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考古专家进入康熙陵墓,为何出来后就决定封墓?

一零伍_點


为什么决定封墓呢,其实也可以分为好几个原因。我就把我掌握的原因分享给大家,可能有遗漏,希望大家多多提宝贵意见,当然听不听我自己掂量,哈哈。

民间说法(比较迷信的说法,信不信由你)

说1928年军阀孙殿英在盗掘慈禧太后的陵墓之后他把目光又投向了康熙皇帝陵墓的地宫,因为他知道在位60多年的皇帝一定搜刮了众多宝物。但是当孙殿英准备打开地宫时,发现地宫的缝隙中流出很大黄色的液体,觉得不吉利,就草草了事,结束了继续盗墓的决定。之后也有多批盗墓贼进入,被里面的防盗措施放倒了不少,所以里面阴魂野鬼很多,阴气很重。并且也算是千古一帝的康熙在自己的墓室被破坏,惊动的康熙的鬼魂和守卫的鬼魂,所以里面煞气很重,阳人进去会精神迷乱。所以到现在也不让人再进。

一些自称专家的说法(对这个地宫关注过的老师的言论)

没有什么价值了,所以就直接进行封闭了。首先格局被炸药什么的破坏,精美的文物被盗的盗,没有盗走的,长期被水给泡着早已经面目全非了,所以花大工夫进行修复保护没有什么价值,干脆就进行封闭。之后有精力了再勘探。

官方(我认识的一些考古队的说法,姑且算官方吧)

年久失修,并且本来牢固的墓室被很多盗墓的破坏,用铁锨挖断了基层点,用炸药炸坏顶梁建筑,里面的建筑断裂塌陷,格局破坏,面临崩塌的危险,虽然进行了加固但是摇摇欲坠。还有就是格局的破坏地下水不断灌入,整个墓室已经成为游泳池了。 所以只能尽量保持原状。


文清


康熙皇帝的陵墓叫景陵,位于河北遵化清东陵兆域内。在其父亲顺治帝孝陵的东侧。


根据档案记载,其地宫内葬了六个人,除康熙帝外,还有五位后妃: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敬敏皇贵妃。

其中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是原配,即太子胤礽的生母,称合葬。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遏必隆的女儿,清代最后一位居住在坤宁宫的皇后。康熙十六年册封皇后,次年死。因为是继后,称陪葬。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佟国维的女儿,隆科多的姐姐,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的亲侄女。康熙二十八年去世前册封为皇后。也是继后,称陪葬。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雍正帝生母。儿子继位后,尊为皇太后,不久去世。以追封皇后,称陪葬。位次在原配嫡后、继后之下。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生前无侧封,为庶妃(嫔以下)。死后追封为敏妃。雍正继位后,一次追封晋升两级,为皇考皇贵妃。并首开了妃子从葬帝陵,迁葬景陵,谥敬敏皇贵妃。这一切都是因为她有个好儿子——胤祥。


康熙景陵地宫是在雍正元年九月初一日奉安后掩闭的。1945年底被盗掘,棺椁被破坏、尸骨扔了一地,珍宝被洗劫一空。而且地宫大门并没有关闭,进口也没有封堵。于是7年的时间,被灌入大量雨水。

直到1952年,河北省文化局派人调查。当时三个人在盗洞口发现地宫之内都是水,无法下去。当时没有采取其他排水措施,仅是把入口非封闭了。之后几十年,虽然景陵进行了修缮并开放为景区,但始终未被批准重新打开清理地宫。徐广源老师也曾多次呼吁,清理之后再封闭,但并没有下文。



另外关于康熙棺材喷火、孙殿英打开的墓门但没敢进去等等故事,未见权威资料。


几苇渡


康熙皇帝八岁登基,六十九岁去世,在位时间却是长达六十一年之久。但是这么久的时间也不是白做的,在位期间开启了康乾盛世。他临死前却是决定不火化而实行土葬,这是开创了清朝皇帝土葬先河。像皇太极、顺治都是火葬,还有多尔衮等人也是火葬。



