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之後,深港第二個重要合作平台河套將要大變!

前海之後,深港第二個重要合作平臺河套將要大變!

深港第二個重要合作平臺:

河套地區發展進入快車道

市政協專題協商為河套地區發展支招,

深圳市政協委員提出8個方面21條對策,

建議爭取河套地區成為國家級戰略平臺,

建設全球規模最大體系最全“超級產業鏈”。

深圳擬申報8項先行先試政策。

一起來看詳細內容↓↓↓


一條深圳河,

把深圳和香港劃在了河兩邊,

最能體現兩地交融的莫過於

落馬洲河套地區。

前海之後,深港第二個重要合作平臺河套將要大變!


2017年初,

深港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

明確在落馬洲河套地區

攜手打造創新科技園區。


前海之後,深港第二個重要合作平臺河套將要大變!


9月26日下午,深圳市政協六屆四十三次主席會議圍繞“助力河套地區深港科技合作”主題開展專題協商。深圳市政協主席戴北方出席會議,副市長王立新現場聆聽並回應了委員發言。

前海之後,深港第二個重要合作平臺河套將要大變!


受深圳市政府委託,

福田區區長高聖元就落馬洲河套開發區(即深圳市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整體工作進展向政協委員做了通報。

前海之後,深港第二個重要合作平臺河套將要大變!


高聖元透露,

深港創新特別合作區有可能

成為繼前海之後的

深港第二個重要合作平臺。

“我們在福田保稅區已經梳理出來超過30平方公里的空間,規劃建設2400平方米的合作區服務中心。”


前海之後,深港第二個重要合作平臺河套將要大變!


圖為福田保稅區。

高聖元稱,合作區是港澳特色平臺中篇幅最長、特色最鮮明的平臺,是唯一一個定位於科技創新為主導的區域。

未來,

合作區深圳方區域將有

哪些大變化?


高聖元透露,目前,深圳市發改委牽頭編制了合作區總體規劃和先行先試的政策,基本完成了合作區深方區域1+N規劃體系的銜接,並計劃提交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審議。

其中,先行先試的政策準備提交10月份召開的粵港澳大灣區第二次領導小組會議審議,提出的政策建議多數在先行先試的政策中予以納入;

01

深圳市科創委牽頭編制了合作區的科技產業規劃,明確以微電子、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材料為重點產業發展方向,佈局相關的科研項目;

02

深圳市規土委牽頭編制了合作區的空間規劃,提出了一心兩翼的總體空間佈局,一心是在福田口岸建設綜合服務樞紐;

03

深圳市交委會同口岸辦編制了口岸區的交通規劃,在皇崗口岸引入三條城際軌道和兩條地鐵線路,以及開展皇崗口岸改造和廣深改造等重點工程;

04

建立深方各專責小組與港方對接;

05

國資委已經牽頭形成了合作區深方運營公司的組建方案。

06


前海之後,深港第二個重要合作平臺河套將要大變!


專題協商會上,方舟委員代表深圳市政協河套地區課題組作總報告發言,該課題是今年市委重大調研,深圳市政協五個小組進行了廣泛的調研論證,耗時半年時間形成總報告,提出了8個方面共21條對策建議。

爭取河套地區成為國家級戰略平臺

調研報告認為,河套地區因歷史原因,形成了目前深港兩地共同建設、管理的特殊形式,是試點深港合作及便利港人北上就業工作相關政策的最佳平臺

對目前科研要素跨境便利流動尚存障礙的現狀,建議深港兩地政府聯合向中央申請,將規劃中的“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升級至“國家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成為第一個科技創新主導的跨境合作區。


借鑑國家其他成熟跨境合作區,如珠澳跨境工業區、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等的做法,將“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定位為“‘一國兩制’要素跨境流動特別示範區”,爭取河套能夠獲得中央部委綜合授權,推動河套地區“一攬子”優惠政策試點,與前海共同升級為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級戰略平臺。

政協常委蔣麗苑圍繞如何做好河套深港合作機制發言。

她建議在深方的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領導小組目前的四個專責小組基礎上,增設專門針對創科要素的小組,為創新活動發展奠定基礎,盡力挖掘深港在各元素應用中的互補優勢;深方科創園區新組建公司可積極利用香港軟實力、管治理念及經驗,吸納香港專業人士參與公司治理。


前海之後,深港第二個重要合作平臺河套將要大變!


