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應該列入古代四大刺客之一,因其行刺的做法光明磊落

我國古代有較有名的“四大刺客”之說,即荊軻刺秦王、聶政刺俠累、專諸刺王僚、要離刺慶忌。一般來說,我們都認為他們稱得上是忠義俠客,但我個人的觀點是,其中的要離,他的做法其實並不算正確的。

而還有另外一個人,其實更有資格列入四大刺客之名。為什麼這麼說呢?為了讓大家有個直觀的對比,我在這裡先簡單介紹下我們常稱的四大刺客。

(一)荊軻刺秦王

他才應該列入古代四大刺客之一,因其行刺的做法光明磊落

說到刺客,我們最熟悉的應該就是刺秦王的荊軻了。他是戰國末期衛國朝歌(今河南鶴壁)人,好讀書擊劍,為人慷慨俠義,遊歷到燕國時,由田光引薦給了太子丹。

秦國滅了趙國後,大軍直壓燕國南界,太子丹很害怕,決定派荊軻去行刺秦王。荊軻獻計以叛逃降燕的秦將樊於期的人頭還有督亢(今河北涿縣、易縣、固安一帶)的地圖進獻秦王,自己再伺機行刺。

臨行前,燕太子丹、高漸離等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荊軻在告別時還吟唱了至今還流傳著的詩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荊呵入秦後,秦始皇在咸陽宮隆重召見了他,然後圖窮匕首見,荊軻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匕首刺向秦王。但沒扎中,秦王反手把衣袖掙斷,急忙抽劍,但劍太長半天也沒抽出來。看到荊軻追來,只好滿屋子跑,大殿上大臣喊“王負之”,意思是讓秦王把劍推到背後,這才拔出了寶劍,擊傷了荊軻。荊軻刺秦王,失敗了。

(二)聶政刺俠累

他才應該列入古代四大刺客之一,因其行刺的做法光明磊落

聶政是戰國時期韓國軹(念zhǐ,今河南濟源)人,是一個屠夫,殺豬的,但為人俠義。俠累是當時韓國的相國,韓大夫嚴仲子因與俠累結仇,怕被殺,後來找到了聶政,說給他黃金一百鎰(念yì,古代計量單位,一鎰等於二十兩,也有說是二十四兩),讓他去殺了俠累。

聶政說不去,我不能去,家有老母還得伺侯,我姐姐也還沒有出嫁。幾年後,他母親去世了,姐姐也出嫁了,聶政憶及當年嚴仲子知遇之恩,就獨自一人前去刺殺俠累。

到了俠累的府第,滿屋子的侍衛,他視若無物,直衝而入,殺死了俠累。又與侍衛打了一會兒,殺了十餘人,最後為了不讓別人認出自己,就把臉切爛了,控出眼睛,再給自己來個大開膛,死了。聶政死了之後被掛到街上,貼出告示懸賞,誰認識賞千金。

後來聶政的姐姐來了,說這是我弟弟,有人說你這不是傻嗎?這個人殺害了我國的宰相,你怎麼還敢來認屍?她就說當年我弟弟就是因為注重名聲,非得等到我母親去世了,等我出嫁了,他才來完成這個壯舉。現在他死了,我不能埋沒我弟弟的名聲,我不出來沒人知道是他。說完仰天長嘆,喊了三聲“天吶”,姐姐也死了。

(三)專諸刺王僚

他才應該列入古代四大刺客之一,因其行刺的做法光明磊落

專諸是春秋末期吳國棠邑(今江蘇南京)人,伍子胥從楚國流亡到吳國途中,遇見專諸,好傢伙,這麼個大高個,跟人打架打得可邪乎了,說他“怒有萬人之氣,甚不可當”。看他正和人打著呢,來了個女的,這女的跟專諸說別打了,回家,他馬上就不打了,回家去了。

