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很多人上了高中會成績下降很快,腦力也跟不上了?

西部崛起之路


優秀的學生都是相似的,不優秀的學生則各有各的原因。有人將其歸結為智商、有人將其歸結為性別,在這裡,我想說一個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原因:初高中銜接!注意,這裡所說的銜接,不是上銜接班!

遇到有親戚朋友家孩子上高中,讓我給談談的時候,我總是在其高中未開學之前,跟他談談初高中銜接的問題。因為初高中銜接是容易被忽略的一個重要環節!這絕對不是一次考試、一個暑假就能過渡好的;雖然有的輔導機構高調炒作“銜接班”,但實際上銜接班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我認為,高一新生,要面臨三個挑戰,認識不到、處理不好這三個挑戰,就是沒有做好銜接,就是不能適應高中學習,成績下滑也就不足為奇。

第一個挑戰:心理定位不準確!

這個問題很容易被忽略,有些原本優秀的學生變得不愛學習了、逃避學習了,很可能是高中的定位出現問題。

初中你是班級甚至是學校的佼佼者,是老師重點關注的對象;到了高中,你可能變得不那麼優秀,不那麼突出,老師也可能對你冷漠了,你慢慢變得不自信了、找不到學習帶來的成就感了,對學習漸漸失去了興趣,轉而從其他方面尋找刺激,遊戲、小說、籃球、談戀愛等等。這其實並不是學校的原因、也不是老師的原因,而是學生心理定位的問題。

先說說同學,再優秀的學生,到了一個新的群體,都要重新排個一、二、三,你在初中範圍內的優秀,不代表高中範圍內依然還很優秀,更不代表你一進入這個群體就優秀,當然,只要進入這個群體,就表明你已經很優秀了,只是很多學生認識不到,從而產生了心理問題。

再說說老師,初三的老師,和高三的老師一樣,和學生有深厚的感情,但是這份感情不可能在高一的時候就能建立起來,這和時間有關係,和老師帶的班級多也有關係,比如高一階段,有的老師可能會帶六七個班的學生,每週上那麼兩節課,想讓老師認識每一個學生,顯然不現實。這個時候,不要認為老師不關注你了,而是需要一個過程。但是,有的學生認識不到,這個時候會感覺到自己很孤獨,由此產生了逃避的想法,導致自己遲遲融入不到新的環境,對學習產生很大影響。

第二個挑戰:學習內容的增加和難度的增大!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借助網上一個生動的例子進行解釋:

小學的時候,一節課教你和麵,作業也是和麵,一節課教你擀皮,作業也是擀皮,考試是考和麵或擀皮;幾乎全部的孩子都能學會和麵和擀皮兒。
初中的時候,一節課教你和麵,作業是和麵;一節課教你擀皮,作業是擀皮;考試就考包餃子;有的孩子還停留在只會和麵或擀皮的階段。
高中的時候,一節課教會你包餃子,作業是回家蒸包子;考試的時候,考的就是烙餡餅;一部分孩子只學會了或者包餃子,在家長和老師的幫助下,勉強能包成包子。但就是弄不成餡餅。

如果學生在初中一味應付考試,只是死學硬背,不注重自己思維能力的訓練,不注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不注重良好學習方法、習慣的養成,成績下滑也就不足為奇。

再說作業,高一有9門學科,假如每天上5科,每科的作業量是30分鐘,一天3節晚自習根本不夠用,更何況像數理化這些學科,學生可能會用一兩個小時來寫作業,這就導致很多學生作業完成不了,更不要說根據作業反映出來的問題進行查漏補缺了。而有些學生,雖然天天在努力學習,但是由於各科作業平均用力,對於重要的學科、難度大的學科不夠重視,甚至避重就輕,逃避困難學科的學習,同樣會導致成績下滑。

第三個挑戰:學習方法的轉變!