將深圳河打造為

連接深港兩側園區的親水空間

調研報告認為,深港在河套地區發展上共同協作無疑對兩地的科創產業發展大有裨益,而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兩地亦可統一規劃,共建共享,充分利用合作優勢優化空間資源,深方可主動了解香港的需求,避免兩地對同一功能性基礎設施的重複建設。

委員們在報告中提出,目前深圳河兩岸邊界管制嚴格,沿岸物理圍網,空間割裂嚴重。

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邊境管理手段也應與時俱進,建議深圳河南北園區間流域以電子圍網取代物理圍網,在此試點基礎上,未來推動整條深圳河深圳一側拆網,開展深圳河流域統一管理工作。報告建議,深港共同制定深圳河沿河整體規劃,把深圳河打造為有機連接河套地區深港兩側園區“環境優美、管理創新、宜居宜業”的親水空間。


前海之後,深港第二個重要合作平臺河套將要大變!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成立,讓深圳市民感受到不同的就醫體驗,深港醫療合作成為河套開發的熱門話題。

深圳市政協常委陳國雄建議,參照港大醫院的成功經驗,在河套地區內設立區域性醫院。

他認為,醫療服務不僅滿足高端人才需求,還能提供專業交流渠道及平臺,吸引更多的香港、國際全科醫生到區域性醫院掛點執業,促進內地全科醫生診療水平的提高,推動內地醫療體制的完善。

對我國新藥從研發至臨床審批週期長、引進國際新藥面臨諸多體制機制問題,陳國雄委員認為,香港是全球自由貿易港口,是“綠色用藥”的典範城市,深圳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建議落馬洲河套地區設立國家生物醫藥創新政策試驗區,為內地引進新藥或先進醫療器械等創新探尋道路。


吸引國際大公司設立研究機構

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陳十一都是來自教育界的委員。

“要吸引國際大公司來設立研究機構,”徐揚生委員在發言中建議,河套地區要做四件事:一是做科技產權的國際交易平臺,二是做國際青少年科技創新中心,三是做國際金融科技示範地,四是做大灣區多體制下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陳十一委員主要談的是人才問題。

他認為,為了解決人才住房問題,建議深港雙方在合適區域共同建設科技人才宿舍。深圳的人才政策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建議繼續探索和推廣類似融合企業與高校創新的政策制度,完善人才政策配套體系,形成人才的科教高地,進而帶動產業與經濟,推動河套地區發展。


前海之後,深港第二個重要合作平臺河套將要大變!


深圳市副市長王立新回應委員發言時表示,政協委員的建議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深圳市政府將認真學習積極吸納,切實把意見建議轉化為具體行動,加快推進河套地區深港科技合作,使其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河套地區發展進入快車道!

深圳擬申報8項先行先試政策


河套地區發展進入快車道。記者從9月26日的專題協商會上獲悉,市發改委已牽頭編制了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總體規劃和包括更便利的要素流動等3方面8項先行先試的政策。相關先行先試的政策擬提交10月份召開的粵港澳大灣區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審議。

先行先試政策中,第一方面是關於科技合作要素流動的便利政策,這裡麵包括實行人員出入境便利政策和科研物資的便利流動政策。第二方面是聚焦支持科技創新的財稅政策和就業創業的政策以及法治協作機制。第三方面是對新興產業與標準和規則的制定先行先試。

副市長王立新介紹,接下來,我市將積極探索實行更為便利的人員出入境政策,在福田皇崗口岸利用大數據、互聯網、人臉識別等先進技術,為符合條件人員提供綠色通道和無感通關服務;探索實行便利的科研物資進出口政策,對特定行業和機構所需的物資實行目錄備案制管理,推行一次進境分批清關等柔性出入境管理模式;試行科技資金跨境流動政策,推行合作區內資本項目的可兌換,設立科技創業投資基金出入境綠色通道。同時,實行科技產業准入制度改革,建設新興產業標準規則創新先行區,與香港共同合作發展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金融科技等新興產業,支持合作區內實行具有港澳執業資格的金融、規劃、設計、建築、教育、律師、醫生、護士等專業人士可直接登記並提供專業服務。探索深港兩地醫療、養老等社會福利的跨境轉移。

此外,深圳將探索財政配套政策改革,借鑑港澳稅務號碼制度推行個人統一稅碼,在範圍和風險嚴格可控下為科研人員提供與香港基本相當的稅收條件;探索區際法治協作改革,支持香港國際仲裁院在合作區設立分支機構,引進或借鑑香港科技創新知識產權保護等成熟的法律和政策;探索數據信息可控開放改革,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開闢國際數據專用通道,實現科研數據信息與國際互聯網連接。

