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種」行爲比熬夜更傷肝

保肝護肝已然成為時下人們最關注的問題之一,也許是被肝病的“威嚴”給震驚到了。因此,很多人都會注意避免一些日常傷肝的行為,比如熬夜。有很多因為熬夜而導致肝病惡化的例子,但人們卻忘記比熬夜更傷肝的行為其實自己可能每天都在做。

嚴格的來講,目前並沒有證據來表明熬夜會直接傷肝。熬夜這個詞,說得更科學一點應該是睡眠不規律和睡眠缺乏,雖然長期處於這種狀態,對人體確實有害。至於熬夜對肝臟有沒有直接影響,暫時找不到相關的研究文獻。不過,長期睡眠有問題會對植物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造成不良影響,可能全身臟器都會因此受損,到那時,肝臟當然也是受害者。


這“五種”行為比熬夜更傷肝


真正傷肝的五大行為

 1、過度吸菸飲酒

酒,絕對是傷肝的一把好手。酒精(乙醇)在肝臟首先代謝為乙醛,然後再代謝為乙酸,乙酸最後代謝為水和二氧化碳。在這個代謝鏈條中,真正傷肝的是乙醛。乙醛對肝臟的損害有輕有重:輕的話,損傷肝細胞使肝酶(比如大家常說的轉氨酶)從細胞跑到血液,所以很多人酒後查血會發現肝酶(轉氨酶)升高。重的話,肝細胞發生不可逆的損傷,經過一系列演變成為肝硬化,醫學上叫做酒精性肝硬化,可能發展成肝癌。

2、吃得太好,脂肪過多

肝臟是人體糖、蛋白、脂肪這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中心。吃進肚子裡的食物被胃腸道消化後,經過門靜脈系統血液全部進入肝臟,然後被處理成人體能用的營養素。

肝臟有一定的代謝極限,如果你每天大魚大肉,肝臟處理不過來,脂肪就不能被及時代謝為糖,而是作為庫存積壓在肝細胞內,造成肝臟損害,這種情況就是脂肪肝。脂肪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治療並逆轉,但如果長期不注意,會引起脂肪性肝硬化,甚至肝癌。

這“五種”行為比熬夜更傷肝

 3、胡亂吃藥

肝臟還是最大的解毒器官,它參與了藥物代謝,能分解有毒物質。如果你留意過藥物說明書中不良反應一欄,就會發現相當多的藥物寫了一句話:長期服用可能引起肝酶升高,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所以,任何藥物,都不要亂吃(包括所謂的補藥)。

這“五種”行為比熬夜更傷肝

4、吃所謂的“護肝、保肝”產品和“解酒藥”

酒喝多了對肝不好,但如果亂吃所謂的“解酒藥”“保肝藥”“護肝藥”也對肝臟有害。

原因是:目前根本沒有:“解酒藥”,酒精主要在肝臟代謝,從理論上來說,加快酒精代謝速度才能解酒。不過,酒精代謝速度主要看相關酶類的活性,目前還沒有能顯著增加這些酶活性的藥物。

情鬱結

肝氣鬱結或快或慢會反映出一系列軀體疾病:胃痛、腹痛、便爛、頭痛、胸悶、月經不調、乳腺增生、子宮肌瘤、色斑、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壓等等。一般人往往經不起多次大怒激憤的情緒衝擊,會導致肝氣橫逆、肝陽暴漲,太傷肝太傷人了。

平時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肝臟呢?

1、飲食保健

肝的疏洩功能是促進脾胃運化功能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肝臟本身必需的蛋白質和糖類等。要從飲食中獲得。因此,宜食些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魚類、蛋類、乳類、動物肝臟、豆製品等,還應適當吃些糖。肝臟對維生素K、A、C的需要量較大,故適當多食些富有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蔬菜和水果之類,同時,還宜適當食用含纖維的食物,高纖維食物有助於保持大便通暢。有利於膽汁的分泌和排洩,這是保護肝臟疏洩功能的一項重要措施。肝臟需要豐富的營養,但不宜給予太多的脂肪。否則,有引起“脂肪肝”的可能性。

2、切忌嗜酒:過量飲酒可以引起食慾減退,造成蛋白質及B族維生素缺乏,發生酒精中毒,還可以導致脂肪肝、肝硬化、急性中毒甚至可引起死亡。因此日常生活中切忌過量飲酒,以免損傷肝臟。

3、戒怒防鬱:人的情志調暢與肝的疏洩功能密切相關。反覆持久或過激的情志,都會直接影響肝的疏洩功能。肝喜調達,在志為怒。抑鬱、暴怒最易傷肝,導致肝氣鬱結或肝火旺盛的病理變化。因此,要重視培養控制過極情緒和疏導不良情緒的能力,保持情緒暢達平和。

這“五種”行為比熬夜更傷肝

 4、健肝鍛鍊:保健肝臟的運動鍛鍊的原則是動作舒展、流暢、緩慢,符合肝氣生髮、暢達的特點,可選擇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氣功、導功等。此外,亦可配合簡易的養肝保健鍛鍊法,其法取右側臥,略抬高臀部的體位,緩慢做腹式呼吸動作,連續作20~30分鐘,每日作2—3次,有利於肝臟休息,還可防治肝臟下垂。

 5、預防傳染性肝炎:預防肝炎是保護肝臟的一項積極、主動措施。其有效的方法是搞好清潔衛生,把好飲食衛生關,同時配合藥物防治。在目前肝炎很普遍的情況下,可服用預防藥物,如茵陳、板藍根各20克,金錢草15克,甘草lO克,焦三仙各10克,大棗5枚,水煎服,一日一劑,服用一週,對預防甲肝有良效。

另外,避免長期大量服用損害肝臟的藥物,如氯丙嗪、磺胺、雷米封、魯米那類巴比妥製劑等,如因治療需要。則應配合一些保肝藥物及其他綜合性保肝措施,以免損傷肝臟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