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飛行員走了,良心不會痛嗎?

那個飛行員走了,良心不會痛嗎?

那個飛行員走了,良心不會痛嗎?

看到飛行員父母發的朋友圈,心裡隱隱作痛,無法體會其內心的悲涼與痛苦,我竟一時無語!

才27歲,人生最美好的年齡,無論是父母、妻子、朋友都是在憧憬美好前程的時候,卻戛然而止。

資本逐利和貪婪的本性

對於公司來說,最希望的是員工不生病、不請假、沒有家庭、沒有感情、最好連人性都不需要,最好是使用機器代替人工,就可以達到最大的效率和利潤。公司追求最大利益無可厚非,畢竟公司是資本逐利的手段之一。

如何取捨個人職業與個人健康卻需要飛行員自己去權衡和把握,飛行員不是機器,是肉身、會生病、有感情、有愛有恨、累了、病了是需要休息的。

我們能做什麼?

對於家人,我們永遠無法體會到他們的痛苦,他們內心的悲愴不是我們可以想象的,只能感受自己也在隱隱心痛,為了一個年輕的同事的離去而傷悲。

3萬個航線飛行員,每年都有這麼多起非自然離世的,這個比例遠超其他行業,何況還是所謂的最好的飛行員的身體,年年體檢。

除了家人、父母、朋友,有誰真正關心過飛行員的健康,有誰真正為飛行員的生活、工作、家庭擔心過,看到的只是他們光鮮的外表,有誰真正體會過他們辛苦的生活?

那些假惺惺地關懷,請個病假還要去看是不是真的病了的病態公司,那些一遇到真正的大問題就把責任推給飛行員自己的不負責任的公司,那些把飛行員當自己奴隸、自有資產的無賴公司,還有那些只為媚上而欺下的領導,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那怕只能挽救一個人,也是積功德

飛行圈是因為進行飛行技術討論才成立的,但是也一直關心飛行員的衣食住行,鼓勵大家學習、做好飛行技術,但尤其關心和關懷飛行員的身心健康。

每年我們自己掏錢邀請專家在飛行圈內進行免費的“疲勞管理”、“航空醫學講座”、“心理健康講座”,只求讓圈內成員瞭解疲勞、瞭解心理疾病、瞭解生活和工作,倡導把健康、家人、親情放在最優先考慮的位置,積極向上的生活和工作。工作一定要做好,但是絕對要讓位於健康和家人。

不是為了工作而生活,而是為了生活而工作。無關生死,都是小事。

我們每次講座,我給專家們都是這樣說:那怕只能挽救一個人,也是積功德的事!

而我們做這些,也許微不足道。

那個飛行員走了,良心不會痛嗎?

那個飛行員走了,良心不會痛嗎?

以前的文章:

轉身的那一剎那,已是永別!

哪怕只能救下一個飛行員---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天塌了---飛行員的生命竟又如此脆弱

悼念猝死的機長:飛行員也是肉做的,不是鐵打的!

如果生命到此為止,你是不是沒有任何遺憾~~本該如此的健康、生活、飛行

呼籲:一公司54天第四個猝死的只有26歲(33-42-53歲),怎麼解決被疲勞的頑疾?

2018專題講座之二 心理健康的識別及應對

你累了嗎???民航專家講座:疲勞管理與精力管理

為中國飛行員、用良心做事,飛行圈!(微信:air-leagu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