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戈壁滩到水果园!山东老奶奶远赴新疆,这一种就是四十年!

欢迎捧场照理说事,咱们在上一期节目中讲到,边贸做得非常成功的李瑞琴阿姨,果断的在巅峰期结束了边贸生意,收回资金回到国内,她没有接受周围人的建议去投资房地产,而是

把全部的家当投入到了家乡七个星镇哈尔莫敦村的戈壁改造上。

从戈壁滩到水果园!山东老奶奶远赴新疆,这一种就是四十年!


哈尔莫敦村虽然叫村,但是它远不是我们内地农村的概念,这个村的面积多达几十平方公里,面积比咱们内地的乡镇都要大得多,然而面积很大但耕地却很少,绝大部分都是寸草不生的戈壁滩。

李阿姨这次决心要去改造这片戈壁滩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事先从北京农科院聘请了专家做了多次的可行性论证,经过论证,这片戈壁的土壤环境、温度都非常适宜种植葡萄。多年的经商经验告诉李阿姨,要想成功仅仅凭借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科学的方法,持续不断的经济投入。

从戈壁滩到水果园!山东老奶奶远赴新疆,这一种就是四十年!


虽然当地政府非常支持李阿姨改造戈壁的决心,无偿把戈壁承包给了她,但是改造戈壁又谈何容易,当年全部的滴灌技术和设备都需要从以色列进口,进口费用非常昂贵。李阿姨做外贸赚的钱都投入进去仍然不够,她就变卖了家里的房子和豪车,用皮革厂去贷款,她把能用到的融资渠道都用遍了。

为了时刻观察葡萄的生长情况,他们一家人从库尔勒市区搬到了戈壁滩,一家人挤在用布帘隔开的两间土坯房里。为了怕葡萄苗被冬天的严寒冻死,她带着全家人和工厂的职工一起下地,把葡萄苗掩埋起来,等到来年开春再重新挖出来。外国农业专家看到她在这样严寒的地区竟然把葡萄种活了,直呼是个奇迹不可思议,然而谁知道这背后的艰辛呢?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2002年,经过几年的培育,戈壁滩上长出了成片绿油油的葡萄藤,李瑞琴阿姨用事实向大家证明了戈壁滩也可以成为水果园。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现在李瑞琴阿姨已经在茫茫戈壁上开垦了四万亩的水果园。


从戈壁滩到水果园!山东老奶奶远赴新疆,这一种就是四十年!


不仅如此,她的成功带动了整个焉耆县的众多创业者去改造戈壁、利用戈壁,现在焉耆已经成了全新疆著名的特色葡萄小镇。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李瑞琴阿姨已经把自己的戈壁滩,打造成了全新疆最大的单体葡萄园,把用自家葡萄酿造的葡萄酒,打造成了新疆红酒的一面旗帜。

事业成功后,李阿姨没有忘记自己报答新疆各族父老乡亲的夙愿,她先后接纳了七个星镇和焉耆县上千名各族农民进入自己的企业工作,以最好的福利待遇、最人性化的关怀在当地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从戈壁滩到水果园!山东老奶奶远赴新疆,这一种就是四十年!


近年来李瑞琴阿姨为了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她用实际行动打响了自己的扶贫攻坚战。她经过调研注意到南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贫困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地缺乏有效开发农业资源的支柱产业,当地农民也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

李瑞琴一方面把自己的葡萄酒厂开到了一千多公里之外的和田,同时又组织几百名和田的少数民族群众来到自己的葡萄种植园工作学习,教他们掌握干旱地区先进的水果种植技术。

这样做在经济上并不划算,很多人劝她就近招工降低成本,但是她不以为然,她觉得自己今天的一切,都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得益于新疆这片热土和千千万万淳朴善良的各族群众。所以今天的李阿姨又拿出了自己孤注一掷开发戈壁的热情,投入到了扶贫济困的这场硬仗之中。

从戈壁滩到水果园!山东老奶奶远赴新疆,这一种就是四十年!


在跟李瑞琴阿姨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她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咱们内地的朋友们对新疆感到很陌生,甚至有很多的误解。她希望我们能够帮她制作一档短视频节目,用微纪录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一位新疆老农人的真实生活和工作,希望大家能走进新疆了解新疆,帮助更多的新疆优质产品走出星星峡,走进我们的生活。


从戈壁滩到水果园!山东老奶奶远赴新疆,这一种就是四十年!


我觉得能帮李瑞琴阿姨做好这档节目,是我们照理文化团队莫大的荣幸,所以我在此呼吁照理说事的朋友们,点击关注《新疆李奶奶》节目,关注我们的大美新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