这里火葬的原因我们暂时不详细表述,只要知道这是女贞族的风俗就好了。当然土葬之前朝代也一直适用,相对于火葬来说,土葬就需要用大量的珍宝来填补棺材之间的空空隙,这就极大的吸引了盗墓贼。在他们认知中这么样的一位皇帝,到底得陪葬多少宝藏。

康熙皇帝下葬的时候在雍正年间,前期时间还好,清朝国力还没有衰弱,还有雍正、乾隆兜着。可惜清朝越来越不行了,外忧内患之下连皇帝祖坟都不保了。尤其是清朝灭亡之后,曾经发生了举国震惊的东陵盗墓案。军阀孙殿英带着部队将慈禧陵墓盗掘一空,甚至是连乾隆皇帝的头都被扒了出来。

至于康熙陵墓被盗则是有三次,第一次就是孙殿英的那次。虽然主要是清东陵,但是当时情况如此混乱,景陵也难逃被盗的命运。根据后来的损坏统计来看,表面建筑几乎全部被破坏,很多木制建筑被生生掰走。根据后来负责收拾这里的皇室成员载泽回忆:

景陵一处地面宫殿天花板丢了三块,门窗全部丢失,部分宫殿内部桌椅丢失,隆恩门匾丟失。更有甚者连门上的门栓都被顺走,更不要说用来祭祀用的神龛、佛像、摆件这些容易搬动的东西。其实相比乾隆、慈禧尸体被扒出来好多了。

景陵这次的丢失主要还是因为东陵大盗影响,造成景陵周围居民起了歹意,但是他们没有孙殿英这么多军事武器,地宫倒是打不开,也保了康熙这次的安宁。然而仅仅是过去了几十年时间,日本在1945年投降之后,由于国共内战的原因,清东陵、景陵周围的盗墓又开始活跃起来。

景陵地宫虽然是九劵四门的结构,但是非常的坚固,想轻松的进去根本不可能。但是相对于明朝地宫相比,又显得非常的简单。因为他的地宫入口非常好找,甚至是直接标注出来。想当年郭沫若挖掘定陵的时候,单独找出地宫的入口就花了将近半年时间。而明显地宫入口的位置,给了盗墓贼可乘之机。


1945年的时候,住在景陵附近的张某。集结了五六十个人,整整刨了半个月才将景陵地宫打开。大门打开之后就几乎没有什么阻拦了,在将周围的陪葬品收拢之后,就把目光转向乾隆皇帝的棺桲。皇帝的棺材当然不是一般的木头,几名大汉砍了一天才稍微砍出了一个小口。

由于当时地宫的环境比较暗,张某用火把在棺材旁边照明。应该是长久没人打开过,再加上康熙又是土葬,难免会形成沼气。因此火把刚刚靠近,就从那处小孔当中喷出火来,甚至是烧伤了两个人。棺材喷火的场景谁都没见过,把周围的盗贼吓得一哄而散。过了几天发现没什么特殊的东西,在金钱推动之下又靠了上去。

把当中的陪葬品洗劫一空之后,这些人才悻悻的离开。但是当时由于是雨季,这些盗墓贼在一阵洗劫之后地宫入口也没关。就这样敞开了七年时间,里面进入了大量雨水。这个洞口到了1952年才被国家发现并重视,可惜里面的很多东西都泡在了水里面几年时间了。当派遣专家进去查看的时候,基本上是什么有用的东西都没有了。


最后这些人全部退了出来,将景陵重新封上保存,希望未来有一天可以还原一些被破坏严重的文物。至于当年参与盗墓之人基本上都被抓了,其中六名主犯被拉到景陵大碑楼枪毙。


史之策


题主所说的专家考古应该是发生在1952年景陵第三次起火之后的事情,专家在进入景陵后发现破坏比较严重,文物也几乎被盗墓者挖空了,所以才退了出来。


景陵是康熙帝的皇陵,位于河北遵化,埋葬着康熙帝和她的四位皇后和一位贵妃,属于一座规格比较高的陵墓。景陵在历史上比较悲催,前后发生三次大火和数次被盗,除了这几次劫难,景陵还是一座有名的“水墓”,从孙殿英盗掘东陵开始就时常有被水浸泡的情况。



