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太監手握重兵,改皇帝詔書私放上千人,最後居然得了善終

這個太監手握重兵,改皇帝詔書私放上千人,最後居然得了善終

看了各種歷史劇,翻一翻各朝的史書,似乎太監就沒幾個好人。看看我們耳熟能詳的,秦朝趙高、漢末張讓、宋朝童貫、明朝魏忠賢等等,確實都不是好人。本文給大家介紹這麼一個太監,他從唐朝混到了五代,改朝換代並沒有妨礙他步步高昇,這人最後官居樞密使,並且他敢私改皇帝詔書,可以說能夠“媲美”上述幾個太監了。但,他是個好人!

這個太監手握重兵,改皇帝詔書私放上千人,最後居然得了善終

張居翰,生活在唐末至五代年間,清河人。他進宮做太監時,唐朝是唐懿宗李漼當家。剛進宮的張居翰沒什麼突出的地方,就是勤勤懇懇的做事。後來大太監張從玫覺得他不錯,收張居翰做了乾兒子,這時的張居翰也算是有了靠山。

到了唐昭宗時期,張居翰開始有了一定的實力,入了皇帝的眼。大家都知道唐玄宗搞了個監軍制度,唐昭宗覺著張居翰不錯,就派他做了監軍。要知道這監軍制度可是很操蛋的,被派出去的太監那是幹啥啥不會,吃啥啥不剩。他們往往戰時瞎指揮、勝搶功、敗甩鍋,可以說是那時候軍隊裡的一顆毒瘤。

這個太監手握重兵,改皇帝詔書私放上千人,最後居然得了善終

不過,張居翰是個例外,他拎得清自己的斤兩。被派到幽州劉仁恭軍中後,他從不干預戰事,反而處處配合劉仁恭,與其他監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甚至後來張居翰期滿返京,劉仁恭還上書請求張居翰連任。在後來誅殺宦官的大潮中,外派宦官僅有張居翰和李克用的監軍張承業被保了下來,由此也可見張居翰的為人。

唐朝末期,五代十國的英雄們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梁太祖朱溫進攻滄州,這裡正是劉仁恭的屬地,劉仁恭率兵禦敵,無奈屢戰屢敗,於是向李克用求援。李克用決定圍魏救趙,攻潞州以解滄州之圍。李克用向劉仁恭徵兵,於是張居翰等人被派往李克用處。後潞州被攻克,滄州之圍解。李克用見張居翰在戰鬥中精明強幹,便留而不遣,是以張居翰成了李克用的愛將。

這個太監手握重兵,改皇帝詔書私放上千人,最後居然得了善終

一年後,後梁捲土重來,要奪回失陷的潞州。後梁大將李思安領兵十萬圍攻潞州,築城挖溝,將潞城為了個水洩不通。朱溫數次給張居翰、李嗣昭(潞城守將)寫信勸降,張李皆不為所動,且焚其書、斬其使以明志。在梁軍的圍困下,潞州軍民衣服不繼,但在張李二人的經營下,梁軍一直無法破城。半年後,李存勖率兵救援,潞州之圍始解。

經此一役,張居翰聲名遠播,李存勖對他頗為賞識。後李存勖滅梁稱帝,令張居翰為樞密使。

之後後晉南下進宮前蜀,蜀主王衍自知不敵,開城投降。莊宗李存勖也沒有沒位王衍,他答應保王衍一家富貴,絕不加害,並召王衍赴洛陽。然而王衍一行走到秦川驛(陝西、甘肅渭水平原一帶)的時候,李嗣源叛亂,莊宗親往平叛。就在出發時,伶人挑唆,莊宗下詔:“王衍一行,並宜殺戮”。

這個太監手握重兵,改皇帝詔書私放上千人,最後居然得了善終

當時張居翰負責複查下發詔書,他看到這封詔書,認為王衍都投降了,再殺實在不太仁義。於是張居翰便悄悄將詔書改了一個字,改成“王衍一家,並宜殺戮”。這樣,雖王衍一家的命運沒有改變,但卻保下了同行千餘人的命,《新五代史·宦者傳》中記載,“時蜀降人與衍俱東者千餘人,皆獲免。”

詔書下發後,負責執行的向延嗣並未發覺有異常,於是便按令執行了。至於莊宗李存勖有沒有發現我們就不知道了,那是李存勖忙著和他的各個李嗣源打仗,就算髮現了也顧不上管。後來李存勖打輸了,李嗣源當了皇帝,這事更沒人管了。

李嗣源當皇帝后不久,張居翰以年老乞歸,三年後病逝於長安。張居翰也曾手握重兵,也曾身居高位,也曾私改詔書,但,他真的是個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