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超過50年的日本模具企業,如何做到人均產值282萬元?

前言:這是2012年的一篇文章,最近被火爆朋友圈,說明大家對於模具企業的經營與管理意識很深,只是需要更深入的做下去,還有很多不知道怎麼做,也許看了這篇文章會有所感悟,昨天有位日本的衝壓模具公司交流日本模具企業的精神與精髓,還有日本的一些不足,以後我們模具人雜誌多介紹一些日本模具企業的一些優勢之處。



位於日本大阪府枚方市,有一家經營了47年的模具企業(準確說超過50年了,發表時間為2012年)。這家企業員工只有180人,連續工作15年以上的員工佔60%以上。該企業年產值換算成人民幣的話達到10億元,減去中日消費指數差,相當於中國年產值的5.1億元。這樣推算一下,人均達到282萬元年產值,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該企業製造和管理的先進性。


日本模具企業管理的精髓:

事於和睦,力於團結

這家超過50年的日本模具企業,如何做到人均產值282萬元?

一、7大管理方法

1

部門溝通:每週一、三、五朝會制度

這家超過50年的日本模具企業,如何做到人均產值282萬元?

模具的製造加工是一項複雜的,多部門配合的高精度製造系統,出錯容易,返工多,部門間溝通不良會影響配合與合作,影響模具的最終質量。鑑於模具行業的特點,設計組、加工組、品質組、編程組、計劃組、外購組、鉗工組將於每週一、三、五早晨進行30分鐘的朝會,地點一般設在車間辦公室。長期保持下來的例會制度,使各部門,各班組負責人之間有良好的朝會溝通機會,觸成了部門和班組負責人的和睦關係。

2

辦公方式:模具車間領導現場辦公

模具車間是模具企業的製造中心,指揮員在一線指揮可以瞭解到現場的詳細情況,便於發現問題和現場解決問題,如零件加工時,常有加工不當發出異樣聲音,現場辦公的領導可以及時瞭解生產問題,因此在第一線辦公可以瞭解車間全體員工的工作狀態和精神面貌,員工也會覺得領導在和他們一起同甘共苦。

3

管理模式:車間辦公室管理下的設計、品管等部門

這家超過50年的日本模具企業,如何做到人均產值282萬元?

不同於中國模具企業的管理模式,模具企業是車間辦公室管理設計、品管等部門,這是體現模具企業的特點:以製造為中心,設計科和品質管理科以圍繞車間生產為中心任務。通過幾年的觀察,它避免了因車間辦公室和設計科,品質管理科平級,引起的質量問題後,各部門因平級而互相推諉,互不相讓,沒有反映出設計科和品質管理科是為車間生產服務的中心任務。

4

通信暢通:部門幹部的手機與公司總機連通

這家超過50年的日本模具企業,如何做到人均產值282萬元?

製造環節多,各班組配合要求高,一套複雜的模具結構,需要100多張加工圖紙支持的話,工作中的時刻溝通已經十分重要了。班組長以上的手機與公司總機連接,智能化呼叫和呼叫轉移系統是這家公司在管理上的秘密武器,在嘈雜的車間環境裡即便沒有覺察到自己的手機在呼叫,對方認為有必要的話按規定按鈕,車間廣播喇叭裡會發出呼叫,聽到呼叫後,到最近的內部電話機,也是按規定的按鈕,可以和呼叫對方通話了。

5

設定較高目標:目標是試模一次成功

企業每年為員工制定較高目標是為了促動全體員工為了接近目標而每天能夠兢兢業業。試模一次成功是指模具首次上注塑機而沒有飛邊,沒有特別不良現象。對於複雜結構的儀表板模具是不小的挑戰。豐田汽車公司發給這家企業新模具質量免檢綠卡,而且也給企業帶來了許多新的訂單。

6

培養多面手:每半年各部門部分操作員崗位輪換

這家超過50年的日本模具企業,如何做到人均產值282萬元?

即便是人才流動很小的日本企業,每半年各部門部分操作員崗位輪換,實施員工多面手培養計劃,這是現場管理不容忽視和小看的事情。員工換新崗工作雖然要發生一筆不小的培訓投資,但是,沒有自己培養出來的員工支撐企業,企業較難做大做強或規避人才流失的情況。

7

設計,製造部門與客戶溝通

長期以來,業務、設計、製造各部門各司其職,製造各部門、設計部門員工知道按要求設計,製造部門員工知道按圖紙加工,這種機械性的工作,往往有客戶不滿意的地方。定期讓設計和製造部門的員工與客戶見面,進行溝通和懇談,機械性的工作轉變為由目的性的工作。

二、企業文化的5個精髓

探索企業管理的精髓不忘記它的基礎是企業文化,不去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就推動不了工廠管理。

1、官、兵一致

在中國有些企業中,老闆希望自己的企業管理上等級,希望管理出效益,但忽視了官兵一致。日本企業很注意這點,組長或科長和部下在一個辦公室工作,寫字檯也是一樣的。每週搞一次現場和辦公室衛生,組長或科長和部下一起勞動。幹部和群眾每週一起義務勞動在20年前有過,現在不能說沒有,但很少。思想上行動上做到官兵一致是企業發展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