第一次大火发生在光绪三十一年,景陵的隆恩殿,也就是景陵陵寝的主要建筑突发大火,大殿的琉璃门和神碑被烤坏,许多琉璃瓦和门窗被烧毁,东西配殿也被殃及。此次大火事件的蹊跷之处在于火因无从查起,最后被定性为“怪火”。

第二次大火发生在1945年,一伙盗贼在光顾景陵的时候,打开了地宫里面康熙帝的棺椁,不料一团火焰从康熙帝的棺椁中冒了出来,把盗贼的头发和衣服都给烧着了,盗贼们害怕就跑了。过了几天,大胆的盗贼第二次来到景陵并再次打开康熙帝的棺椁,奇怪的火焰再次喷了出来。不过这次这伙盗贼没那么幸运,出来之后被抓住审查之后给枪毙了。



第三次大火发生在1952年,景陵的大碑楼被雷电击中后起火,最后烧毁殆尽。大碑楼是雍正所立,上面刻有雍正亲自书写的4300个文字,记录着康熙皇帝一生的功绩,是雍正皇帝孝心的一种表达。

景陵的三场大火烧坏了康熙的神位和丰功伟业,连他死后的安身之所也惨遭破坏。如果说天灾还可以让人接受,那么人祸则让康熙帝死无葬身之地,数次被盗使景陵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1928年,东陵大盗孙殿英将慈禧和乾隆的陵墓盗掘一空,本来他是想把景陵也给盗了的,但是当他打开景陵地宫大门的时候,大量的黄色液体从里面冒了出来。这是地宫进水了。没办法呀,孙殿英一是心里害怕,而是也实在没办法进去,就关上了地宫的大门。


到了1945年的时候,河北当地一个叫曹志福的地痞拉了一支300人的队伍对景陵进行了疯狂的盗掘。他们挖了一个盗洞进入地宫,将随葬宝物几乎全部扫荡一空。康熙帝和她的皇后、妃子的尸骨也被盗贼们从棺椁中拖了出来,随意扔在地上,那场面犹如恐怖大片,一片狼藉,惨不忍睹。千古一帝,死后尽遭如此羞辱。

在此之后盗贼又数次光顾,景陵值点钱的东西差不多都被盗了。后来公安机关抓住了曹志福,据他交代,他们将文物论斤卖给文物贩子,还好有些还没被卖的文物被追回了。按斤买!没文化真可怕!!


1952年景陵第三次大火之后,清东陵成立了文物保管所,文物专家本来准备进入景陵进行清理,但是当时景陵已经进水了,专家们淌水往地宫前进,但是发现水发黄有异味,而且水奇凉无比,便不敢往前走。更为重要的事,专家们远看到墓室的棺椁全部被打开了,他们知道现在进去为时已晚,于是便退了出来。

专家们考虑到景陵破坏比较严重又无法进入,再加上当时周总理提出了一个考古意见:原则上不发掘帝王陵墓,因为技术不成熟。既然无法保护,那就尽量不要破坏。在汇报上级后,专家们将盗洞填埋,将景陵的大门封闭。直到1995年专家们才对景陵的地面层进行过清理,而地宫内的康熙及其妃子的尸骨,还依然泡在冰凉的水中!


围炉煮酒话春秋


考古专家们一进人康熙的景陵,见到如下的光景:

墓穴之内,积满了污水,散发出阵阵恶臭;零星的还几根骨头散布在各个角落,早就分辩不出这是谁的骨头,也许是康熙的,也许是哪个妃子的。



而里面但凡有点价值的东西,早就被盗墓者搬空了,一件不剩。

考古专家们一看,这已经毫无考古价值了,怎么找也找不出半点值钱的东西,干脆还是把景陵封了吧。

你问我考古学家们为什么不排空污水,把骸骨整理一下?一方面可能是技术不够,另一方面则可能是经费和时间不够吧!



