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女不祭竈,男不拜月」,是什麼意思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所以有一些地方會有“女不祭灶,男不拜月”的風俗習慣,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俗語“女不祭灶,男不拜月”,是什麼意思


女不祭灶:說到祭灶很多人便會想起一起順口溜,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三是北方人們祭灶的日子,這一天將做好的貢品上貢給灶王爺,其中糖瓜是必不可少的,因為糖瓜很黏,灶王爺吃了糖瓜以後便會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在民間傳說,灶王爺是一個風流倜儻的男性神,如果是女性來祭拜的話,就是拜倒在美男子的腳下,有出軌的兆頭,所以很多地區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祭拜灶神的時候,是不準女性來祭拜的。

農村俗語“女不祭灶,男不拜月”,是什麼意思


男不拜月:我們小時候不管是看西遊記也好,還是神話小說也好,說月亮上有貌美如花的嫦娥,想當年豬八戒被貶下界就是因為貪圖嫦娥的美貌。農村俗語“男不拜月”的意思和“女不祭灶”的意思差不多。在中秋節男性拜月亮就好比拜倒在嫦娥的石榴裙下,是要出軌的兆頭,所以很多地方在中秋節這一天是不準家裡男性來祭拜的。

農村俗語“女不祭灶,男不拜月”,是什麼意思


其實農村俗語“女不祭灶,男不拜月”是以前人們對“性禁忌”的表現,以前人們會說男女授受不親,就是說男性和女性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所以也提現在祭祀的事情上。當然也有很多的地區對祭祀的要求就沒有那麼多,不管是祭灶還是拜月,男女都可參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