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破冰」前行

長治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破冰”前行

圖為長治縣悠然時光農業專業合作社工人正在採摘辣椒。按照今年辣椒長勢預測,每畝辣椒地純收入在3000元以上元以上。 馮毅松 向崢 攝

“產權制度改革後,村裡進行了清產核資,集體經營性資產增加了,我們家股份也增多了,去年分了7萬多塊錢呢。”9月25日,71歲的長治縣南宋鄉永豐村村民王書則老人高興地對記者說。

清產核資、股份量化,通過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永豐村集體經營性資產歸屬清晰、權能完整,共增加了1000多萬元,實現了村民分紅獲利、村集體經濟提質增效。

如今在長治縣,類似永豐村的事例還有很多。目前,全縣254個行政村已全部完成成員身份確認工作,252個村完成清產核資、股份量化工作,完成率99.2%;252個村組建了村級(股份)經濟聯合社。其中,股份經濟聯合社15個。

敢於擔當推動改革 聚民心

“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2017年8月,長治縣被確立為“山西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揭開了長治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破冰”之旅。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改革“趕考”中的長治縣先是成立了縣委書記、縣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並由縣委書記掛帥統籌指導、鄉鎮書記坐鎮組織實施、村黨支部書記率先垂範具體操作,建立起“三級書記”抓改革工作機制,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工作格局。

制定出臺《清產核資辦法》《成員身份確認指導意見》《股權設置指導意見》三個指導性文件,詳細列出產權制度改革《每月倒排工期計劃表》《17步操作流程圖》,建立“領導組聯席會議制度”“周排名、半月通報、月推進”制度,每月定期召集成員單位召開聯席會議,研究產權制度改革推進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協調林業、水利、國土等部門分別對清產核資中林地、四荒地、建設用地進行確權界定。

與此同時,長治縣還“走出去”學習開闊視野、“請進來”培訓提升技能、“全員性”培訓夯實基礎,先後組織縣鄉產權制度改革工作人員赴上海市青浦區、陝西省榆林市等地考察學習先進經驗,召開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千人誓師動員大會、全縣試點工作培訓大會,組織技術骨幹開展為期1個月的產權制度改革全員培訓,邀請農業農村部、省農業廳等專家傳經送寶,為改革順利推進夯實基礎。

群眾利益放在首位 贏民心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維護農民財產權益的重要舉措,也是農村改革的“深水區”。在試點改革工作中,長治縣始終堅持把群眾最實際最切身的利益放在考量首位,“在試點工作中,我們堅持不做則已、做就做好的目標定位,嚴把關鍵環節和改革程序,通過改革摸清了農村集體資產家底、賦予了農民更多權能、激發了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該縣農經中心主任關國華說。

為此,該縣創新實施“三查三建五清法”,解決了摸清家底的難題。“三查”,從摸清農村集體存量資產入手,採取以賬查找實物、以賬核對查實賬目、以實物查實核對賬目的方法,做到賬賬、賬實、賬據相符;“三建”,通過清產核資,對清核、評估、公示後的集體資產,以村為單位建立固定資產登記臺賬、集體資源性資產臺賬、集體經濟合同臺賬;“五清”,資產管理實現資產總量清、存在狀況清、使用情況清、管理責任清、經營收益清。

同時,針對成員身份如何界定、分多少股、哪些人參與分股等一系列問題,長治縣又探索實行了“五步工作法”,即一公告、二摸底、三分類、四民主、五公開,縣級制定了成員資格確認應同時具備的3種條件,取得成員資格的7種情形,保留成員資格的5種情形,喪失成員資格的6種情形,把其他情形的選擇權交給了農民,接受群眾監督。經“五步法”確定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30.0808萬人。

紅利分到群眾手中 暖民心

農村(股份)經濟聯合社的相繼成立,是長治縣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

東掌村,是典型的資源型村莊。全村331戶、1405口人,村域面積4.2平方千米,耕地970餘畝,成立有東掌煤業、物流園區、錦東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和山西秦皇臺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開展後,東掌村在清產核資時引入具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長治宏信會計師事務所,對村集體資產、資源進行權屬界定核實,明晰了村子與羊頭嶺東掌煤業、長治羊頭嶺煤業、山西秦皇臺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產權權屬關係,保障了集體資產不流失。並於今年7月26日,長治縣東掌村股份經濟聯合社正式揭牌成立!該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畢永剛說:“經清產核資,村集體經營性資產從5千多萬元增至2.82億元,村民年人均收入達到2.5萬元,每年分紅最多達到1萬元,最少時也有1.5千元。”

八義鎮師莊村充分發揮農村經濟聯合社作用,將閒置多年的小學校土地、校舍折資入股長治稼保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合作經營辣椒、小雜糧等農產品開發項目,帶動周邊群眾種植辣椒500餘畝,預計年產值可達2000萬元。

韓店鎮韓店村通過產權制度改革,界定股東5225人,設置成員股55175股,將經營性資產1801萬元全部折股量化,保障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財產性收入。與此同時,該村投資800萬元控股組建韓店鑫源城鎮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為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注入了活力。

同時,長治縣的韓店、東莊、大峪等10餘個農村股份經濟聯合社將集體在煤炭企業股權、地面企業投資、街面門鋪租賃等形成的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以股份或者份額形式量化到本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振興、西申家莊、東賈、南呈等100餘個農村經濟聯合社,大力打造設施、休閒觀光、特色農業產業;40餘個經濟薄弱農村經濟聯合社,堅持從村級經濟基礎、資源條件等出發,採取資源盤活、產業帶動、服務創收等模式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在長治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盤活了農村集體資產,在增加了村財收入的同時,讓村民心更齊、腰包更鼓、生活更美,產權制度改革也釋放出更多促進鄉村振興的新動能。(來源:山西經濟日報 馮毅松 白雪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