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市寒冬:僧多肉少,无人可逃

“币圈一日,人间X年”的故事,似乎已经快被说腻了。毕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又能比谁更惨呢?


1

相比好些人哭诉炒币惨状的样子,张先生发自真心的、充满希望的样子,确实有些耀眼。


币市寒冬:僧多肉少,无人可逃


当然,张先生炒币确实赚了些钱——今年年初,通过交易XLM,张先生小赚了一笔;至于具体数额,张先生没有细说,只是说离财务自由还差得远。

不过,张先生也正在被“套牢”——同样是今年年初,张先生先后两次重仓了一款H字打头的币,如今其币价的跌幅已经将近95%,张先生的损失已经超过一半。

但张先生表示并不着急,一方面,张先生投资H字币的金额不到百万,如今的损失他还能承担得起;

另一方面,在它看来,虽然币在跌,但这家公司的技术团队具有一定的专业实力,未来业务规划的路线图也较为清晰,即便目前币价下跌严重,但仍然还有翻盘的机会。

实际上,张先生有着一套自己的投资逻辑,但这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且也要看运气。

所以张先生举了一个例子,如今乐视的处境甚不明朗,贾老板的归国之日仍遥遥无期,但张先生还是在近期购入了乐视网的股票,他说,他还是相信贾老板的。

“总有一天能走上财富自由!”

张先生说到这里,嘴角露出了得意的笑,黑暗中,桌上的某师傅老坛酸菜面和涪陵榨菜大红大紫的包装,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而张先生眼角不经意间滑落的泪,好似午夜星河中的流星,一闪而过。


币市寒冬:僧多肉少,无人可逃



2

“你好,有项目推荐吗?免费上。”

这已是王小姐最近给我发的第N条信息了,一直追着我问最近有没有接触项目方,甚至发出邀约,给完全自主的上币权。

说起王小姐,不得不提她离开某知名交易所,拿融资自己创办交易所,本来准备乘着区块链的风口大干一场,结果未曾想,交易所是搭起来了,结果币圈却凉了。

说起这些,王小姐坦言交易所好建但不好做。

“就像车展,去了一众车商,别说买车,看车的人都没几个。”

隔着手机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她的焦虑。

币市寒冬:僧多肉少,无人可逃


其实不仅仅小交易所面临项目稀缺的问题,大的交易所同样焦虑。

就在一个月前,还兴致勃勃的的向大众推荐HADAX2.0的火币,转眼之间,便以摘牌转板落幕。从海带丝到火币创业板,一个转角的距离,交易所已经变天。

而火币创业板刚出的上币规则里面,更是一改交易所高高在上的姿态,不仅将投资者上币投票的HT全部留给项目方,还大大压缩投票的时间,七天项目展示一小时就投票结束。

另一个大交易所币安,则在8月中旬特地发表了一份《币安上币指南》,解释一直以来大家对币安可能存在高收费的传闻,在文中明确表示只要是非常好的项目都可以免费上。

仅仅半年前,若是上大交易所,不管是投票上币还是其他办法,基本的花费都在千万级以上;但目前,只要项目好,费用上的门槛已经大大降低了。


币市寒冬:僧多肉少,无人可逃



3

事情的另一面,是ICO市场的暴冷。优质项目少了,愿意付费上币的项目方也少。

在9月19日CoinDesk共识大会新加坡站,CoinDesk研究主管Nolan Bauerle表示,ICO募资额从6月的54亿美元降至8月的8亿美元,狂降了85%。

“亏不起了”,这是某项目方的老板老吴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币市寒冬:僧多肉少,无人可逃



老吴也可以称得上是币圈的老人,买过1000元的比特币,也听李笑来讲过课。2017年下半年老吴自己开始做项目,也融到了上亿元的以太坊。

但是因为以太坊暴跌,短短半年内,以太坊的价格从年内最高的1424美元,开始随比特币波动下跌,而到了5月份以后,以太坊便开启了一路走跌不回头的模式,最低点跌到167美元附近。

老吴手里融到的以太坊亏损超过70%。

再见面的时候,老吴神色憔悴,额头上不觉间已长出一缕白发,当谈及为什么没有把做的项目上交易所的时候,老吴开始严肃的分析起来。

“政策监管太严了,之前北京还能在酒店开开会,做个路演什么的,现在都做不了了。而且手头融的资金也亏得差不多,就算项目上了,也没有资金护盘,说不定会被当垃圾币洗出去。”

老吴的分析不无道理,最近一大批币圈公众号被封,就是因为和宣传项目方有关。币圈跑路的项目方也让众多投资者对新的项目缺乏信任感,而熊市就像一把悬在头上的刀,让项目方不敢靠近。

我们了解到,很多正在进行中的项目,融资非常困难,形势已远不是半年前,轻轻松松就能找到对区块链感兴趣的投资方。就连很多已经上币的项目都开始大量裁员。甚至还传出了一些项目方,也已经搬离办公室,卷款跑路了。


币市寒冬:僧多肉少,无人可逃



4

此前,三大头部交易所都曾信誓旦旦,OKEX称要开100家交易所,币安更是声称要开1000家交易所,火币更是宣称一上线就有1200家要申请在火币云开交易所。

然而这些交易所的加盟计划,明显速度已经放缓了。

现在的市场,需要这么多中心化的交易所吗?

有圈内人士透露,目前一些一线交易所的日活都不足一万,其他说不上名号的小交易所只能是苟延残喘了。

币安的赵长鹏在最近的会议上也透露,二季度的利润1.5亿美元,相比一季度下降了25%。而币安最近的公布的第14个月的运营数据显示,本月新增代币只有1个。

币安这样的一线交易所尚且如此,其他的自然不言而喻。

其中有一个项目方称自己要退掉火币云的上币资格,而另外一个哥们儿则每天在朋友圈转让交易所牌照。

“一套成手交易所,因为股东意见不统一,吐血底价出售......要的抓紧联系我,仅此一套”,朋友圈里,他坚持不懈的刷屏着。


币市寒冬:僧多肉少,无人可逃



庙多僧少,各种项目、交易所产能严重过剩,数字资产的寒冬,波及全产业链,没有谁能幸免......

或许,币市现在急需一场彻彻底底的供给侧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