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从“没学上”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大步向前。近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保持在4%以上。人人都有学习途径、人人享有出彩机会,学有所教真正落到了实处。

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达42557亿元,比上年增长9.43%。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4204亿元,比上年增长8.94%。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幼儿园、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总支出均比上年有所增长,增幅分别为:13.21%、6.82%、9.60%、10.70%、8.11%、9.75%。教育投入越来越多,教育资源越来越优质,学习路径越来越广。

义务教育阶段优质资源的覆盖面逐步扩大

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初期,扫除青壮年文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行动让“有学上”不再是难题。1978年小学阶段净入学率为9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66.4%,而2017年这两个数据已分别达到99.9%和103.5%。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目前,我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45亿人,专任教师949.36万人。

当下,追求高质量教育、寻求均衡发展成为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自2013年国家启动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评估认定工作以来,各地新建改扩建学校约26万所,增加学位2725万个,补充教师172万人,参与交流的校长和教师达243万人次。截至2017年底,全国通过督导评估认定的县(市、区)数量达2379个,占81%,有11个省(区、市)整体通过督导评估认定。

数字的背后是教育发展的生动变化:一栋栋美丽的校舍拔地而起,一间间设施完备的实验室投入使用,更多名师走进师资相对薄弱的学校,优质的课程通过互联网传入偏远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优质资源的覆盖面逐步扩大。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增加经费投入,着力解决当前义务教育发展中长期存在且百姓反映强烈的择校、大班额、学业负担过重、‘豪华校’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大力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控辍保学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全面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制改革、学校联盟、城乡结对等,带动薄弱学校更好更快发展。”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局长何秀超表示。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大幅提升

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高中阶段教育不仅是连接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纽带,也是学生成长为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阶段。改革开放40年来,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大幅提升。1978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33.6%;2017年,毛入学率已提升至88.3%。

去年3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4部门共同印发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

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主要包括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对于普通高中教育而言,应当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普及的基本要求。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王海燕认为,伴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阶段教育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性,突出课程设置的基础性、选择性、均衡性,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孩子得到全面成长。

对于农村偏远贫困地区而言,提升中职教育很有必要。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认为,应将贫困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增量部分,重点放在中等职业教育上。对于那些办学有特色、直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就业和创业融合前景较好的中等职业院校,应重点支持。同时还应实施东西部中等职业教育协作计划,规划教育培训方向,引入合作企业,使学生实现稳定就业。

高等教育迈向内涵式发展

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从凤毛麟角的“天之骄子”,到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迈向普及化,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高等教育的殿堂。改革开放初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2.7%,在学规模为228万人。2017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7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5.7%。当今中国不仅有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今年年初,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高校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体系等作出明确要求;前不久,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强调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关键是要牢牢抓住提高质量这个纲。”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必须建立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实现政府以标准来管理、高校以标准来办学、社会以标准来监督,用标准加强引导、加强建设、加强监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