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張小平擅自離所 須回來脫密

研究所:张小平擅自离所 须回来脱密

研究所:张小平擅自离所 须回来脱密

網傳公文

近日,一篇網文引發熱議,文中稱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一副主任設計師因待遇差離職,給研究所造成重大影響,甚至關係到中國登月計劃,研究所聲明稱,公文措辭失當,誇大了其作用。

9月26日,一篇題為《離職能直接影響中國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國企底層?》(以下簡稱“《離職》”)的文章引發熱議。

文章援引一份題為《張小平參與我所型號研製情況》的公文,指出研究員張小平科研能力突出,在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卻只是“最底層”,年薪12萬,離職跳槽後加入民企年薪達到百萬,張小平離開,研究所發現發動機研製工作受到重大影響。

昨日,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發佈聲明稱公文內容屬實,張小平系該所低溫推進劑發動機型號副主任設計師,為國家重要涉密人員。為了讓其回所脫密,公文承辦人在材料中措辭失當,誇大了張小平在所參與研製項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公文稱張小平離職影響國家重大戰略項目

新京報記者瞭解到,題為《張小平參與我所型號研製情況》的公文通過《離職》一文進入公眾視線之前,已經在航天圈流傳了數日。

公文顯示,張小平,男,研究員,在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作為項目主要成員。離職前任低溫發動機副主任設計師職務,在48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和8噸變推力液氧煤油發動機這兩型發動機的研製過程中,承擔著“最關鍵的技術崗位”。在1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和百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研製中,張小平是“靈魂人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公文稱,因張小平離職,“48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在今年二季度的研製過程中出現了深層次的技術難題”,而“該發動機的方案和研製進度將直接關係到我國重型運載火箭的方案選擇和研製進度,甚至從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到我國載人登月重大戰略計劃的論證和策劃工作。”

公文中寫道,“我們不願看到也無法接受因個人的離職而影響到國家重大的戰略項目。”

《離職》一文中,作者將公文內容解讀為:“我司研究員張小平跳槽了,當初批准辭職的時候沒覺得他有啥了不起,但是他離職之後我們突然發現沒有他整個項目都癱瘓了,懇請國家派人把他抓回來繼續研究項目。”作者還指出,研究員張小平在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只是“最底層”,因為整個研究所“70%的人都是副主任設計師”,張小平在研究所的年薪只有12萬,離職跳槽後加入民企年薪達到百萬。

研究所:公文誇大了張小平的地位和作用

昨日中午,《離職》一文“已被髮布者刪除”。隨後記者聯繫上了當事人張小平,張小平以“這事得諮詢我們公司領導”為由,表示不能回應。

張小平新東家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證實,張小平於今年上半年入職該公司,平時在西安工作,不經常到北京,其餘則不便透露。

昨日,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發佈聲明稱,張小平1994年入職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2011年8月取得研究員資格,2015年3月起擔任低溫推進劑發動機型號副主任設計師,從事液氧煤油高壓補燃和液氧甲烷發動機系統設計,參與了多項低溫發動機項目論證。網傳文件《張小平參與我所型號研製情況》系該所向法院申請勞動仲裁時提供的文件。

聲明稱,張小平為國家重要涉密人員,申請勞動仲裁目的是為了讓其回到研究所脫密。承辦人因急於達到讓其回所脫密的目的,在材料中措辭失當,誇大了張小平在所參與研製項目中的地位和作用。該材料經張小平個人朋友圈發佈後,引起了較高的關注度和一些誤解、誤讀,產生了不良影響。今後,研究所將加強內部管理,在工作中更加嚴格、嚴謹,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追問1

離職因處於研究所“最底層”?

