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灣16家企業無證施工被立案查處

南方日報訊 (記者/張峰 王彪)隨著惠州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企業推售提速,違規施工的情況時有發生。近日,惠州大亞灣區執法局針對近半年來的市場查處情況,集中公佈了17宗因無證施工被立案查處的案件,涉及企業共16家。其中惠州市卓越東部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華潤沿海(惠州)發展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因無規劃證進行建設遭到查處通報,而深圳市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則因未經批准擅自施工被立案查處,16家企業共計罰款金額達到257.9萬元。

違規企業被罰合計近260萬元

據大亞灣區執法局發佈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這17宗企業無證施工案件在違法行為上有所不同,分別為無規劃證進行建設和未經批准擅自施工建設。

其中,惠州市卓越東部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華潤沿海(惠州)發展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因無規劃證施工遭到查處通報,而深圳市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則是因為未經批准擅自施工建設的違規行為遭到處罰。

查處方式則為行政通報和罰款。7家無規劃證施工企業被罰金額合計達到213.6萬元,其中華潤沿海發展公司和大亞灣偉創實業均超過70萬元,分別罰款達到75.8萬元和73.4萬元;另有惠州市金璟東置業有限公司和惠州市秋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分別被罰35.7萬元和29.3萬元。

對未經批准擅自施工企業的處罰,除大亞灣海亞達房地產有限公司被處以17.28萬元罰款外,其餘都是單個企業單次違規行為,均被罰款3萬元,深圳建工、東江建築等8家企業的9宗違法行為合計被罰27萬元。按照通報,該類型違法行為總計罰款金額為44.3萬元。這意味著16家違規施工企業被罰款金額達到257.9萬元。

“相對開發項目趕工所帶來的利潤,幾萬元的罰款對於開發企業的懲戒效果是很有限的,企業不斷出現違規行為也正是因為違法成本太低了。”針對多家企業違規被立案查處的情形,一名要求匿名的業內人士介紹,以未經批准擅自施工為例,3萬元的罰款對於追逐利潤至上的企業來說是沒有約束力的,辦理施工手續和相關證件若是需要一個月時間,違規擅自施工就意味著工期將提前一個月,而將工期提前所得的收益,遠遠超過因違規被罰的金額。

有企業多次違規

根據行政處罰決定書內容,記者注意到,被立案查處的企業違規施工行為均集中在今年4—6月份。其中4月就有6宗,分別是金璟東置業和大亞灣聚興實業無規劃證建設,以及大亞灣海亞達房地產和深圳建築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未經批准擅自施工。

在5月和6月份,因無證施工被立案查處的案件數量合計達到11宗。華潤沿海發展公司、卓越東部房地產開發公司、秋谷實業集團等巨頭房地產企業,以及深圳建工公司、中天建設集團等建築企業均出現違規行為。

與此同時,單家企業多次違規現象也受到關注。據處罰決定書顯示,惠州市東江建築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就分別在5月和6月份因未經批准擅自施工建設的違規行為被兩度查處。

此外,因無規劃證進行施工遭查處的惠州市金璟東置業有限公司和惠州大亞灣聚興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在處罰決定書上顯示的公司法定代表人姓名同為“梁繼業”也引起關注。記者查詢兩家公司工商信息發現均為碧桂園集團控股公司。另因擅自施工被罰的大亞灣海亞達房地產有限公司也為碧桂園子公司。

“針對這樣的情況,未來將持續加大督查和檢查力度,對於企業違規施工的行為予以查處和規範,推動大亞灣建築市場的有序發展和安全生產。”大亞灣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惠州經營的開發企業、建築企業等都要警醒,政府部門對於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將保持持續動態打擊,企業也要及時規範自身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