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無法修繕的九間房子,使用「特殊」材料製成的,讓人唏噓

北京紫禁城是明清兩大王朝的首都,經過數百年曆代帝王的修繕,共有房屋萬餘間。解放戰爭時期,由於北京守將傅作義和平起義,紫禁城沒有受到戰爭的損害,大量的古建築得以保存下來。

紫禁城無法修繕的九間房子,使用“特殊”材料製成的,讓人唏噓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更好的保存這些歷史文化古蹟,國家設立了故宮博物院,對包括房屋在內的所有歷史遺蹟進行了妥善的管理和保護。老百姓可以購買門票參觀這些昔日的皇家建築。但是由於特殊原因,有一些房屋因為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隱患,故沒有對群眾開放。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乾隆皇帝的倦勤齋。

紫禁城無法修繕的九間房子,使用“特殊”材料製成的,讓人唏噓

倦勤齋一共有九間房子,是乾隆皇帝晚年的辦公室兼寢室。倦勤齋正是得名於乾隆皇帝的"耄期倦於勤"。用白話翻譯過來就是人老了,非常厭倦辛勤執政的生活。倦勤齋位於紫禁城的最北端,乾隆皇帝去世後就改做了後世皇帝的書房。光緒皇帝繼位時,因為破舊不堪又無法修繕,遂被棄用,成為一間閒置房。

紫禁城無法修繕的九間房子,使用“特殊”材料製成的,讓人唏噓

​那麼為什麼這麼有歷史文化底蘊的一間房子,竟然無法修繕呢?這得從倦勤齋的建築材料和工藝來說事了。原來倦勤齋的主樑和木製建築都是珍貴的金絲楠木,乾隆皇帝時期,大清朝國富民強,花幾百萬兩白銀來修這麼一座豪華的房子沒有什麼難度,而到了清朝晚年,先不說有沒有幾百萬兩白銀來修房子,即使有,經過一百多年的砍伐和開採,已經沒有可以使用的大料金絲楠木了,如何修繕?另外一個難以修繕的地方是倦勤齋的裝飾大部分為竹簧工藝。可千萬別小瞧了這門手藝,竹簧工匠都來自是江南水鄉,特別是乾隆時期,竹簧工藝水平特高,到晚清時期,竹簧手藝人大多沒落了,大部分傳承人都改而製作一些平民化的竹簧作品,像倦勤齋那樣高超的皇家藝術作品已經沒有工匠可以勝任。

紫禁城無法修繕的九間房子,使用“特殊”材料製成的,讓人唏噓

紫禁城無法修繕的九間房子,使用“特殊”材料製成的,讓人唏噓

改革開放後,故宮博物院開始著手修繕倦勤齋。故宮博物院首先找到了竹簧藝術的傳承人,讓他部分修繕倦勤齋內的竹簧工藝品。但是主體木質建築結構的修繕卻難倒了參與修繕的專家,因為現在根本就找不到符合要求的金絲楠木,很是讓人唏噓。看來現代科技也不是都能解決這些問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