業內人士稱張小平級別非最底層,稅後收入不止文中所稱12萬

《離職》一文稱,張小平只是個研究員,職務是副主任設計師,是整個研究所的“最底層”,因為整個所70%的人都是副主任設計師,而他的年薪只有12萬。

對此,航天系統科研人員王昊(化名)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副主任設計師“不可能有70%,7%還差不多。”他向記者介紹,副主任設計師是總體部門才有的職位,比例很低,“張小平已經是研究員了,這種科研單位,研究員非常難評,要求很高,還有一定比例的淘汰率。”

王昊解釋,研究員相當於教授,副研究員也就是高工,相當於副教授,副主任設計師比例也沒那麼高,總設計師、副總設計師、主任設計師、副主任設計師加起來大概佔研製隊伍的10%。

“所以,張小平並不是微信文章中所說的小小研究員,他負責關鍵技術崗位,是一位高職級的研究人員。”王昊分析。

另一名航天系統科研人員劉天(化名)向新京報記者透露,其所在單位副主任設計師,一年收入稅後25萬元左右,張小平所在單位,副主任設計師收入應該要打八折,即20萬元左右。

劉天稱,他們單位技術人員超100人,研究員不到10人,張小平所在單位比例類似。副主任設計師屬於技術崗位,較普通設計師高級,向上升遷則為主任設計師、副總設計師、總設計師。主任設計師為技術和管理崗位,一般三四個副主任中有一個能獲得該崗位,升遷有一定難度。

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一名負責外宣的張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張小平離職前的年薪不止12萬,“張小平在該研究所的職務為副主任設計師,職稱為研究員,屬最高職稱。”

追問2

張小平離職要不要“脫密”?

研究所表示張小平須在所內脫密2年,其擅自離所,帶來較大隱患

《離職》一文稱,張小平的技術層級太低,最多就是1年脫密,有可能連保密層級都沾不上邊。

研究所聲明稱,2018年3月,張小平向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提出辭職申請。出於愛惜人才考慮,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與張小平進行了多次溝通和挽留,但其離職意向堅決,並在單位未批准的情況下自行離所。

由於張小平為國家重要涉密人員,根據保密法和單位相關規定,離職前必須在所內非密崗位進行脫密,脫密期為2年。為此,2018年4月,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與張小平進行談話,向其解讀離職流程及脫密期管理規定,告知其須遵守國家保密規定,回單位履行脫密義務。但張小平仍然自行離所,對保守國家秘密和單位技術秘密帶來了較大隱患。

公文《張小平參與我所型號研製情況》中稱,在發動機研製中,張小平是“靈魂人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張小平個人的離職,對發動機的研製造成了極大影響,甚至會影響我國載人登月重大戰略計劃。

上述張姓工作人員表示,離職屬正常人才流動,不存在張小平的離職會影響中國登月研究進度一說。

劉天認為,文章所指項目,並不屬於特別高精尖的項目,不會出現一個技術人員離職,就導致整個項目做不下去的情況。

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一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此份公文是由研究所人力部門撰寫,然而“未經保密部門、法律部門和主管領導審閱,就蓋章送給了仲裁機構”,遂造成內容存在大量偏差。

■ 專家說法

脫密期擅離崗位行為違法

對於張小平在脫密期離崗一事,北京大學法學院勞動法專家閻天表示,如果勞動者接觸到了國家秘密,又在脫密期擅自離開崗位,這是違法的行為。

閻天介紹,根據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雙方可以簽訂保密協議,勞動者有遵守協議的義務。但即使沒有籤保密協議,勞動者在工作中所知曉的單位的商業秘密也是要保密的。

閻天介紹,我國保密法對脫密期內就業有過規定,涉密人員離崗離職實行脫密期管理。張小平在脫密期內擅離崗位,應當按照規定履行保密義務,不得違反規定就業,不得以任何方式洩露國家秘密。

何為“不得違反規定就業”?閻天解釋,保密法表述的這個規定可以是政府的規章,也可以是企業的規定。“航天系統肯定有一系列的保密制度,如果張小平在航天系統工作期間接觸到了國家秘密,那就應該按照國企的規定,對他的就業進行限制。”閻天說。(新京報記者 王露曉 周世玲 任嬌 倪偉 吳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