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中的暴風雨,你是否知曉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碩士,青少年兒童心理諮詢師

我們每天都和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起,但很多父母都覺得不懂自己的孩子,為什麼如此親近的關係,卻不瞭解彼此呢,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幾個小故事。

1、我怕媽媽感冒

孩子心中的暴風雨,你是否知曉

《媽媽是超人》有這樣一幕:

霍思燕想考驗一下嗯哼,讓他幫忙去買一杯咖啡,再三確定是冰咖啡,嗯哼痛快答應。

孩子心中的暴風雨,你是否知曉

孩子心中的暴風雨,你是否知曉

孩子心中的暴風雨,你是否知曉

可是在點咖啡時,嗯哼卻買了一杯熱咖啡。

孩子心中的暴風雨,你是否知曉

孩子心中的暴風雨,你是否知曉

霍思燕看到後很奇怪,也很詫異嗯哼為什麼沒有按照她的要求買。

但她並沒有責備嗯哼“你買錯了”,而是耐心地問嗯哼“為什麼買熱的啊”,

嗯哼說“因為我怕媽媽感冒”,

嗯哼的答案不僅消除了媽媽原本的疑惑,還讓媽媽心裡暖暖的。

放下自己的預設,多問一句為什麼,你會看到一個溫暖的寶貝。

2、我怕媽媽會難過

孩子心中的暴風雨,你是否知曉

為人父母自然是相當辛苦的,而如果在重組再婚家庭,除了辛苦,可能還需要很多的技巧吧。

演員馬雅舒和吳奇隆分開後,與美籍男友在一起,重新組建了幸福美滿的家庭,有一雙可愛的混血寶貝,但與此同時,與繼女阿迪娜的關係也成為他們家關注且想要改善的問題。

這時,馬雅舒和羅伯特決定玩個家庭遊戲,在遊戲《真心話大冒險》中袒露情緒,拉近阿迪娜和馬雅舒的關係。

孩子心中的暴風雨,你是否知曉

阿迪娜先是提出了一個超級敏感的問題:

你和爸爸什麼時候相愛的?

在他離婚前還是離婚後?

孩子心中的暴風雨,你是否知曉

馬雅舒和羅伯特頓時都很尷尬,但還是坦誠地回答了女兒。

接著爸爸也說出了自己一直的困惑,她和馬雅舒結婚7年了,但阿迪娜似乎並沒有完全接納馬雅舒。爸爸想知道這是為什麼?

雖然這是個遊戲的情境,但阿迪娜的回答卻沒有讓父母覺得是在娛樂,而是恍然大悟。

“如果我和她(馬雅舒)太親近的話,我媽媽可能會難過。”

孩子心中的暴風雨,你是否知曉

如果沒有這場家庭遊戲,可能彼此都生活在誤解和矛盾中,但僅僅因為這一句話,兩個人的心都在慢慢靠近。

父母要先學會走近孩子,孩子才會知道如何走近我們。

遊戲是消除隔閡最好的方式。

3、爸爸不愛媽媽了

孩子心中的暴風雨,你是否知曉

黃聖依也藉助了遊戲走近安迪。

也許孩子不會表達,也許他不知如何表達,

他需要學會更多的方式和途徑去呈現自己的內心。

孩子心中的暴風雨,你是否知曉

在遊戲的王國裡,孩子們能得到他們所需要的東西,自然的遊戲與自然的表達都可以拉近彼此的關係。

我的一個朋友也跟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她的學生悠悠5歲了,最近在家天天鬧脾氣,爸爸耐心、批評都不管用,說多了孩子就會哇哇大哭。

爸爸沒有辦法,滿目愁容地找到幼兒園老師,希望幼兒園的老師幫幫忙。

朋友就想到藉助遊戲瞭解一下悠悠怎麼了?

她和悠悠一起玩沙子和玩具,孩子擺出了這樣一幅畫面。

朋友和悠悠就這幅畫面聊了起來。

畫面中的左下角是一個醫院,於是朋友指著左下角問悠悠,這是什麼地方?

孩子心中的暴風雨,你是否知曉

悠悠說,這是醫院,爸爸把媽媽關在醫院了,爸爸不愛媽媽了,我不喜歡爸爸了。朋友問,你覺得爸爸把媽媽關在醫院,所以爸爸不愛媽媽了?悠悠說,是啊,所以我不喜歡爸爸了,我看不到媽媽了。朋友問,那也許是媽媽生病了,所以爸爸才把她送進醫院啊,爸爸有去看媽媽嗎?悠悠說,看了吧。朋友說,你看爸爸有去看媽媽,所以爸爸心裡是有媽媽的。爸爸有帶什麼東西去看媽媽嗎?悠悠說,好像帶了媽媽愛吃的蛋糕,悠悠這才回過神,好像爸爸還是愛媽媽的。

當一個人有情緒時很容易因為一件小事鑽牛角尖,如果能讓他表達出來,我們給他解釋清楚,情緒才會更快地化解。

後來通過和爸爸溝通才知道,媽媽因為懷二胎不順利,所以住進醫院流產,全家人的心情都不好,所以沒有時間注意悠悠的心情,更沒有和悠悠特別解釋,沒想到悠悠會有這樣的想法。

之前很生氣,家裡發生這樣的事,已經很不開心了,悠悠還這麼不懂事,天天和爸爸鬧,發脾氣。現在爸爸瞭解了悠悠的心情後,才明白原來孩子誤會他們了,他們也誤會孩子了。

孩子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父母與孩子的關係需要共同維護,而不是等待孩子獨自長大。

不要因為我們是父母,

我們就會有很多特權。

走進孩子的內心更需要一些方法。

當你走進他們的世界,你會發現那是另一片天地。

4、走進孩子的心之境

孩子心中的暴風雨,你是否知曉

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小島,

那裡有花,有草,有精靈,

但有汪洋圍繞著,這就叫做心之境,

這裡難以碰觸,卻令人嚮往,

想要跨越未測的汪洋,

你需要用心為舟,

用理解平復風雨,

用寬容尋找方向,

直到你踏上島的那一霎那,

才能理解什麼是你最珍貴的禮物。

走近孩子,才能走進孩子的心。

其實遊戲不僅僅屬於孩子,

也屬於我們每一個人!

讓我們在遊戲中,走近他人,瞭解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