記者瞭解到,我市其他相關部門和行政區也加緊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的規劃和前期工作。市科創委牽頭編制了合作區的科技產業規劃,市規土委牽頭編制了合作區的空間規劃,提出“一心兩翼”的總體空間佈局,市交委會同口岸辦編制了合作區的交通規劃;福田區在福田保稅區已經梳理出來超過30萬平方米的產業空間,在水圍人才公寓裡安排了兩棟人才公寓專門服務於香港創新人才,規劃建設2400平方米的合作區服務中心,並在其中設置港人港資港企的服務區。

深圳市政協助力河套地區深港科技合作


在今年市政協“助力河套地區深港科技合作”專題調研中,市政協提出了推動河套地區發展的21條建議,涉及總體規劃、便利要素流動、加強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推動大灣區科創產業協同合作、打造園區創新創業生態環境以及推動知識產權貿易和保護等方面。其中,調研報告第一條建議便是“將深港合作平臺提升至國家級戰略平臺,成為第一個科技創新主導的跨境合作區”。

在9月26日的“助力河套地區深港科技合作”專題協商會上,

14名全國、深圳市政協委員和專家們就河套地區發展建言獻策


前海之後,深港第二個重要合作平臺河套將要大變!


▲徐慶東/製圖

據瞭解,市發改委在《關於港深推進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的合作備忘錄》基礎上,編制了

《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發展規劃(2018-2035年)》,明確了合作區發展的總體思路、戰略定位、重大工程和政策保障,積極探索建設創新特區,再次昇華現有規劃。合作區核心區佔地面積約4平方公里,其中深方科創園區包括河套C片區和福田保稅區約3平方公里由深圳市按照規劃推進建設河套A區即港深創新及科技園,面積約1平方公里,由香港特區政府按照雙方協議與約定另行制定規劃。


擬重點發展微電子、人工智能、

生物醫藥、新材料產業

調研總報告提出,深港科創產業發展路徑尚不明確,是河套地區發展的一個核心挑戰。

全國政協委員王明凡對此表示贊同。他建議,要在河套地區推動建立科技創新產業協同機制。“從產業鏈的角度看,香港基礎科研力量雄厚,而深圳產業化效率更高,雙方應建立協作機制,提供全產業鏈的支持性綜合服務,使創新科技服務體系更為完善,實現科研成果直接在河套地區及大灣區城市範圍內進一步產品化、商業化、產業化,實現優勢互補,避免同質競爭。”王明凡建議,河套地區在結合深港自身力量之外,還應做好與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服務配套對接,借力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創新力與製造力,再加上大灣區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和物流配套,形成全球規模最大、體系最全的“超級產業鏈”

記者瞭解到,目前,市科創委牽頭編制了合作區的科技產業規劃明確以微電子、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材料為重點產業發展方向,佈局相關的科研項目。

個稅補貼按15%標準稅率徵收

隨著深港交流越來越密切,深港的科研人員往來兩地工作的情況越來越普遍。香港匯聚了各個前沿領域的科研人才,國際化的環境也吸引了海內外研究學者。大灣區各大科研機構以及科技企業,都希望吸引香港優秀科研人員前往短期交流、甚至長期工作。但港澳與內地稅制差異,給前往內地工作的境外科研人員帶來了一定阻礙。在這方面,市政協委員陳十一深有體會。因此,他提出應當在河套地區實施個人所得稅補貼。

對此,調研總報告提出在河套地區,深方科創園區個人所得稅制對標香港,符合條件的科研人員,在此工作的科技人才,包括聘用的香港員工、其他外籍員工、擁有境外永久居民身份的員工、歸國留學人員等,由所工作地為其提供稅後的財政補貼,從而平衡現時兩地的稅負差額,相當於統一按香港15%的標準稅率徵收的效果。在此基礎上,參考橫琴模式,進一步向香港個人所得稅稅制靠攏。

建知識產權貿易中心、保護示範區

“香港擁有全球最佳的營商環境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深圳應藉助河套地區科創發展的契機,積極與香港合作,協助國家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做出更多探索。”市政協委員方舟代表調研組發言時建議,深港兩地可憑藉香港國際化專業人士隊伍,與深圳成熟的知識產權保險、融資、估值體系,在河套地區設立立足粵港澳大灣區、面向全世界的國際知識產權貿易中心,方便內地和香港科技企業走出去,也方便海外科技企業引進來。

同時,方舟建議在河套地區打造全國知識產權保護示範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爭端解決機制。