那么为什康熙的景陵会被盗的如此彻底呢?那得从1928年说起。

1928年,东陵大盗孙殿英假借军演为名,用炸药炸开了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定东陵,把里面值钱的珍宝洗劫一空,赚得盆满钵满,连手底下的小兵都富得流油。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孙殿英是否盗了同位于清东陵的景陵,但十有八九是极有可能的。

不过不要紧,就算孙殿英没盗,还有后来人嘛。就在同一年,一个姓张的的混混头子纠集了300来号人马,浩浩荡荡的开赴景陵。但凡里面有值钱的东西,通通搬走。

但这还不算完,这些人盗完墓后,没有把盗洞封起来,于是康熙的景陵就这样敞开大门迎接八方来客,时不时就有人进入景陵搜刮一番。当时正处于兵荒马乱的时代,压根就没人管

等到建国后,成立了清东陵文物管理局,才发生了文章最开头的那一幕。

可怜堂堂的康熙大帝,康乾盛世的开创者,死后不得安宁,连骸骨都被泡在水里,还不知道要泡多久了?


小镇月明


只能说那些专家是满怀希望而去,极其失望而归,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千疮百孔的陵墓。

民国乱世,清东陵饱受磨难

溥仪退位前期,民国政府对清东陵的保护还算可以,但随着军阀混战,全国大乱,乱世中就没人能保护的了这皇家陵墓了。

1928年6月,民国第一大盗,军阀孙殿英带着一个团的兵力,打跑了在东陵盗墓的马匪,随后把东陵30里范围内全部戒严,然后宣布搞军事演习。

到了7月上旬,眼瞅着外界没什么动静,孙殿英的军队就开始了疯狂的盗墓,慈禧和乾隆的陵墓被洗劫一空,从士兵到一级级长官都发了大财,当时青岛警察厅侦探队在3名被抓获的孙殿英部逃兵身上,就搜到了几十颗宝珠,为了运送这些宝物,孙殿英从遵化征调了几十辆大车。无数的国宝从此消失在海内外。

孙殿英本来想打康熙景陵的主意,不过发现里面积水非常深,而时间紧迫,最终选择了放弃

到了1945年9月,正值日本投降撤出中国,共产党政权还没稳定下来,东陵的看护出现了“权力真空期”,当时东陵属于冀东军区15军分区的管辖范围,因为没有足够的军队来守陵,只能委托给附近的民兵组织安排人看管。这就给一些土匪流氓创造了机会。

在前冀东伪政权情报队队长张尽忠等人的组织下,他们组织了几百人对东陵进行盗挖,为了抢时间,他们疯狂地采取炸药炸的办法,洗劫一切能发现的财宝,东陵周围几十个村庄(基本都是清代护陵人员的后代)也陆续有几千村名参与哄抢。东陵有14座陵寝,157人的墓被洗劫一空。

景陵在这次灾难中也被抢劫一空,甚至连康熙的棺木都被打开,遗骸被拖了出来,直接被扔在了积水中

虽然建国后,有许多参与盗墓的人被枪决被判刑,国家进行了几十年的文物征集回收工作,能回归的被盗文物寥寥无几,十分令人痛心。

建国后研究景陵,现状令人大失所望

1952年,新中国开始努力保护全国的历史文物,也组织了一个专家组前往东陵查看,他们来到景陵,发现里面一片狼藉,积水成渊,还有很多年积累下来的令人作恶的臭味,棺木不知所向,而康熙的尸骸可能就浸泡在水下,但应该没有哪个专家愿意去体验一把。