伍子胥尋思,這人怎麼這樣呢?一掃聽,原來這女的是專諸的媳婦,她拿著專諸母親的柺棍來的,有老太太的柺棍,讓你別打架,說回家,專諸馬上就回家。伍子胥說這是個英雄,就跟他八拜結交。

後來,吳國公子光(姓姬,名光,也就是後來的吳王闔閭)想殺了吳王僚(姓姬,名僚,公子光的堂兄弟)自立為王,伍子胥就把專諸推薦給了公子光。

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吳國內部空虛,以宴請吳王僚為名,吳王僚喜歡吃烤魚,公子光就讓專諸藏匕首(魚藏劍,也叫魚腸劍)於魚腹之中進獻,當場殺死了吳王僚,專諸也被吳王僚的侍衛殺死。

(四)要離刺慶忌

他才應該列入古代四大刺客之一,因其行刺的做法光明磊落

要離,聽名字是個婚姻不幸福的人,哈哈開玩笑,他是春秋末期吳國人,生活在吳王闔閭時期。據說他身材瘦小,僅五尺餘,也就是一米六多點,相貌醜陋,但有萬人之勇。

當初有一個東海的勇士,叫椒丘祈,騎著馬為朋友奔喪去,經過淮津渡口時,他的馬被水怪吃了,一怒之下,他跳到河裡與水怪大戰三天,瞎了一隻眼才上來。

這之後他到處跟人說自己是個勇士,後來要離聽到了,就對他說“你和水怪交戰,不僅沒有追回馬的性命,而且自己還傷了隻眼睛,形殘名辱,算什麼勇士!”椒丘祈氣得啞口無言。

要離回家後跟他的媳婦說:“今天晚上他準來報復我,前後門都開著,我等著他”。果然,椒丘祈趁黑來到了要離家,一進門見要離在那兒坐著呢,就把刀擱他脖子上。要離說:“你不算勇士英雄,第一,白天我同那麼多人罵你,你都沒還嘴,不是英雄;第二,登堂入室連咳嗽都不敢,你有做賊的嫌疑,不是勇士所為;第三,你的刀都已擱我脖子上了不殺我,還那麼多廢話,證明你心虛。”椒丘祈一著磨這話說得有道理啊,你才是真正的勇士,得了,我死了吧。說完給自個兒弄死了。

哈哈,你看,這要離能耐可大了。好,我們說回正題,話說,之前公子光派專諸刺殺了吳王僚,自己當上了吳王,是為闔閭。吳王僚有一個兒子,名叫慶忌,他自幼習武,力量過人,勇猛無畏,有吳國第一勇士之稱。

吳王闔閭害怕慶忌為父報仇來殺害自己,於是伍子胥將要離推薦給吳王。吳王說:“你能不能去刺殺慶忌?”要離說:“可以,但是你要答應我幾件事:第一,我要在殿上當著文武大臣的面兒頂撞你,你把我胳膊砍去一條,把我關進監獄裡;第二,把我父母妻兒推到法場,全家抄斬。”吳王說:“為什麼?”要離答道:“咱們這是苦肉計”。呵呵,這也太苦了吧?

吳王從其言,天下人聽說這件事,都覺得這要離太慘了!幾天後,找一節骨眼故意讓要離從監獄逃跑了,一直跑到慶忌那裡。慶忌說哎呀,沒想到,你這,真是太可憐了,這個身世怎麼可能是假的,於是就把要離留在了身邊。

一直到後來,慶忌帶著所有人要為其父報仇去攻打吳王闔閭,慶忌乘船向吳國進發,坐在這船頭上,旁邊站著要離,他只相信要離,要離手中拿著一短把的戟。慶忌說此一去一定能夠成功,倆人聊得很開心,聊著聊著,要離拿手中的戟,一下子刺向了慶忌。

