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报告2018》节选:不良资产证券化专题

《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报告2018》节选:不良资产证券化专题

《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报告2018》节选:不良资产证券化专题

摘要:

2017年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继续呈现蓬勃发展态势,资产证券化市场存量超过万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数量和规模较上年均有大幅增长。作为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持续、理性的观察者和参与者,中债资信继续重磅发布《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报告2018》(中国资产证券化白皮书)。白皮书对2017年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重点对消费贷ABS、RMBS及不良资产证券化等重点产品,及金融科技、产品投资价值纵览等前沿技术领域进行专题论述,分享研究成果,为证券化市场的各类参与者提供有益参考。

自今日起,中债资信将陆续推出“白皮书”专题预览系列,本期专题为不良资产证券化专题,诚邀您先睹为快!想了解更详细更精彩的内容,请扫描文章末尾二维码。中国资产证券化白皮书(2018),你值得拥有!

《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报告2018》节选:不良资产证券化专题

一、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总体概况

2014年一季度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持续攀升,银行业整体资产质量持续下滑,随着国内整体经济环境在2017年出现企稳迹象,银行业资产质量改善趋势确立,截止2017年9月,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为1.67万亿元,较上季度略增346亿元,并连续四个季度稳定保持为1.74%,同比减少0.02个百分点。整体而言,银行业不良率仍保持在历史较高水平,具有较强处置不良资产、降低不良率指标的需求。自2016年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以来,两年间累计成功发行不良项目33单,发行规模达285.71亿元,处置不良贷款高达1,004.35亿元,产品类型包括对公类、信用卡类、住房抵押及小微贷款类三类不良资产支持证券。随着试点机构类型日渐丰富、市场发行机制逐步成熟,作为处置不良贷款的创新手段,不良资产证券化为我国银行业处置不良贷款、化解金融风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报告2018》节选:不良资产证券化专题

(一)总体发行规模略有下降,个贷类产品异军突起

2017年12家机构共成功发行19单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同比增加5单,发行规模为129.61亿元,同比下降16.97%,累计处置不良资产494.13亿元,同比下降3.15%,不良资产证券化总体发行规模略有下降。其中,对公类产品发行规模大幅萎缩,发行规模同比降幅达75.38%;信用卡类产品异军突起,发行规模同比增长161.55%,呈井喷式增长,最受发起机构青睐。

(二)试点机构范围进一步扩大,国有商业银行仍是发行主力

2017年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发行金额102.55亿元,占总发行规模的79.12%;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金额19.81亿元,占比15.29%;江苏银行是首个发行对公类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城商行,发行规模占总发行量的5.59%。2017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仍然是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行主力,受益于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范围的扩大,股份制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未来有望继续上升。

《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报告2018》节选:不良资产证券化专题

(三)次级档证券溢价水平高,交易结构基本保持稳定

证券发行利率方面,优先档证券发行的利率处于4.50%至6.00%之间,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5.43%。证券发行溢价方面,19单产品中有14单产品次级档证券溢价发行,占比达73.58%;交易结构方面,2017年发行的19单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优先档级别均为AAAsf,均设置了超额奖励服务费,每单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至少采用了一种流动性风险缓释措施,交易结构基本保持稳定。

(四)处置抵押物为主要回收来源,司法诉讼阶段影响回收时间

回收率评估方面,担保方式与抵押物类型是影响资产值预计回收的主要因素。2017年中债资信评估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基础资产的整体加权平均回收率为33.84%,回收率整体仍然呈现信用卡类个贷

回收时间评估方面,司法诉讼阶段是影响资产池回收金额时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信用类贷款主要依靠催收实现回收,回收时间主要取决于催收的效力,通常来说逾期时间越短则回收可能性越大,因此信用卡不良资产的回收金额呈现明显的逐期递减趋势,一般首年回收占比超过70%,前两年累计回收占比超过90%。住房抵押与小微类和对公类不良贷款回收时间分布相似,呈现“橄榄型”,回收时间主要取决于司法诉讼进程,中债资信结合不良贷款所处诉讼阶段和其他调整因素,评估显示对公类、住房抵押与小微类不良资产在第二、三年的累计回收占比分别超过70%和60%。

