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外太空遇到機械人的機率,遠比遇到智慧生物的機率還要大

“人類最終找到的,會否是外星文明的機械遺骸?”

以上這句話來源於好萊塢大片《普羅米修斯》。與外星人接觸一直以來都是好萊塢電影中的熱門題材,但這些作品中通常不是外星人侵襲地球,就是人類在外太空發現智慧生物,但往往這些智慧生物充滿敵意,如鐵血戰士和異形,當然滅霸也是外星人(我好害怕他打響指)。但人類往往忽略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是:人類最終發現的或許不是外星智慧生物(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外星人”),而是外星人工智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機械體或機器人”)。

人類在外太空遇到機械人的概率,遠比遇到智慧生物的概率還要大

這個問題可不是筆者幻之獅一個人的想法,我看過一些國外雜誌,許多科學家認為這絕對有可能發生,並且認為這些機械體擁有高度進化和“繁衍”的能力。在茫茫無邊的洪荒宇宙裡,發現這些外星機械體,無疑會重新改寫人類的宇宙觀。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天體生物學中心曾提出過這樣一個疑問:在 100 億光年的銀河系中,起碼有一種外星物種能夠穿梭星際,但為何我們仍未發現他們?人類在這個搜索過程中幾乎一無所獲,究竟高智慧外星生物去了哪裡?

人類在外太空遇到機械人的概率,遠比遇到智慧生物的概率還要大

或者在浩瀚的星際中,有溝通能力的物種只是短暫存在,大家沒有在可溝通的距離相遇。又或者外星高智慧生物,以超乎尋常的形態顯現,令我們無法偵察和識別。人類將來接觸的或許並不是外星人,而是外星文明的人工智能,它們很可能有特定太空任務在身,能夠在太空蒐集資源自我演化和繁衍,比外星文明本身擁有更長壽命。

這些外星人工智能或者能力超凡,超乎人類的認知或分析範圍,以致我們難以與它們溝通;它們也可能出於任務需要,對我們這些“異類”表現防範,甚至有敵意……

人類在外太空遇到機械人的概率,遠比遇到智慧生物的概率還要大

以上這些話便是翻譯自哥倫比亞大學天體生物學中心的一段學術論點。其實哥白尼早在1500 年代就被提出過“地球並不是宇宙中心”的論點。此後,人類驚覺自身在浩瀚宇宙中,原來並不是獨特的存在。但假如人類在太空搜索高智慧生物過程中,最終發現的只有外星人工智能的機械體,人類也可能重新確立作為智慧生物體的獨特位置。

其實好萊塢電影《我·機器人》、《機械姬》之類的影片,講述的就是這樣的道理,一旦人工智能有了思維和“生命”,他們會自行進行復制和“繁衍”,當然這裡所謂的“繁衍”並不是指生育。

人類在外太空遇到機械人的概率,遠比遇到智慧生物的概率還要大

發現外星智慧生物還是外星人工智能,終究是有根本分別。因為外星生物體大概不會超出生物進化原則,應該擁有與人類相似的特徵。但人工智能的機械體,卻不是依循同樣原則進化,與人類未必有相同溝通基礎。

另外西方一些科學家和生物學家也曾表示,人工智能將會具有類似生物演化的能力,有如生物幹細胞能夠快速形成胚胎。人工智能的自我繁衍速度更可超乎生物體,能夠利用外星資源自我進化,或許最終可以會以“多細胞生物”形態存在。不要以為這些都是胡說八道,人類在兩個世紀前,認為只有鳥可以飛上天空,但很快飛機出現了。當人們認為只有看得見的物體才能傳輸時,無線電出現了…….因此一切皆有可能。

人類在外太空遇到機械人的概率,遠比遇到智慧生物的概率還要大

不記得是哪部影片曾經有過這樣一個畫面,當人類的太空飛船接收到一個外星信號,並且到達這裡時,卻發現這裡早已經沒有任何生物存活,出現在人類宇航員面前的是數之不盡的機械體殘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