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經典名著,《牛虻》精神長存

“不論我活著,或是我死去,

我都是一隻,快樂的飛虻。"

這是英國女作家伏尼契小說《牛虻》的主人公亞瑟,在臨死前給女友瓊瑪信中的一首小詩。短短四句詩,集中顯示了牛虻堅強不屈、視死如歸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牛虻是意大利的愛國志士。為了反對侵略和壓迫,推翻獨裁統治,懷著對祖國的熱愛,勇敢地投入了反抗奧地利帝國的鬥爭,直至獻出自己的生命。

當死神降臨時,他樂觀地把自己比作一隻快樂的飛虻,笑迎死神,表現了堅強的革命意志和無畏的戰鬥情懷。
重溫經典名著,《牛虻》精神長存​牛虻的一生,充滿辛酸和苦痛。他四處漂泊,曾在妓院洗過碗碟,在農場當過馬伕,在馬戲團當過小丑。然而,他並未被沉重的生活壓垮,毅然追求真理,參加了青年意大利黨,從事反抗殖民主義統治的革命鬥爭。

牛虻熱愛祖國,痛恨敵人。他的快樂是建立在為爭取獨立自由這一神聖事業中,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我要殺老鼠。

我們看到了牛虻對敵人的刻骨仇恨,那種無情的、不妥協的鬥爭精神,和對祖國的一往情深的滿腔熱情。

為了這個目標,他早己將生死置於度外。能為自己的理想而獻身,還有什麼比這更快樂的呢。
重溫經典名著,《牛虻》精神長存​牛虻被捕後,在敵人屠刀下從容地說:我已經準備好了。在他面前,死神並不可怕。牛虻是一個盡職的英勇戰士,他義無反顧地走向刑場。

在給女友瓊瑪的告別信中,酣暢地表露了這種情感:明天早晨太陽昇起的時候,我就要被槍斃了…他們要殺我,是因為害怕我,一個人能夠這樣,還能再有什麼別的心願呢。…

這是多麼鏗鏘激昂的心聲,這種頑強的戰鬥性格,堅貞不屈的革命精神,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是何等可歌可泣。

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重溫這部世界經典名著,感慨萬千,牛虻獻身精神不朽,如同日月,與世永存。
重溫經典名著,《牛虻》精神長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