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今日白露,夜凉勿忘添衣

「节气」今日白露,夜凉勿忘添衣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北京时间9月8日零时30分迎来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白露”。白露前后,夏日残留的暑气逐渐消失,天地的阴气上升扩散,天气渐渐转凉,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在草叶面上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称“白露”。

「节气」今日白露,夜凉勿忘添衣

图 张国鑫

节令至此,正当仲秋,气候一如春季,天高云淡,气爽风清,不仅草木茂盛,而且群花争艳。不过,此时的繁荣应该是一年中最后的辉煌,地球上许多有生命的东西会在萧瑟的秋风中由荣而枯,由盛而衰。

白露是一个转折,伴随这个诗意节气的脚步,天气将逐渐转凉。民间有“白露暑气灭,一夜凉一夜”的谚语。由于天冷,蚊子也不再活跃,所以还有“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的说法。

白露民俗

我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意思是说这个节气,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这会儿农民也忙着收获庄稼,正所谓“抢秋抢秋,不抢就丢”。

白露期间的各地民俗,主要有祭祀大禹、酿五谷酒、喝白露茶等。

祭祀禹王

白露时节是太湖人祭祀禹王的日子。禹王就是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祭禹王的香会每年四期,其中清明、白露的春秋两祭规模最大,春祭6天,秋祭7天。这时,每天都要唱一台戏,每台戏有四出。两出文戏,两出武戏,其中一出必为《打渔杀家》。祭禹王的香会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和向往。

酿五谷酒

白露时节开始收获,谚语云:“处暑高粱白露谷”。江苏浙江一带乡间,每年白露一到,家家皆用谷物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售卖。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喝白露茶

南京人还有喝白露茶的习惯。茶树经过夏天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的甘醇清香味,尤其受老茶客喜欢。家中存放的春茶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时白露茶正好接上。

白露养生

「节气」今日白露,夜凉勿忘添衣

白露时节,秋风在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这种干燥的气候特点在中医上称为“秋燥”,很多人会出现口干、咽干、眼干、皮肤干等症状。专家提醒说,白露的气候特点就是干燥。值此时节,要当心“秋燥”伤人。

“白露身勿露,露了冻泻肚。”专家提醒说,白露时节,起居上要注意保暖,夜间睡觉时最好用薄被盖住腹部,以免着凉感冒。

预防“秋燥”可涂抹润唇膏、润肤膏,多喝水,尤其是蜂蜜水。同时,还可多吃一些凉润多汁的水果,如柚子、梨、石榴、葡萄、柑橘等。

这个时节,夏季晚睡的习惯也应该开始调整,尽量争取每天多睡一个小时,早睡早起,以提前进入防秋乏的“备战”状态。

白露诗词

「节气」今日白露,夜凉勿忘添衣

《蒹葭》

出自《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白露》

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凉夜有怀》

白居易

清风吹枕席,白露湿衣裳。

好是相亲夜,漏迟天气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