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連拼多多都不如?

京東連拼多多都不如?


一個拼多多,拼過了京東?

正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

或許是因為東哥太出名了,性侵案件一出來,京東的股價就嚇傻了,連續大跌,9月24日繼續大跌7.5%,創近兩年新低。如果從年初最高點50美金算起,已被活生生腰斬了。

另一方面,拼多多卻頑強逆襲。從8月下旬最低點以來,最高大漲近50%,最高市值近340億美金。而目前,京東市值不過才350億美金,可以說,按市值來算,一個拼多多約等於一個京東並不過分。


京東連拼多多都不如?


都是一個乾爹的(都是騰訊系公司),現在出現了這樣的分化,不得不讓人唏噓。

那麼,到底是拼多多高估了呢?還是京東低估了呢?

拼多多高估了,還是京東低估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先來看一組數據。

拼多多:

第二季度總營收為27.09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489%。

拼多多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過去12個月商品交易總額(GMV)為人民幣2621億元,增長583%。

京東:

二季度營收為1223億元,同比增長31.2%。

二季度的GMV為4374億元,同比增23%,而2017年全年為1.3萬億。

單單從營收和GMV的角度來看,二者的區別就好比“矮窮矬和高富帥”。但二者的市值又是如此地相近,想必事出有因。

拼多多就像一個突飛的火箭,營收和GMV快速好幾倍十幾倍的增長,互聯網、資本從來都喜歡增長的故事。

而京東,就像一個暮氣沉沉的老人,營收和GMV(由於包括自營等業務,故GMV較大)增速放緩明顯,而數據才是決定股價的籌碼。目前京東股價已經和四年前上市之初相差無幾:


京東連拼多多都不如?


而類似的例子莫過於上市以來暴漲60倍的大牛股——唯品會,2015年開始,唯品會各項數據增速開始放緩,股價也從最高30美金跌到目前6美金,慘不忍睹。

另外,加上東哥性侵案件的補刀,京東股價腰斬也不是什麼新奇事了。

拼多多的暴漲,總有點不踏實?

第一,逆天資金推動?

拼多多大漲的幾天(9月11日,拼多多大漲近20%,而9月13日繼續大漲30%),恰好是幾隻中概新股大漲的時候,其中,連造車的蔚來汽車9月13日也大漲75%,9月14日趣頭盤中被爆炒最高至180%以上,很是逆天。

要知道的是,拼多多和蔚來汽車,上市還一度破發的。

消息面上,有報道稱,被爆炒蔚來汽車、趣頭條等的資金來源中,有部分資金來源於晉中商幫「德御系」。

據瞭解,德御系是一個來自山西晉中的專業資本運作團隊,該團隊旗下控制的上市公司至少有5家,曾因為幾次兇悍的資本運作案例而引起廣泛關注。

最出名的一個案例,就是美股上市的$穩盛金融(WINS.US)$,2016年6月開始從10美金左右一路暴漲,在2017年2月漲至465美金,漲幅高達4500%,然而再短短4個月內,其跌回到了20美金左右,暴跌95%。還沒完,隨後又從20美金暴漲到390美金,最後又暴跌。

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會驚人的相似。趣頭條經過暴漲後,目前又暴跌65%。9月25日最低價為7.08美元,已經接近7美元的招股價!

第二,變現之路比想象中要長

京東走過的坑,拼多多毫無疑問,大多也會走。

京東目前的問題是GMV和營收增長都在放緩,正值「618」的二季度,GMV為4374億元同比僅增23%,規模增長已經乏力,雖然已經盈利,但目前股價回到了上市之初。

現在的拼多多就像4年前剛上市的京東,「矇眼狂奔」只追求增長,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過去12個月活躍買家已經達到了3.436億人,用戶規模和京東差不多。但在可見的未來,拼多多也會遇到規模增長放緩的情況,也同樣會遇到變現的問題。股價會不會像京東一樣,也極具波動性呢?

反觀阿里,則是一家獨大,畢竟4200億美金的市值,和拼多多京東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的。阿里在今年5月初發布四季報時,還預計2019財年(截至3月底財年)整體收入增長將超過60%,阿里本身規模已經非常大,但增速依然非常快,對於增長放緩的京東而言倍感壓力,拼多多更不用說了。

另外,拼多多這個季報,其實有一點水分,因為上市前的衝業績。雖然二季報營收增長了25倍,但市場推廣支出也非常大,其中,銷售與營銷支出為人民幣29.707億元,遠遠高於去年同期的8890萬元。這可以從拼多多上市前在地鐵、電視上鋪天蓋地的廣告看出來。

京東的暴跌,總有點過分?

正所謂,所有好的買賣,都是低買高賣。

什麼時候股價最低?熊市最低。什麼時候最高?牛市最高!而現在毫無疑問的是熊市。

按照這個簡單的邏輯,京東或許還值得研究一下。再加上,劉強東事件出現,股價跌得更兇,直接回到四年前,當然這個屬於黑天鵝事件,後續怎麼演變誰也不知道,但股價或許已經反映了大半。

又所謂,牆倒眾人推。9月以來,大摩及MKM連削京東目標價,MKM分析師將目標價格從51美元下調至41美元,大摩則將京東目標價下調到華爾街最低水平,從37美元砍到了25美元。目前,京東股價果真在25美元左右。

如果說,拼多多在競爭激烈的電商市場裡,僅三年時間就成長為中國第三大電商巨頭,不得不說是一個商業史上的奇蹟。那麼,也可以說,京東在阿里一家獨大的情況下,仍然能成長為一個GMV破萬億的巨頭,更是一個商業奇蹟。

另外,京東還有龐大自建的京東物流,以及估值1300億的京東金融等作為配套設施,這是還在起步階段的拼多多無法比擬的。

那麼,到底是拼多多高估了,還是京東低估了呢?或者說二者的價格都是合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