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說|不同類別的人學習不同類別的知識


陶說|不同類別的人學習不同類別的知識

人分7類,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知識,有不同的理解和見解,在不同的類別之間,溝通根本不存在。

溝通不存在

週末,我的學生Jane去見她的大學同學,也是她的好閨蜜,回來之後跟我說,她的那位好閨蜜一而再再而三地約她見面是想確認一下她沒有加入傳銷組織,並且說我們在公號上分享的那些學員反饋都像是假的,是我們刻意編造出來的故事。

“我要怎麼跟她解釋才能讓她相信我們不是傳銷組織、那些故事都是真實發生的實際案例我們並沒有做任何修飾?”Jane問我。

“不必解釋。”我說。“她是來跟你辯論的,目標是讓你認錯、承認她的正確性、稱讚她的善良睿智。面對一個拿著刀槍來找你幹仗的人,沒有什麼好解釋的,你的工作是幫助那些需要你幫助的人,而不是去試圖說服一個要來消滅你的人。”

通俗一點,就是不必費心去跟泥塘裡的淤泥描述開在山巔的雪蓮花有多美,因為它都看不見,無論你用什麼樣的字詞去描述,對它而言,那都是虛無。

第四道創始人葛吉夫把人分為七類,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知識,語言體系、思維方式、視野廣度、行為習慣、吃的穿的用的……到處都是差異,沒有任何相同。


基於此,葛吉夫說:溝通不存在。

例如,【世界】。

當你看到【世界】這個詞,你會想到什麼?

物理學家首先想到的是原子、粒子、電子、量子;化學家想到的是分子、化學反應;植物學家想到的是種子、土壤、空氣;生物學家想到的是單細胞和複雜生物;詩人想到的也許是天高雲闊也許是小橋流水;靈脩的人想到的是另外一個通靈世界……

不同的人,對於同一個名詞的聯想千差萬別,在我們沒有確定一個所有人都清楚瞭解的語言體系之前,溝通基本不存在,每個人都在自說自話,並且自以為對方和自己使用的是用一套知識結構、語言體系,完全想不到當你討論量子構成的【世界】時,你對面的人滿腦子想的都是土壤和種子。


因此,對於那些試圖來打敗你的人,與其和TA辯論,不如微笑聆聽點頭示好,真的聽明白了對方的真實意圖和需求,再做回應不遲。若一直沒有聽明白,就乾脆什麼也不說,讓你的快樂自然流淌,快樂的能量自然會傳遞給TA,而TA也必然能夠感受得到。能量的傳遞,像身體一樣,從不撒謊。

七種人,你屬於哪一類?

想要和他人建立溝通,首先要了解彼此都是哪一類人。

第一種人:身體人。生活中以身體和本能為重心。

第二種人:情感人。生活中以情感體驗為重心。

第三種人:理智人。生活中常以邏輯思辨而顯性。

第四種人:學習人。有機會獲得靈感並能夠以自己的理解表達出來。

第五種人:結晶人。開始懂得知識的完整性,有了內在結晶體。

第六種人:悟道者。已經完成了內在統一性,並且開始掌握完整知識,只是不夠穩定。

第七種人:空。第七種人就是知識本身,知識就是第七種人,二者已經不可分割。第七種人沒有具身形象,卻無處不在。

陶說|不同類別的人學習不同類別的知識


電影《超體》的最後結局,女主角可以根據人類的需要幻化成一臺龐大的計算機,幻化出一個具體的儲存器,然後徹底消失,卻又無處不在無所不知,這一刻,她就是第七種人的代表。

人一出生就是前三種人中的任何一種,這三種人都在同一個層次上,生活在同一個維度空間。他們相互之間並沒有溝通,但同類人之間有部分的溝通存在。

第四種人則需要經歷特殊的學習才可以修成。這些特殊的學習,當然不是指學校的義務教育,而是心靈成長類的團體工作坊、個案諮詢等等。

前三種人可以通過有些特殊的技法、訓練成為第四種人,但無法再繼續精進成為第五種人。畸形開發往往導致意想不到的惡果,這一點已經有許多前車之鑑不必在這裡贅述。

惟有在前三種特性均衡發展的基礎上,自然晉升為第四種人,才有機會繼續精進,成為第五種人,甚至是第六種人,悟道者,讓寧靜喜樂順遂如意成為人生主題。

不同類別的人,對於知識有不同的理解和學習,因此,一個身體人完全搞不懂一個情感人為什麼會那麼容易激動或是傷感,一個情感人不懂一個理智人為什麼總是那麼冷血,都是情理之中。

第四種人開始瞭解人的不同類別、知識的類別不同、語言體系的類別不同,他們會試圖以完整知識的方式去和前三種人分享他們所獲得的高等情感、高等智慧,但由於他們自身的侷限性,他們的分享往往會被前三種人誤解而拒絕。如何以不同的語言體系去描述同一件東西,恰恰是第四種人最重要的一門功課。

分享,可能是更好的一種成長

陶說|不同類別的人學習不同類別的知識


【陶花源】是什麼?【陶花源】是一個讓你安放身心的愛之家。同時提供給你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好生活與修行的各種技能,幫你成為更好的自己、和更好的自己相遇。

在這裡,沒有高高在上的導師,也沒有比你牛逼、比你聰明的某某大師,這裡只有一些和你一樣渴望愛、需要愛、渴望擁有更多健康、更多快樂、更多精彩故事的修行者,我們希望能夠為你提供這樣一個對方:當你覺得累了、倦了、痛了,你可以輕鬆回到這裡,為自己療傷充電;當你獲得了榮耀、成績、被整個世界看見,你願意把你的喜悅、豐盛帶回來邀請我們和你一起分享。

在這裡,你可以說任何你想說的話、做任何你想做的事,你不是父母、不是兒女、不是上司、不是下屬,你只是你自己,一個你最想表達、最想呈現的真實的自己。

你可以把你的願望交給我們,把你的期待交給我們,讓我們來輔助你,以最快的速度助你夢想成真。

這是咱們的共同的家,一起學習成為第四種人、第五種人、第六種人,最後一起成為第七種人,如果我們有這份幸運。

你,喜歡這樣的一個新家嗎?

新家裡有什麼?可能這是最好的一個方式幫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