初中很多很好的學習方法,到了高中未必就是好的!比如問問題,初中遇到不會的,就要及時積極的問老師或者問同學,這是一個好習慣;而高中階段,你需要嘗試獨立的去解決,如果遇到困難就問,很難學的深入。此外,還有兩點高中要特別注意:

1、注意學習過程的完整性:學習的完整過程應該包括預習——聽課——複習——做作業幾個階段,但是很多學生養成了聽課——做作業的習慣,這在初中學習內容少、內容相對簡單時,沒有問題,但是在高中階段,忽略了預習和複習兩個環節,就會遇到不小的麻煩。

2、注意課堂筆記和複習的重要性:初中可以不用專門的筆記本,記了筆記也看的不多,因為老師補充的不多,而高中,老師會補充大量教材中沒有,但是考試中常考的知識點或者技巧和方法,這就需要記筆記,而且還有常複習筆記,才能把老師的知識,變成你的知識。複習筆記抓住三個節點:當天晚自習、當週週末、當月月底,用好了,學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希望以上能夠給你提供幫助!我是“贏在高三”,致力於高中教學和高考研究,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每一個人都經歷過讀書時期,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有一種感受,那就是上了高中後,成績下降得很快,腦力也跟不上了,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情況呢?


一、高中壓力更大。


初考是為了考初中,中考是為了考高中,而高考就是考大學了。幾千萬考生同時參加高考就如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呀。這麼大的競爭力,學生能不有壓力嗎?還有高中要學的科目更多了,大量的作業和考試也給學生們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也有老師、家長們的期望也給學生增加了壓力。學生們處於這麼大的壓力下,精神會高度緊張,腦袋沒有得到放鬆,腦力自然而然也就跟不上了。


二、自身狀態不好,過於注重成績。


雖說分數是高考的命,但也不要過於注重了,有一些同學就是以前在小學和初中的時候,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上到高中後,由於人更多了,所以就出現了比自己更厲害的人,內心一下子接受不了。


偶爾一兩次考試失敗,內心就會感到失落和傷心,造成每次考試就十分注重成績,忽略了學習和生活的樂趣,久而久之,心態就會變得不好,一考試就不緊張,考後又注重成績,又因考不好失落,下一次又是如此,每次考試都這樣,身心能不累嗎?


三、學習方法不恰當。


小學和初中學的知識不是很多,且容易理解,學的時候主要是靠記背,只要你勤奮,考出個好成績不是很難的事。但是上了高中後這種方法顯然是行不通的,因為高中的知識量多,難點多,要求你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


而且高中三年的課程要在短短的兩年的時間裡就要全部學完,還要熟練地運用,那就要有一定的思考力,邏輯推理能力。但很多人都沒有改變學習方法,女生在這上面就表現得很明顯。


她們學知識大部分都是靠記背,沒有進行靈活地思考運用,這或許也是文科班女生多的原因之一吧。她們就覺得智力不如男生,腦力跟不上了,學理科很難。


如果你覺得還有什麼原因讓很多人上了高中會成績下降很快,腦力跟不上,歡迎在下面留言和評論。

——END——

大家怎麼看待這種現象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確實存在這樣的現象,尤其是女學生更為突出。概括來說就是:初中不分上下,高一發生變化,高二兩極分化,高三天上地下。這是困擾很多家長的一個問題,其原因是什麼呢?

一,知識層結構發生變化。初中的課程比較表象和宏觀,所學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基礎性知識,難度小,容易理解和掌握,學生們只要認真聽講,能夠很好的完成作業,學習成績就會比較理想。而高中的課程比較抽象和微觀,對問題的分析要求更深更加入微。就拿物理這門學科來說,初中的物理,只要學生們聽明白了,基本上也就會做題了;而對於高中物理很多學生都會說:老師們一講就明白,可是一做題就不會。這就是因為高中物理不再是單純的對概念表面的理解了,它需要對概念進一步的拓深和拓展,應該具備一定的想象力。再如高中的立體幾何,它的圖形是由很多平面圖形構成,如果缺乏空間想象力是不可能學好的。

二,學習方法的原因。初中的內容是記憶型的,而高中的內容是理解型的。因此對於初中生來說對學習方法的要求不是太高,只要努力學習,學生之間的差距不會有多大,而高中的課程對學習方法的要求很高,如果學生上了高中後還延續初中時的學習方法的話是不會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的,對於高中生來說需要的是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改變,是從簡單的邏輯思維到複雜思維的過度,如果學生不能夠進行自我調節,那隻能是事倍功半了。

三,智力因素。正是因為初中知識比較淺顯,所以對學生們智力的要求就不會太高,只要學生們努力了,就會取得好成績;而高中課程尤其是理科,沒有一定的分析問題、理解問題的能力是不行的。同時,高中的知識量多,而且在高二結束時,高中的課程基本上就都講完了,所以高中的每一節課老師們所講的內容都比較多,這對於一些接受能力差的學生來說,老師們當天講的內容不能夠當天進行完全消化,而第二天又要學習新的內容,這樣一來就會感覺學習越來越吃力,學習成績也就越來越差。而女孩子的發育要比男孩子早,初中時,女孩子的智力已經發展到高峰期,上了高中後已經沒有多少發展空間了,而男孩子的智力發展高峰期大部分是在高中時期,因此在同樣努力學習的情況下,男孩子的學習成績就會能夠得到提升,相反一些女孩子就會落伍。