慶忌一下子傻了,說我是吳國第一勇士,萬沒想到會死在你的手裡,你稱得起天下第一勇士。慶忌的侍衛圍過來要捉殺要離,慶忌說別打死他,他要的是名,我一定要成全他。於是把戟拔出來往地上一扔,倒地死了;大夥說既然大王要放了你,那你走吧。

要離說我不能走,我造苦肉計,全家都死了,我是不仁啊;我跟了慶忌,是他的臣僕,我殺了他,我是不義啊。不仁不義之人,我活著有何用?於是撿起地上的戟,把自個兒扎死了。

好,通常意義上的“四大刺客”我介紹完了,是不是覺得要離的做法太冷血了?那苦肉計也太苦了。我們再來看一看接下來這一位刺客,我覺得他才應該替代要離,列入“四大刺客”之中。

(五)豫讓:這個殺手不太冷

他才應該列入古代四大刺客之一,因其行刺的做法光明磊落

豫讓,春秋戰國時期晉國人,一開始他給範氏、中行氏做家臣,但並沒受到重用,後來他便投效晉國正卿(執政大臣)智伯瑤,受到寵信重用。後來,韓、趙、魏三國聯手打敗了智伯瑤,智氏亡而三晉分,三晉分而七國立,歷史也正式進入戰國時代。

其中的趙襄子最痛恨智伯,智伯瑤死後,他還把智伯的頭蓋骨拿來作飲器。逃到山裡的豫讓聽說了此事,便說:“唉!志士為了解自己的人而犧牲,女子為喜歡自己的人而打扮,所以我一定要替智伯瑤復仇。”(嗟乎: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吾其報智氏之仇矣!)

於是,豫讓隱姓埋名化裝成一個受過刑的人,潛伏到王宮裡用洗刷廁所作掩護,以便趁機殺死智伯瑤的仇人趙襄子。有一次等到了趙襄子但卻沒有刺殺成功,趙的侍衛要殺他,卻被趙襄子制止,他說:“智伯死後沒留下子孫,他的臣子中有肯來為他報仇的,一定是天下有氣節的賢人,他是一位義士,別殺他,我只要小心躲開他就行了。”

豫讓還不死心,為了繼續為智伯瑤報仇,他全身塗漆,化妝成像一個生癩的人,把自己徹底毀容,還吞下炭,把自己的聲音弄啞。連他的妻子也認不出他,有一位朋友認出了他,就跟他說:“你的這種方法很難成功,憑你的才能,如果先假裝竭盡忠誠去侍奉趙襄子,那他必然重視你和信賴你,待你得到他的信賴後,你再實現你的復仇計劃,那樣一定能成功的。”

豫讓笑了笑說:“你說的那種敗壞君臣大義的做法我是不會做的,如果委身做了人家的臣子,卻又在暗中陰謀計劃刺殺人家,這就等於是對君主有二心。我之所以選擇自己的這種方式,就是為了闡明君臣大義,並不在於是否能順利報仇,我之所以這樣做,就是要使後世的那些懷著異心侍奉國君的臣子感到慚愧。”

後來豫讓探得趙襄子出來的時間和路線,提前埋伏在一座橋下,想再刺殺他,但也失敗了。被兵士圍住後,豫讓知道生還無望,無法完成刺殺趙襄子的誓願了。他請求趙襄子把衣服脫下一件,讓他象徵性地刺殺,趙襄子滿足了他這個要求,派人拿自己的衣裳給豫讓,豫讓拔出寶劍多次跳起來擊刺它(成語“斬衣三躍”的由來),仰天大呼:“我終於給智伯瑤報仇了!”然後伏劍自殺了。

豫讓的事蹟傳開後,趙國的仁人志士無不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為他的死而悲泣。

(六)

你看,按照豫讓的標準,要離就是那種敗壞君臣大義的人,做人做事,還是要有最基本的底線原則。你覺得要離為刺殺慶忌的做法是否太極端呢?與之相比,豫讓是否更有資格列為“四大刺客”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