《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报告2018》节选:不良资产证券化专题

二、存续期表现回顾总结

截至2017年12月31日,银行间市场共发行不良资产证券化33单,共有21单产品至少有一期回收表现,涉及的发行金额180.04亿元,未偿本息余额652.93亿元。其中信用卡类不良产品证券偿付较快,和萃2016-1、工元2016-2已经全部偿付完毕,建鑫2016-3、中誉2017-1、兴瑞2017-1优先档均已经偿付完毕。截至各单产品最新一期的支付日,累计回收金额83.13亿元,累计处置完毕资产53,467笔。

(一)对公类不良资产支持证券

1、基础资产存续期回收表现

结合不良债权实际处置回收情况来看,跟踪期内7单对公不良贷款证券化项目基础资产整体回收表现良好,实际回收金额整体较初评预期偏好,不良债权回收以江浙地区的工业房地产、住宅、商铺等不动产类抵质押物处置成交为主。综合来看,跟踪期内对公不良贷款证券化项目的基础资产回收在不同处置方式、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抵质押物的回收率、折扣率和回收时间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与所有权人处置意愿、抵质押物处置难点、区域经济、法治坏境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较大程度上受存续期表现时间较短、案例较少不具代表性等因素影响。

2、证券存续期偿付表现

整体来看,2016年发行的7单对公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证券兑付正常。证券级别及信用增级量方面,7只优先档证券跟踪级别均为AAAsf,较首次评级无变化,且信用增级量均有所增加。流动性风险方面,截至跟踪基准日,7单项目整体回收情况稳定,证券端兑付正常,未出现流动性风险事件。交易结构方面,跟踪期内各项目均未触发流动性支持事件,未发生相关参与机构变更情况;各交易参与机构经营和财务状况良好,尽职能力保持稳定。

(二)个贷类不良资产支持证券

1、基础资产存续期回收表现

根据《2017年中债资信信贷资产证券化跟踪评级系列分析报告》,4单跟踪项目首期回收进度较预期较好,但可持续性需要进一步观察。从各单项目受托报告公布的资产池回收情况来看,各资产池在第一期存续期内的回收表现良好,均高于发行时预估的回收金额。

具体来看,在处置状态方面,截至各资产池跟踪日,仍在处置中的资产占比90.57%,已处置完毕的资产占比9.15%,处置完毕贷款笔数约占入池贷款总笔数的10%;在回收地区分布方面,4单项目的资产池地区分布较为分散,本跟踪期各项目贷款本息余额地区分布情况和首次评级较为一致,浙江、河北、重庆三地资产余额下降最快,相对回收情况表现较好;在贷款减免方面,本跟踪期和萃2016-2对1户借款人进行本息减免,该借款人封包日未偿本息余额为471.20万元,共减免本息41.26万元,现共偿还429.94万元,减免后实现100%回收。

2、证券存续期偿付表现

2016年发行的个贷类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共7单,累计处理不良资产208.69亿元。截至跟踪评级基准日,尚有4单个贷不良资产支持证券项目(和萃2016-2、和萃2016-4、建鑫2016-2、工元2016-3)的优先档证券仍在兑付。

证券级别及信用增级量方面,本次跟踪的4只资产支持证券信用级别与上次评级获得的信用级别保持一致,且信用增级量均有所增加;超额抵押方面,由于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的基础资产无法通过超额利差而是主要依靠不良贷款不断产生的罚息、罚费积累进而形成超额抵押,虽然4单项目的超额抵押倍数均有所上升,但考虑到最新一期受托报告上对于可回收总额的预期有所下降,证券兑付风险或未因超额抵押倍数的上升而有所缓解;交易结构方面,跟踪期内共计2单项目触发不合格资产赎回事件、1单项目触发流动性支持事件、无项目发生违约事件。

三、不良资产证券化新特点总结

(一)对公类不良资产支持证券新特点

1、发行规模显著下降,新试点机构成为发行主力

2017年,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3单对公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共计19.65亿元,同比下降75.38%,与2016年成功发行7单对公不良产品相比,2017年发行单数和发行规模均有所下滑。2017年新发行的3家发起机构除交通银行外均为第二批试点名单机构,其中江苏银行为国内首单发行对公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城商行。