一片水茫茫,一股恶臭味,专家们的心情也是惆怅而空荡荡的,得了,回吧。

于是,专家们就走了,临走前,他们把口子彻底封闭了起来,等以后有条件有合适的时候再勘察吧。


云中史记


主要是积水难以发掘,另一方面出于保护景陵。

康熙景陵位于东陵不到二里。1928年,一场明目张胆的军阀盗墓轰动全国 。慈禧定东陵,乾隆裕陵皆被军阀孙殿英洗劫一空。全国哗然,满族人民和清朝遗老强烈要求蒋介石制裁孙殿英。最后孙殿英将乾隆的九龙宝剑(龙泉剑)送给蒋介石,慈禧口中夜明珠送给宋美龄,又分别送给了孔祥熙夫妻,宋子文不同的礼物(都是从陵墓盗得的无价之宝),事情不了了之。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一位张姓土匪集结300多人,对尘封200年的康熙景陵进行了洗劫。康熙景陵自雍正元年地宫关闭后再次被迫开启。1952年,康熙景陵碑楼遭遇惊雷起火。本着保护性发掘原则,专家对康熙景陵进行了适当发掘。发掘过程中发现康熙景陵积水过多并发出刺鼻性气味,发掘过程毫无进展,并且难以进行继续的发掘,出于对景陵的保护,专家将景陵盗洞和地宫破坏口全部密封起来。1995年到1996年,对康熙景陵外观进行了修复。

康熙可以说作为清朝贡献最大的皇帝,他的陵寝确实东陵帝王墓群中最不起眼的墓葬之一。他“千古一帝”的英雄伟业为后世敬仰爱戴,所以在清朝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历代皇帝或多或少都为康熙景陵添砖加瓦,比如增加碑楼等等。


红雨说历史


康熙作为清朝有名的贤能与开明的皇帝。他的一生多有传奇色彩,他幼时犯天花病,这种传染病在当时属于没有人敢保证自己能治,都需要隔离治疗,他幸运的活了下来,也因此有了抗体,在之后的疫病横行期间他都能活下来。他大胆罢黜权臣,启用汉臣,并远征东北与沙俄签订合约,又御驾亲征西北平定叛乱,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他死后埋入墓陵也竟然成为一种传奇。

他的墓陵不知遭到多少盗墓贼的眷顾。第一次有记载的大型盗墓,就是军阀混战期间孙殿英以军事演戏的名义,掩人耳目偷偷潜入,在刚打开墓地大门时,却发现有大量的黄色液体流出。当时吓坏了不少人,很多人以为是什么类似秦始皇墓地那种水银有害液体而选择了放弃。就这样,墓陵第一次得以幸存。

但是,你怕不意味着所有人都怕。不少人为了钱什么事情干不出来,不怕死的盗墓团伙根本不管什么液体,利用炸弹爆破大摇大摆地进入墓陵,盗走所有的金银珠宝,然后扬长而去。有幸的是,他们对这位皇帝还是还有敬畏之情,不敢动他的棺椁,他的尸体得以幸存。在珠宝尽失的情况下,很少有盗墓团伙愿意再次光顾这里。墓陵又维持平静了好多年。

一直等到建国之后,官方的考古团队慕名前来勘测,发现墓陵已经完全被水淹没,专家们只能泡着冰冷刺骨的寒水深入地宫进行考察,在发现周围贵重的物品都被偷走之后,专家对此也无可奈何,又不能就这样把棺椁抬上去,只能无功而返。

在将墓陵内的具体信息汇报给上级后,上级也很快对此进行回复。官方认为墓陵已被黄色水浸泡,里面的信息无法准确掌握的情况下,还是小心为妙,不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探测。就维持现状,既然不能够安全取出墓中棺椁,就一直放在这里,派专人进行看守。等待考古技术的成熟,再进行下一次的考古。

所以,康熙的墓地能到现在都能得以幸存,多亏了政府的理智封存。墓内也没有什么金钱让那些盗墓贼愿意冒险,更何况那神秘的黄色液体是保护康熙陵墓的天然屏障。国家选择封存而不是盲目地取出棺椁,或许也是对这位皇帝的在位成就的认可吧!

