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關於聽力健康的發現

  健康檢查已成為大部分人自我保健不可或缺的部分。“聽力檢查”非常容易被忽略,卻有著不容小覷的影響力。生活中,不乏有些人認為沒有必要做這個檢查。之所以會出現諸如此類的現象,是因為我們太忽略聽力檢查以及保健的重要性了。

1、沒有及時檢查,後果很嚴重

儘早地進行聽力檢查,排除是否存在聽力問題。聽力檢查結果,可能提示您日常的聆聽環境過於嘈雜,以致於傷害您的聽力。此時,學家會建議您採取一些防噪聲的方法來保護您的聽力。或者您的聽力已經受損,則需聽力保健學家或者醫生根據您的聽力檢查報告,為您量身定製一套干預方案,補償聽力損失,以及避免聽力損害的進一步發生。

2、至親近的人至先受傷害

事實上,很多患者的聽力問題就是由他們至親密的人個“診斷”出來的。當您有聽力損失時,您的家人、朋友、同事與您溝通就會困難重重。需要不斷地重複或者提高音量,您與他們談話時也總是“大喊大叫”,電視機的聲音大到他們不能忍受……說話時,他們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與情緒。因此,如果愛他們,可以嘗試去做一個全面準確的聽力檢查,與聽力保健學家溝通,提供給您一套至適合的聽力解決方案。

3、人際關係面臨挑戰

我們並不是一個人生活在這世界上,是需要與他人不斷地溝通與交流。如果不及時發現、管理您的聽力損失,對於您的同事朋友以及親人來說,他們經常會因為您感到受挫或苦惱。比如,您可能會經常誤解他們的說話內容,還會經常指責他人。同樣,他們也會感覺您注意力分散,對事情漠不關心。長此以往,就會影響您的人際關係。

4、增加患上抑鬱症的風險

有聽力損失的人,內心是孤獨的,如果不及時通過檢查來發現且干預,會增加患上抑鬱症的風險。比如,在社交活動中,您無法輕鬆而順暢地與他人交流;在嘈雜的聆聽環境中,您也無法聽到想聽見的聲音。週而復始,您會拒絕與他人交流,從而會很容易導致抑鬱。

5、聽力繼續下降,風險大幅增加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2012年的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發現,患有聽力損失的老年人比起聽力正常的老年人,聽力繼續下降的風險高出近3倍。

研究顯示,讓我們的聽覺系統長期處在緊張的狀態下,容易引起大腦不適,進而引起認知能力的下降。因此,當老年人發現有聽力損失時,就應及時干預,否則聽力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6、聽力損失是糖尿病的預警信號

多項研究顯示,患有糖尿病的人比起沒有糖尿病的人,聽力受損的風險要高出2倍。聽力損失是糖尿病或其它一些疾病的早期預警信號。當您的測聽結果顯示有聽力損失時,務必及時進行專業全面的聽力檢查;如果您已患有糖尿病,則意味著聽力損失風險更高,需及時干預診斷。

7、有聽損不干預,更容易患上痴呆

有研究顯示,患有聽力損失的老年人比聽力正常的老年人更容易患痴呆。原因有:有聽力損失的老年人不願意與社會溝通,導致大腦處理信息和認知能力的功能性退化;辨識和理解聲音很困難,或負責處理語言和認知的大腦區域本身存在問題。因此,如果不及時通過聽力檢查發現聽損,患上痴呆症的風險就會大大提高。

8、聽力損失提醒您提防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當今社會的“一號殺手”,常會導致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當血液流通不暢時,與聽力至密切相關的脆弱的內耳毛細胞往往是個“死亡”的,從而出現聽力損失。如果您的聽力檢查結果顯示聽力已經受損,尤其表現為較低頻率的損失,那麼您應該儘快就診,排查心血管方面的問題。

9、聽損對職業發展影響很大

儘早發現並干預聽力損失,能為您在職場上提供許多幫助,比如不再錯過老闆給您的重要信息,不再輕易誤解別人的意思,避免讓老闆和同事對您留下錯誤的印象。

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18-64歲的患有聽力損失的人群,只有48%在公共或私營單位就業,即使被錄用,一旦聽力損失更加嚴重又不加干預,也會對未來的職業道路發展造成影響。

10、聽損有辦法可以解決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助聽器技術也日新月異。外型多樣,功能齊全,功率覆蓋全面,佩戴也更加舒適。因此,如果有聽力損失,務必及時到專業機構或醫院進行助聽輔助設備干預,以便於改善您的生活質量。

這個檢查對很重要,看似小巧的雙耳,有時候卻讓我們束手無策,而如何才能將您的雙耳保護起來,如何讓您有更清晰的聆聽,則需要您定期進行聽力檢查,排除身體的這項“安全隱患”,一旦發現存在聽力障礙,不要擔心,專業的聽力機構或醫院會給予我們完整的聽力康復解決方案。行動起來吧,護耳在當下!

10個關於聽力健康的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