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行脚只为求道了生死,今人行脚大多为体验另类生活

古人行脚只为求道了生死,今人行脚大多为体验另类生活

今有出家人听说从前玄沙师备禅师不越岭,保福从展禅师不度关,便端坐拱手悠闲地过日子,不知不觉地养成狂妄自大的习性。及至又听说雪峰义存禅师三登投子谒大同,九上洞山见良价,赵州从谂禅师年高八十犹行脚,便也随着奔南走北,浪荡一生。像这二种行为,都是不对的啊!若是心地未明,正应千里寻师,万里访道,以亲附知识,怎么可以安住寺里守愚空坐,养成我慢贡高?既为生死而出外参师访道,又怎么可以一路上游山玩水,徒夸游历之广而已呢?真正发心参学的人,定然不会是这样的。

后世学佛的人,很容易人云亦云,不知道自己为何而学佛,往往如此。古人学佛,目的明确,就是为了了脱自己的生死,不受轮回的约束,目标非常地清楚,就是为了这一条,而去做的。不懂得,那么就要去远涉山川,去投师访友,去求道去,再艰难也得去啊,为什么啊?不去不知道“道”啊,一旦知道了“道”,求到了“道”,那应该赶快安顿下来,去修道,去悟道,去证道。应该如此啊!

古人行脚只为求道了生死,今人行脚大多为体验另类生活

过去禅宗兴盛,多少禅师为法忘躯,心里不明白就求一个师,再不明白继续求,然后就去修。无论多少年,安静地去修道,心里边只有一个念头:我得修成功啊!不修成功,眼看着无常就来了,死亡在后面渐渐就来了,你不修成功啊,没有办法呀,是有期限的,是有后面无常逼上来了,没有空闲时间可以去游玩游玩的,没有时间了,时间紧迫呀!古人都是这样修的,所以能够成就。后世学佛人呢不着急,看不见死神的影子,自己只以为自己时间多着呢,随便念几句佛号,可能我们就没问题了,不是这样的。

现在我们打了七,很多同修也是越过了千山万岭来打七求道,来学习提高,大家都有一颗真正为生死而学习、想解脱的一种心理,大家都能够真正地为生死而修道、为众生而服务,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追求。不是发自内心追求的,那么动力是有限的、走不长远的;只有发自内心追求,发自内心求道的人,才能不怕艰难、不怕艰险,真正去求道、得道的,一直把这个精神贯穿下去,一定能够修成功。古人学道、求道,都是如此,从佛祖那里就给我们做了个榜样,后面历代祖师都是在给我们做榜样,我们应该向佛祖、向这些修行成功的祖师们学习,从心里边发出(信愿)来,一直追求下去!

古人行脚只为求道了生死,今人行脚大多为体验另类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