總之,學生們上高中後要善於改變自己的學習方法,多與老師和同學們進行勾通,不要“死讀書”,要緊跟老師的步驟,把問題的原理徹底弄明白後,再做習題進行鞏固,否則做再多的習題也不會有多大的效果,不會有實質性的提高。當然了,刻苦努力是取得好成績的首要條件。



一二三四向前進


我身邊有許多學生從小學到初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進入高中之後,開始感覺力不從心,學習狀態不如以前。有些學生開始花錢請家教,家長也跟著著急。尤其是女孩子表現得很明顯,我自己讀書時也有深刻體會。



一、高中課本知識難度加大

學習是系統的體系,就像是蓋房子一樣。小學到初中階段是打房子地基,那麼高中是搭房梁階段。進度越來越難,難度越來越大。初中以前的課本知識內容少,難度淺。只要你上課用點心,跟上老師節奏,成績不會太差。但高中前兩年要把所有知識上完,進度肯定比初中快,難度也是逐漸增加。有些學生從數學第一章就挺不懂,從集合語言、函數語言、邏輯運算語言到空間立體幾何語言,越來越抽象,怎麼可能學好?這只是一門,高中要學習七門。沒分班之前,學的課程更多。高中與初中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課程的繁重和複雜程度。



二、學生自身原因。

要想學習好,掌握學習方法很重要。 高中學習階段已不再適合死記硬背方式學習,更注重於理解以及消化。小學,初中學習主要是聚向思維,簡單邏輯思維以及抽象思維;高中學習開始要求嚴密的邏輯思維,如歸納和演繹等,比較抽象。有些學生短時間沒辦法調整,學習效率降低。加上青春期,學生開始躁動,心思有些不在學習上,也是影響的因素。有些學生抗壓心理不強,一兩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像是洩了氣的氣球,想要重新開始,很難。每個人的學習態度和方式會影響學習成績。沒有腦子不夠用,只是需要改變之前的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很關鍵,及時調整好自己的學習方法,虛心向別人請教,沒有腦子跟不上,只有方法和腳步追不上。

你高中的時候是如何學習的呢?有什麼比較好的建議嗎?歡迎留言交流。


許悠然


高中時候的學生智商高,成績一般靠前,但是努力了,找正學習方法,成績一定不差,我女兒初中成績很穩定在前十名,中考進入重點班,高一第一學期沒擺正學習方法,成績排在班上60名,這一下著急了,我也著急;第二學期開學後,女兒很努力,根本沒有什麼休息時間,放月假在家都是天天看書做題,很少看電視,手機不會讓她玩、也沒給她買手機。高一第二學期成績出來了排到17名,就物理49分沒及格,拿到通知書女兒都哭,我問她為什麼哭,她說物理沒考好,我就安慰她,下次再考好就行,還有2年高中,只要你繼續努力加油學習,成績肯定會更好!笨鳥先飛,成績差不是問題,只要努力絕對成績能提高!


明天會更好一點的gg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作為一名12年一貫制學校的老師,我想我很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的學生幾乎從小學到高中我都能對他們的情況很瞭解。的確你說的這種情況很普遍,我是一名初中老師,每次帶畢業班,把孩子送到高中後,教師節還是什麼節日孩子回來看我的時候總是說自己的成績情況。我總結了一下原因:1.大部分成績下降的孩子都是初中沒有學會自主學習,都是家長或老師逼迫,再加上自己的小聰明,所以成績還算可以。但是上高中後,大部分情況都需要自主學習或自主探究,所以學習能力跟不上,成績就會下降。二.高中知識難度較大,如果還拿初中那套學習方法和初中時的學習態度與熱情肯定是不行的。三.經過篩選後進入高中的孩子大部分學習成績不錯,所以原來初中班級的前幾名可能到高中新的班級會排名靠後,所以容易缺乏自信,產生自卑感,這也是造成成績下降的原因。

然而,到高中後不是所有學生都會成績下降。像我們學校有一個全校都知道的逆襲學霸,從入學的年級600多名,到年級的前60名,最後考上985高校。

最後附上我們學校上一年的高考成績:

2017年高考,宏力學校再創輝煌:應屆考生張巖以675分(裸分)奪得縣理科狀元;全縣理科前10名宏力學校佔8人,全縣文科前10名宏力學校佔9人;普通類文理考生共878人,一本上線598人,一本率高達68.1%;往屆理科一本上線157人,一本率高達78.1%;往屆文科一本上線31人,一本率高達64.6%。4名同學被清華、北大錄取;6名同學被錄取為飛行員。


旺仔英語


這個問題,我是沒有切身體會的,對!你沒看錯我說的是沒有。但是我可能提供另一個角度讓你來想明白為什麼有的學生高中成績下降很快。

先舉一個反例,10幾年前,我初中就讀於山西一個普通初中,中考時成績並不算頂尖,全縣排名60多一點,差一分沒能進去縣城高中的尖刀班,尖刀班是全縣排名前60的學生組成的班級(不排除有些關係戶)。可在高中的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我就考了全校第十名,可謂是一個大進步。後來自己也想了想為什麼我的成績會進步那麼快?或者換句話說,有人進步就有人退步,那退步的人差在哪裡?

後來找到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是,初中的“積蓄”起了很大作用。

積蓄主要來源於各種各樣的課外書籍,不論歷史地理物理科普類書籍或者讀者文摘故事會等故事書籍,他們都會提供一種不一樣的角度,不一樣的思路讓你去了解這個世界,潛移默化影響你的思維,在你的腦海中留下一個個靈光。初中這種影響還看不出來,甚至如果沒有掌握好課本知識點,成績反而會受到課外書的影響(我就是這樣)。但是到了高中,在更加繁重的課業壓力下,你會突然發現這個數形結合很熟悉,那個物理質點模型有印象,另一個化學的晶體結構我能舉出實例...一點點靈光結點成網,再加上高中的龐大知識量,驀然發現高中的知識體系已經形成了知識大廈。更不必說大量閱讀形成的廣闊思路,志存高遠的三觀,也是一生的財富。

老實說,如果拋除了課外輔導班或者興趣班,初中生的課業壓力是很小的。所以說有充足的的時間讓你去廣泛涉獵。可惜如今社會娛樂至上,誘惑頗多。。。


每日學習一點


首先,高中拼的是學習習慣,初中時候課堂學習效率高的,到了高中以後,適應能力就強!高中,學習科目多,課業負擔重,只有靠課堂效率提升,才能完成好學業!課外的時間少的可憐,也來不及補,如果補課了,就沒辦法休息,沒法休息,就會疲勞,疲勞了就沒法專注學習了!所以,要想成績好,必須提高課堂專注度!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至關重要!

其次,小學初中在私立學校家長老師都管的太嚴了。到了高中突然鬆了下來,整天除了吃喝玩樂就是睡覺,成績能好嗎!自律性很重要,我們都懂但卻只有極少數人能做到!

第三,初中課程不緊,難度小,智商一般的人通過努力也能保持好的成績。到了高中,課程緊,難度加大,大家都在努力,這時候智商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你花三個小時的時間,抵不上人家一個小時,這時候智商一般的人再努力也比不過智商高的人,成績也就自然下來了。

最後,看看網友們對此事的看法:

1 跟智商有關,扯別的都是白搭。我就是例子,小學畢業是年級第一,初中雖然學了數理化但是比較淺顯,努力,多花時間,勤奮,成績也還不錯,六七百人,能保持個年級前五十,最好的時候前二十。高中怎麼都不行,因為課業量大,很多公式,定理,定律,不光要理解還要會運用,有時候記了這個,過會又忘了,更別說融會貫通了。有的同學理解能力就很強,把書一翻,老師再點一下,就會做題了。

