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

定了!国家突然下了铁命令,事关千万投资者!

“把那些借了网贷钱不还的人,

全部报送国家,纳入征信系统!”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

99号文件

2018年8月8日,国家互金风险整治办,正式下发通知:要求全国各省市平台立即上报逃废债的借款人名单。

何为逃废债?

就是通过网贷平台借了投资者的钱后,故意逃债,加剧平台倒闭,让无数投资者血本无归。

上报包括:姓名、身份证、手机、借款公司、平台名称、累计借款总额、欠款金额、拖欠日期,是否失联等。

要命的是,将把以上信息纳入征信系统,报送央行征信局、发改委财金司、征信中心、互金协会、中国“信联”!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

消息一出,网贷圈炸了!那些正妄想借这波爆雷潮,拖到平台倒闭,然后自己就可以不还钱的人,彻底崩溃!

另一边,投资者沸腾了!他们欢呼:这一天等得太久,很多平台就是那些人故意不还钱,把平台活生生拖垮了。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欠钱不还的他们永远没想到,国家会使出这一招,让他们从此与“老赖”一样,寸步难行!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

深圳公布首张名单

就在这些网贷“老赖”们正为此彻夜无眠时,深圳互金协会突然公布了第一批名单,宛如一道巨雷劈了下去!

你没有看错,故意拖欠750元不还,都上了黑名单报送央行征信局。如此的天雷滚滚之下,谁还敢欠钱不还。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

这下,他们彻底慌了。群里的消息从煽动其他人一起不还钱,拖垮平台。变成了:这可怎么办,明年小孩上学了。

目前,宜人贷、拍拍贷、微贷网、团贷网、爱钱进、你我贷、翼龙贷、信而富、PPmoney等,皆已完成部分上报!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

P2P反击逃废债:国家纳入征信,行业建黑名单

在P2P爆雷不断、行业陷流动性危机时,一些借款人的侥幸心理也在蔓延。他们想着“等平台死了,就不用还钱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互金行业逃废债现象成风。

最近,一场针对P2P借款人逃废债的反击行动已打响。

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报送P2P平台借款人逃废债信息的通知》,该通知抄送机构包括人民银行征信局、发展改革委财金司、征信中心、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百行征信等。目前,各地金融局和互联网金融协会纷纷下达通知,要求8月8日或9日上报逃废债人员名单,一时间,各大P2P纷纷响应,积极上报了“老赖”名单。

逃废债形成风气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P2P平台恶意拖欠债务人员的填报表格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借款平台名称、累计借款总额、剩余欠款金额、拖欠开始日期、是否失联、催收情况等。

根据百度百科解释,所谓的逃废债是一种民事违约行为,不是所有的欠债不还都是逃废债,它强调债务人的主观故意:确切地说,有履行能力而不尽力履行债务的行为就是逃废债。

今年7月,P2P出现严重的爆雷潮,一个月出现200来家问题P2P平台,波及全国各地投资者。由于投资者信心受到打击,不少投资人也不再看好P2P网贷,7月网贷行业成交量也呈现断崖式下跌。如此一来,网贷平台遭遇严重资金危机也逐渐传染至资产端,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恶意逃废债屡见不鲜,这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行业的流动性危机。

一名P2P行业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因为P2P借款人未纳入到国家征信系统,加上严厉打击恶意催收,有些偏向老赖了,很多平台正常催收不好做,导致很多钱被恶意拖欠,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一轮P2P的流动性危机,对于合规性的平台而言,真正产生危机的是借款方的恶意违约。

该平台负责人透露,在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一些本来有能力还款的借款人也悄悄走上逃废债之路。“面对逾期大爆发,很多平台的工作重心已经转到催收,调动一切力量到一线回款,但是老赖似乎有恃无恐。”

正是在此背景下,一些本来有能力还款的借款人出现恶意逾期,一些借款人认为“平台出问题,钱就不用还了”,甚至有借款人潜入投资人群里,恶意煽动情绪,制造恐慌。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法与金融室副主任尹振涛最近公开表示,近期走访了几家P2P头部平台,在雷潮下,各种人性被暴露,“1、平台电催只要打电话,借款人就报案举报。2、投资合同没到期,债转不出去,投资人就报警平台非法集资。3、借款人假扮投资人,大量涌入投资人群,恶意诋毁平台,希望搞垮平台,不用还钱。”

此前行业人士担心,如果恶意逃废债一旦形成风气,会危及到正规平台的生存和发展,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国家层面显然已关注到这个问题,并将此列为平台风险爆发的因素之一。

上述通知提道,近期P2P网贷机构风险频发,部分借款人借机恶意逃废债,逾期不还款,等待P2P平台资金链断裂倒闭,从而逃脱还款义务,加剧了P2P平台的风险爆发。

此前,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稳步推进互联网金融特别是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提出了九项明确要求,其中之一就是严厉打击借款人恶意逃废债行为。

互金逃废债纳入征信

这次国家层面的出击对于老赖群体形成一定的威慑力。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打击逃废债政策受到平台的一致欢迎,而不少平台老赖已经开始惴惴不安。在一些网贷老赖群里,面对监管的强大压力,不少老赖已经心慌慌,准备及早还款。尤其是这次通知明确提道,会将老赖信息纳入到征信系统。

另一方面,各大互金协会纷纷行动。8月9日,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官方微信发布《北京市网贷行业共建社会信用体系联合声明》,27家机构在声明中表示,保证决不失联跑路,对投资人负责。同时,全行业将联合起来,采取一切合法手段追索债权,抵制恶意逃废债行为。8日,上海互金协会联合37家P2P平台发布自律声明,对会员机构提出了5点要求。

本报记者注意到,京沪两地64家平台共同提到一点,要抓紧建立逃废债黑名单共享机制,彻底切断失信人在互金领域的融资渠道。

有律师表示,事实上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借贷行为的法律实质就是借款合同,仍受到我国合同法的保护。但由于我国征信体系的不完善,P2P的借款人未纳入到国家征信体系中,一些借款人产生了侥幸心理,P2P雷潮、流动性危机助长了逃废债心理的蔓延,此次国家出手非常有必要。

互金专栏作家肥皂向本报记者表示,这次文件将逃废债的老赖纳入征信。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就是说未来借款人要是故意不还网贷平台的钱,将直接计入到“信用中国”。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网贷平台不再需要依靠暴力催收,而是用征信记录的方式来进行贷后保全。“政策同时加强了整个征信体系的建设。一般来讲,目前先行的征信体系还是停留在,‘不还金融机构的钱’给你计入征信阶段。

现在如果你不还网贷平台的钱,一样可以给你计入征信,让老赖寸步难行。另外,对网贷平台前端的风控也能起到一定的帮助,可以‘挡住’一批试图‘浑水摸鱼’的借款人。”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愿天下再也没有欠钱不还之人,愿天下再也没有爆雷的平台,愿天下每一个老实人都能被温柔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