2、入池贷款五级分类整体下移

与2016年相比,2017年新发行的3单对公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入池贷款五级分类整体下移,其中次级类贷款的未偿本息余额占比为51.05%,同比下降了10.54个百分点,可疑类与损失类贷款的未偿本息余额占比分别为40.99%和7.96%,同比分别上升了5.56和5.08个百分点,入池贷款五级分类的整体下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质量有所下滑。

3、入池抵质押贷款占比整体升高

2017年新发行的3单对公不良资产证券的入池贷款仍以抵质押贷款为主,入池抵质押贷款未偿本息余额平均占比达90.37%,同比上升6.14个百分点。抵押资产类型仍以房产与土地为主,包括住房、商业房产、工业厂房与土地使用权等,入池抵质押贷款占比升高或有助于提高项目未来预计回收金额。

《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报告2018》节选:不良资产证券化专题《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报告2018》节选:不良资产证券化专题

(二)个人贷款类不良资产支持证券新特点

1、发行规模快速增长,重点银行发行频率高

2017年,成功发行16单个贷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其中信用卡不良10单,发行规模达82.29亿元,分别较上年增加233.33%和161.55%;住房抵押与小微类6单,发行规模为27.67亿元,分别较上年增加50%和25.25%。与对公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情况不同,2017年除交通银行外,首批试点的5家商业银行均发行了个贷产品,共计12单,占个贷不良发行总规模的93.99%,个贷不良资产证券化备受发起机构青睐。

2、信用卡类不良产品损失类贷款占比高,入池不良贷款加权平均逾期期限加长

2017年全国共有8家银行成功发行10单信用卡类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累计处理信用卡类不良资产250.86亿元,其中入池贷款仍以损失类贷款为主,贷款余额占比为56.09%;次级类贷款占比明显提升,较2016年上升了14.27个百分点。2017年信用卡类项目的整体加权平均逾期期限由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初期的9.76个月上升至12.30个月,入池不良贷款加权平均逾期期限明显加长。

3、信用卡类不良贷款平均余额呈上升趋势,住房抵押与小微类余额呈多峰分布

2017年信用卡类个人不良贷款平均每笔余额为3.51万元,较2016年增加1.11万元,分布区间上沿由40万元扩展至600万元以上。住房抵押及小微类个贷不良项目较2016年处于100至400万元区间的贷款余额占比达到80.78%的单峰分布而言,2017年6单项目10至40万元、70至300万元以及600万元以上区间贷款余额占比分别为25.31%、32.47%、11.40%,呈现多峰分布特征。

4、初始起算日下法律诉讼阶段较为靠后

以“和萃2017-2”与“臻金2017-1”为例,入池贷款法律诉讼主要集中于“已起诉未判决”、“已判决未强制执行”及“强制执行中”三个诉讼阶段,司法诉讼阶段较为靠后一定程度缩短了基础资产预期回收时间。

《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报告2018》节选:不良资产证券化专题

扫码购书,先睹为快

statement

本报告由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China Bond Rating Co.,Ltd)(简称“中债资信”,CBR)提供,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由中债资信相关研究人员根据公开资料,依据国际和行业通行准则做出的分析和判断,并不代表公司观点。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反映本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我司有权随时补充、更正和修订有关信息。报告中的任何表述,均应从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理解,并不含有任何道德、政治偏见或其他偏见,报告阅读者也不应从这些角度加以解读,我司及分析师本人对任何基于这些偏见角度理解所可能引起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并保留采取行动保护自身权益的一切权利。

本报告内容仅供报告阅读者参考,一切商业决策均将由报告阅读者综合各方信息后自行作出。在任何情况下,我司及分析师对任何机构或个人因使用本报告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版权归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表。如为合理使用的目的而引用本报告中的定义、观点或其他内容或刊发本报告,需注明出处为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我司对于本声明条款具有修改和最终解释权。

《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报告2018》节选:不良资产证券化专题

中债资信

高效、安全、收益、专业

您身边的信用信息服务商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