以上


木剑温不胜


康熙皇帝的墓,是清东陵景陵,这里葬着康熙,还有他的四位皇后和一位贵妃。按道理说康熙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挺有作为的皇帝,同时还有这么多位后妃一起合葬,这个墓的规格应该是很高的,陪葬品应该也很多,但是建国初,考古队进入景陵后,为什么决定封墓呢?这里还要说到清东陵的选址有问题,这里的许多墓都是典型的“水墓”,当然也包括景陵,还有乾隆的墓也是,当时孙殿英盗掘清东陵时,乾隆的棺材就是从棺床上漂浮到墓室门后顶住了墓门,给孙殿英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后来还传说乾隆爷知道盗墓贼要来盗他的墓所以自己亲自下来挡住门。据说当时孙殿英也想盗康熙的墓,后因为从景陵中涌出大量的黄水,认为不吉利于是作罢。景陵虽然逃过了一劫,但是没有逃过1945年的第二次东陵大盗。因为当时正值抗战胜利,当地护陵部队被调走,这就造成清东陵处于防护真空状态,于是一个名叫王绍仪的匪寇集结了几百个当地村民,潜入陵区从咸丰的定陵开始挖盗。他们在盗完定陵后并没有停手,而是用所获财宝收买了当地的一些地方武装还有乡区保长等,让他们一起参与进来,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加入,他们的野心更大了,决定把能盗的陵墓都盗完,自然不会放过康熙的景陵。康熙的景陵被他们洗劫一空,所有陪葬品都拿走了,然后将康熙及妃子的尸骨乱扔在地上,一代帝王死后竟然被这样对待,实在令人气愤。因此到了50年代,考古队进入景陵时,景陵已经是个空墓,你说还有什么考古价值? 况且当时坟墓里还有大量的积水,据说都淹到一个成年人的胸口,当时又没有大型的排水设备,你说怎么弄?决定封墓也是无奈之举。


乐乐爱收藏


康熙陵墓是清东陵内的景陵,提到清东陵一般都会想到东陵大盗孙殿英,但相比于1945年发生的兵匪、官匪勾结的第二次东陵盗案,孙殿英只能算是一个“小盗”。因为孙殿英只挖了清东陵14座陵寝中的2座,而1945年的第二次东陵盗案则挖了余下的11座,其中就包括康熙的景陵,这次盗墓把景陵盗的那叫一个彻底!

盗墓发生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当时国共双方分路进驻城市和农村地区,清东陵所在地被冀东军区接收。一开始,冀东军区派出一个营的兵力进驻清东陵陵区,充当护陵部队。但随后因东北形势紧张,冀东军区主力部队调去了东北,而护陵部队也因发生战事而被调走,这就造成清东陵处于防护真空状态,给一个名叫王绍义的匪寇留下了可乘之机。

王绍义找来杨芝草(王绍义的铁杆)、穆树轩(东陵周边村庄副村长)、贾正国(东陵周边村庄副村长)、郭正(蓟遵兴联合县八区干部)等人纠集三四百名村民,于1945年9月潜入陵区从咸丰的定陵开始挖盗。

他们在盗完定陵后并没有停手,而是用所获财宝收买了当时冀东十五军分区的敌工部长张尽忠、蓟遵兴联合县的八区区长介儒、区小队队长张森等人,把他们都拉到盗墓活动中,决定把能盗的陵墓都盗完,自然不会放过康熙的景陵。

张尽忠等人参与进来后,盗墓团伙的规模迅速发展到超过千人。张尽忠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对参与盗墓的群众宣称“皇上是大地主,剥削人最厉害,因此皇上的陵不应保留”、“如果没有皇陵,日本鬼子不会进关”,还说盗皇陵是“帮助群众度过饥荒”。

盗陵活动一直持续到1946年1月,前后历时近4个月。6年后河北省文化局派专家进到康熙的景陵查看,之所以事后对它一封了事,就是因为景陵已成为一座毫无考古价值的空陵。但实际上,即便当年没有条件清修,现在清东陵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了,也被评为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种情况下打开收拾一下散落的遗骨似乎更为妥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