對於全國知識產權保護示範區,全國政協委員李偉斌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

一是開發知識產權監測預警系統,提供知識產權信息檢索、業務諮詢等基礎服務;

二是建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平臺,提供侵權分析、維權指引等服務;

三是創建知識產權保護實驗室,提供證據固定、技術比對等專業服務。

讓電子支付在大灣區內兼容使用

內地近幾年以微信和支付寶為主的手機移動支付平臺、金融科技發展迅猛。調研總報告提出,由於內地資本市場管制等因素,金融科技領域難以走向國際。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是大灣區和中國內地連接全球金融市場的紐帶。憑藉其良好的商業信用和完善的法律環境,最具有潛力和深圳共同在河套地區發展環球金融科技樞紐。

為此,調研總報告建議深圳市政府抓住金融科技發展的勢頭,利用香港對外網絡優勢,在河套地區與香港聯合建立金融科技發展中心,促進金融科技創新。同時,共同啟動金融科技發展基金和出臺其他有利於金融科技初創企業和項目融資的相關政策,帶動社會資金重點發展金融科技行業。

具體而言,深圳一側園區可打造為大灣區金融科技網絡中心,實現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可相互兼容和方便使用的電子應用支付平臺,建立廣泛應用的區域性電子商貿平臺,鼓勵金融機構開展數字貨幣、區塊鏈研究運用,降低粵港澳大灣區進行實體及電子商貿的交易成本,促進灣區跨境電子商務業務發展。香港一側園區則可利用其雙向連接內地和國際市場的優勢,幫助在深港科創特別合作區落地的國際金融科技企業打入國際市場,為本地及內地金融科技企業提供“走出去”的海外網絡。


前海之後,深港第二個重要合作平臺河套將要大變!


▲落馬洲河套地區。深圳商報記者 薛雲麾 攝

深圳擬申報8項先行先試政策

河套地區發展進入快車道。記者從9月26日的專題協商會上獲悉,市發改委已牽頭編制了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總體規劃和包括更便利的要素流動等3方面8項先行先試的政策。相關先行先試的政策擬提交10月份召開的粵港澳大灣區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審議。

先行先試政策包含三方面

第一方面是關於科技合作要素流動的便利政策,這裡麵包括實行人員出入境便利政策和科研物資的便利流動政策。

第二方面是聚焦支持科技創新的財稅政策和就業創業的政策以及法治協作機制。

第三方面是對新興產業與標準和規則的制定先行先試。

會上的信息透露,深圳計劃在“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進行八個方面的探索

1、探索實行更為便利的人員出入境政策,在福田皇崗口岸利用大數據、互聯網、人臉識別等先進技術,為符合條件人員提供綠色通道和無感通關服務

2、探索實行便利的科研物資進出口政策,對特定行業和機構所需的物資實行目錄備案制管理,推行一次進境分批清關等柔性出入境管理模式;

3、試行科技資金跨境流動政策,推行合作區內資本項目的可兌換,設立科技創業投資基金出入境綠色通道。

4、實行科技產業准入制度改革,建設新興產業標準規則創新先行區,與香港共同合作發展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金融科技等新興產業,支持合作區內實行具有港澳執業資格的金融、規劃、設計、建築、教育、律師、醫生、護士等專業人士可直接登記並提供專業服務。

5、探索深港兩地醫療、養老等社會福利的跨境轉移。

6、探索財政配套政策改革,借鑑港澳稅務號碼制度推行個人統一稅碼,在範圍和風險嚴格可控下為科研人員提供與香港基本相當的稅收條件;

7、探索區際法治協作改革,支持香港國際仲裁院在合作區設立分支機構,引進或借鑑香港科技創新知識產權保護等成熟的法律和政策;

8、探索數據信息可控開放改革,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開闢國際數據專用通道,實現科研數據信息與國際互聯網連接。

記者瞭解到,我市其他相關部門和行政區也加緊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的規劃和前期工作。

◆ 市科創委牽頭編制了合作區的科技產業規劃

◆ 市規土委牽頭編制了合作區的空間規劃

,提出“一心兩翼”的總體空間佈局;

◆ 市交委會同口岸辦編制了合作區的交通規劃

◆ 福田區在福田保稅區已經梳理出來超過30萬平方米的產業空間,在水圍人才公寓裡安排了兩棟人才公寓專門服務於香港創新人才,規劃建設2400平方米的合作區服務中心,並在其中設置港人港資港企的服務區。

來源:深圳特區報、深圳商報、晶報、深圳新聞網、深政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