀有等级之分,这里的等级指的是军官的等级,不同等级的军官佩戴不同的日本军刀

刀柄为铝制的是最普通的士官,铝制并且缠绳的是军官,刀绪内侧有蓝色、红色、金色,它们分别代表尉级军官、校级军官和将级军官。


日本32式骑兵刀,由东京炮兵厂所生产,这把刀也是日军为了入侵中国东北而研制的,其最大的特点是刀柄处有点类似西洋刀,刀刃则很日本式,坏事做绝的小日本占中国的地儿,抢中国的钢,做日本的刀、 杀中国的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山里的月光3


过去日本武士,浪人等都喜欢配带腰刀,显示其尚武精神,如同汉唐时期的中国青年都喜欢佩剑一样,就连落魄青年韩信都随身配剑。日本人个子矮,喜欢骑马,在马上就显不出身材矮小,实际上军刀也是马刀。二战时连最小的军官都佩备军刀,证明自己是太君。不堪回想,中国百姓被小日本军刀砍头的人太多也太惨了。许多叛徒就是在刀架在脖子上时变节的,军刀战斗不强,但威摄力不小。


彩云东升戴宝山


要我说就一个作用——装逼。



夜半老司机


日本刀是武士灵魂的象征,军官带的刀一般都是名工打造,极具价值。如果输了,就得把刀献给对手表示输得心服口服,老美好像很讨厌日本刀,当时攻入日本后收缴大批刀剑,浇上沥青丢去大海,包括很多古董名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