2 作為一名讀了三個高三的我應該有一定的發言權。初中能排前列,主要靠比別人更勤奮些。到了高中大家都開始勤奮,成績就跟不上了,班內後三分之一範圍內,主要是理解能力和應變能力跟不上了。初中可以靠勤奮熟能生巧,高中不行,無論花多少時間成績就是無法質變。到了第三個高三,我決定改變一下,不再追求題量,很多老師佈置的作業也不做了;不再追求時間,每天的自習課最後一節用來看課外書,課餘時間休息為主。把有限的時間專攻一些沒見過的題型,主動去猜想出題者的意圖,結果這一年,學習成績出現了質的提升,特別是數學,高考時只錯了半道題,在2001年上了二本。到了大學後,通過總結的學習方法,每年的數學成績同樣在班內靠前,也輕鬆過了英語四六級。現在工作十多年了,生活狀態在同級畢業生中算中上吧。現在想想高中的學習成績,主要是學習方法的問題,但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3 本人初中的時候並不勤奮,只是按時完成作業,回家基本不開書包那種,三年的成績都穩定在30~40名(全校排名),可是上了高中真的好慘,數學,物理慘不忍睹,最後只上了二本,個人感覺上課分神特別嚴重,也可能是不喜歡代課老師;

4 我也來說說,主要原因是偏科。初中偏科成績不會很明顯,因為科目多,主科佔比沒那麼大。高中就不一樣了,分科後,語數外一個150……初中成績好,到了高中成績下降的大部分是英語扯了後腿。

5 在初中學習的內容比較簡單,高中學習內容在初中的基礎上,再進一步!以物理為例,初中研究勻速直線運動,高中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多了一個加速度的概念,初中學的是特例。初中物理問題比較直來直去。高中物理需要分析,分析物體受力,分析對了,列對方程,才能算出這道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是逐漸形成的,需要一個過程。加上三角函數的應用,學生數學知識掌握的不熟,也是學習高中物理的障礙。

結束語:其實老師根本不會告訴你,每個人智商是不一樣的,天賦是不一樣的,他們只會說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智商是差不多的,只要努力就能考好大學,你成績不好是因為方法沒用對!


遊戲大咖王


為什麼很多人上了高中之後,成績下降很快。許多人不得其解,於是就有人將懷疑的根據放在腦力上。認為是腦力退步進而導致了學習成績下降,但原因真的是這樣嗎?真的是因為腦力的下降進而導致學習成績的退步嗎?我在這裡嘗試解答一下。


第一、不適應高中的學習節奏,導致成績下降

相信大多數人都很清楚,高中的快節奏學習。從初中步入高中之間需要一個適應階段,在這個階段期,學習效率低是必然的,學習效率低的結果就是導致一系列學習成績下降的後果。初中的學習節奏一直是平緩的,直到最後一年中考備考才會加緊步調,而高中的學習節奏一直是延續中考的那個節奏。

所以大部分人在步入這個階段期,出現一系列的不適應性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長時間處於這個狀態,對學習、對學生本身都是危害性很大的一件事情。所以學生一旦進入這個階段期,需要家長老師們的共同幫助來快速的度過這個階段。


第二、缺乏毅力、不夠刻苦學習

很多人可能還是將自己的學習方法統歸於初中的那一種,認為前兩年都不用太努力,只有最後一年用心下功夫就會取得很好的成績。可是步入高中之後,榜單上的成績會很好的打現實一巴掌,這是為什麼呢?初中知識量少,每個知識點所需要花費的理解力很少,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努力學習的重要性。

但是步入高中之後,你會發現你在每個知識點上付出的理解力都不會少,這些也間接的證明你每個知識點付出的努力都不會少。這些也都是要花大量的功夫來積累,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看得到成果。所以知道了這麼多為什麼還沒有成效呢?那可能就是你付出的努力還不夠,或者是你在付出努力的過程中缺乏毅力,進而導致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第三、壓力下導致出現各種負面情緒

從初中相對安逸的環境一下子步入相對緊張的高中環境,說是心裡面沒有一點負擔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這種負擔沒有及時調整好,繼而轉變成心理壓力,在這種高壓環境下硬著頭皮繼續學習,各種負面情緒就會影響學業。

糟糕的是,如果這種心理問題發展壯大,對孩子的學業成績甚至身心健康的發展都是很不利的。而這種問題也往往是隱性的,在初級階段,家長可能不會發現。可能等問題發展成了很嚴重的結果,家長可能才會恍然大悟。

