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上的一棵百年古槐樹,被村民稱爲「樹神」,認爲樹上有神仙

建安區蘇橋鎮南村社區有一棵老槐樹。這棵樹年代久遠,沒有人記得清是何人所栽。它猶如一位百歲老人,靜靜地佇立於老街的十字街口,向世人默默訴說著久遠的故事。

老街上的一棵百年古槐樹,被村民稱為“樹神”,認為樹上有神仙

沿著街道向西走沒多遠,老槐樹就映入眼簾。它屹立在街道中間,粗大的樹身需要兩個人才能抱住,乾裂、斑駁的樹皮盡顯滄桑。當時正值老槐樹旁一所小學放學,學生和家長陸續從樹下走過,熙熙攘攘的人流和靜止的大樹構成一幅和諧的畫面。

自古以來,居民的住所旁邊總是栽種著樹木。有了樹木,村莊便多了生機。“我小時候,村子周邊有一片槐樹林,現在沒有了,只剩下村中的這棵老槐樹。”坐在街邊休息的居民蘇國甫說,他今年69歲,在老槐樹下長大,老槐樹承載了他的許多記憶。

“2016年,這棵老槐樹受了一次‘傷’。那年冬天,有個流浪漢為了取暖,在老槐樹的樹洞裡塞了雜物並將其點燃。雖然居民發現後把火滅掉了,但是老槐樹北邊的幾根粗枝被燒斷了。不過,這兩年樹上的枝葉又繁茂起來。”蘇國甫說,以前老槐樹的枝葉比現在繁茂許多。它有南北兩個樹幹,向南的樹幹延伸出去很遠。一到夏天,這裡便成了人們乘涼的好去處。吃飯的時候,街坊鄰居端著碗在樹下邊吃邊聊。外來的買賣人大多在老槐樹下大聲招攬顧客。頓時,老槐樹成了村裡最熱鬧的地方。

老街上的一棵百年古槐樹,被村民稱為“樹神”,認為樹上有神仙

老槐樹所在的十字街口是老街最熱鬧的地方。其北側有一家老槐樹超市,南側是老槐樹滷肉飯店,東側和西側不遠處是小賣部和衛生室。“原來,這裡有銀行、供銷社,還曾是政府駐地。”85歲的居民蘇鐵山說,這裡曾舉辦“火神爺會”,也就是老古會。“老古會從我記事起就有,不知道持續了多少年。”

早年間,每逢農曆正月廿八,村裡會舉辦老古會。舊時,蘇橋村的老古會規模很大,周邊居民素有趕會的習慣。還有不少人從鄭州和漯河趕來參加。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古會上有名的豫劇團唱大戲的情景。看戲的大部分是老人。他們帶著小板凳,坐在戲臺下看戲。小孩兒就在戲臺下面柱子間鑽來鑽去,不時被大人呵斥。舉辦老古會時,一般上午一場戲,下午一場戲,晚上還有一場戲,一共唱3天。

老古會上除了唱戲的以外,還有耍猴的、舞槍弄棒的、放煙花的。那時的“竄天猴”很大,有甘蔗大小。

老古會上的物品種類繁多,小到針線,大到牲畜。很多物品不明碼標價,交易時全靠買賣雙方商量,沒錢的話可以拿糧食或生活用品換。當地有“雞蛋換鹽兩不找”的俗話。“牲口市”是老古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蘇鐵山說,那時市場上立有許多木樁,上面均拴有繩子,用來拴交易的牲口。繩子就成了牲口交易市場的標誌。這樣的集市稱“集繩”,又稱“繩會”。進行牲口交易時,如果買家一不留神多花了錢,俗稱“買虧了”或“掉裡了”。所以,老古會上出現了幫雙方談價的中間人,俗稱“行戶”。

老街上的一棵百年古槐樹,被村民稱為“樹神”,認為樹上有神仙

在南村社區,這棵老槐樹被稱為“樹神”,樹齡遠遠超過外面所傳的150年。而且,本村居民很敬畏它,沒有人敢砍伐和毀壞它。不少人將樹認作乾親,認為樹上住著“大仙爺”。

“儘管槐花和槐豆可以做涼茶,但沒有人敢上樹去摘,都是等槐豆掉了再去撿。我記得不時有人在樹下祈福。”蘇鐵山說,許願的人家一旦願望實現,就會到大槐樹下還願,要麼擺上供品,要麼請人在大槐樹下說書、唱戲。蘇鐵山小時候的玩伴曾經因為受驚嚇發燒昏迷了好幾天,其奶奶和母親天天到大槐樹下燒紙,請求神靈保佑孩子趕快好起來。

老街上的一棵百年古槐樹,被村民稱為“樹神”,認為樹上有神仙

站在老槐樹下被硬化的路面上,蘇鐵山和幾位老人講述著居民對老槐樹的敬重。“就拿這條路來說,修過很多次了,每次修到老槐樹下都繞過去。人們都希望它好好活著,繼續守護村裡人。”蘇鐵山說,以前,腳下的路是泥路,每到下雨天,根本無法行走。後來,村裡的條件越來越好,把土路修成煤渣路,又修成現在的柏油路。老槐樹見證了這一切。

如今,蘇鐵山年事已高,但每天都會來到樹下,摸摸樹上的窟窿,看看“受傷”的枝丫。“不知以後有多少人會記得那些曾經發生在老槐樹下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