所以,孩子們為什麼上了高中之後成績下降很快,除了自身因素,外界因素可能也是誘發這種結果的原因。


優學優考策略


我身邊就很多,其實初中學習挺好的,高中學習成績下降得很快,最後也僅僅能上個普通的一本

我高一開始兼職家教,直到大二,見過太多這樣的學生了



科目多了,一下不適應

初中考6門,語文 數學 英語 政治 物理 化學

而高中,就增加了地理 生物 歷史

上了高中之後,有些學生的個人興趣的原因

9科裡面就會出現偏科,有些人物理歷史好,有些人生物地理好

很容易導致學習的時間分配不均勻,喜歡的科目多花時間,不喜歡的科目少花時間。這就容易兩極分化。



和老師的相處地不夠好

我自己認為,學習,就是和老師交朋友,用心地,真誠地和老師交流

可能高中的老師都比較“功利化”,在乎分數,在乎成績,沒有小學初中的老師那麼富有“人情味”,同學們不習慣。

但我們真的要和老師好好相處,有問題去問,有課題去探討。交朋友一樣,老師對你的態度也會好很多,成績差的時候,她會鼓勵你,安慰你,你做錯事,她更加可以理解你,對你的態度也會溫和很多。



無法充分利用時間

其實我們需要兼顧的東西太多

運動 旅遊 探親 自己的興趣 社交聚會 戀愛 娛樂

我覺得高中生,還是需要學會禁慾

這點很重要,高中,是時候收收心了



哈哈哈。看完自己曾經寫的文章——高考後第一篇。(這裡只放了四分之一)

對於高考,我沒有太多的印象,但對於高考之後的第一天,我的印象很深刻。 高考完後的第一天,我們當地的報紙就會刊登所有的試題答案,因此,高考第二天起床,我第一件事就是下樓去拿報紙,然後對答案。 我對於高考,還是很看重的,畢竟我是我們家的老三,二千金。我爸也是蠻在意我的成績的,我特別緊張的說。

對答案的過程,我一點也不緊張,用心如止水來形容也不為過。一方面,我當時很清楚自己的水平,知道出不了什麼大錯,但也是奢求一絲絲的驚喜。另一方面,這種做試卷,然後對答案的事情,高三也經歷了太多次了。內心早已麻木,對著對著,我甚至恍惚覺得這就是一次平常的練習試卷而已。 答案對完,有距道題我覺得錯的有些不明不白,習慣性的我拿出筆和草稿紙,準備演算一下,就當我即將落筆的那一霎那,我突然意識到,我沒有必要再去演算這道題了,沒有必須再去弄清楚到底錯在哪裡,高考已經結束了,這一切都沒有意義了。

這一刻,我並沒有如釋重負的感覺,反而悲從中來,巨大的悲傷讓我不能自己,或許我已經習慣了高三的生活吧,就好像放假的日子以來,雖然我一直都是一兩點睡覺,但是身體卻自然地在六七點自然地甦醒。 過去的一年,沒一道題,我都小心翼翼,絞盡腦汁,動用我所有的時間,經歷,智力,以及全部知識儲備,就是為了把題做正確。對於每一個錯題,我都如臨大敵,認真分析這些題在什麼地方讓我墜入陷阱,記得我還專門建立了一個錯題本,把他們收集起來,時時複習,以免再犯。

經歷了高三,我才知道什麼叫耗盡心血。 然而,那些讓我耗盡心血的東西,那些難以琢磨,讓人絞盡腦汁的習題,就在6月8號一過,突然失去了價值,失去了意義,成為一種可有可無的東西。 那麼,我的奮鬥算什麼?我的青春和汗水又算什麼? 很多人都認為,12年的寒窗苦讀,就是為了考一個好大學,奔個好前程 難道讀書就真的僅僅是為了這樣嘛? 我從小就不辜負爸媽對我的厚望,從小學,我就以年級前21名的成績進入了中學(一所重點初中),經過三年的努力,我以年級第二的身份被壓線報送到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一切看起來是多麼的順利.. 中學6年,我一直都是很拼的,家長會,甚至很多家長過來請教我,和我爸,到底是怎麼樣學習和生活的。

我只能說,減少私慾。 有很多專家說,要讓孩子快樂地學習,幸福地生活。然而,學習並不快樂 我覺得,如果學習快樂的話,只可能是取得好成績的那一份喜悅,就好比農民收穫自己的勞動成果,看到自己的勞動果實慢慢成熟.. 學習,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它並不快樂,它磨練人的意志,讓人在挫折中成長。

我中學六年,我沒談過戀愛,交友特別謹慎,也嚴格限制了我外出的時間。 娛樂吧,我覺得我只有宅在家裡,玩玩遊戲,看看電視劇,或者出去逛街。 我對娛樂其實也是很看重的,每次考試完,我都要讓自己好好放鬆一下,買幾件好看的衣服,吃點好吃的,讓自己賺回失去的東西 就算考差,我也要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絕對不讓自己苟活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