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徽在綠洲紅城閃耀文明之光——習水縣人民法院創建「省級文明單位」紀實

近年來,習水縣人民法院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以堅持“公正司法、司法為民”為根本,以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做司法文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實踐者、倡導者、傳播者。

堅持公正司法,踐行司法文明

習水縣人民法院始終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嚴厲打擊刑事犯罪,維護社會安全穩定;依法處理民商事案件,保障群眾合法權益,助力供給側結構改革;妥善化解行政爭議,促進依法行政。在維護國家政治安全,服務社會發展安定大局,促進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等方面持續發力。2013年至2017年5年間,習水法院案件受理數量從4055件增加到9609件,增幅為136%,面對案多人少的矛盾,習水法院改革創新,攻堅克難,蹄急步穩推進司法體制改革,抓住“司法責任制”這個“牛鼻子”,落實員額制、審判權力運行機制、審判監督管理機制、司法職業保障機制等改革舉措,倒逼法官認真履職,提升審判質效。通過開展“集中執行”“百日攻堅戰”等專項執行行動努力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執行難”問題,確保取得公正與高效雙贏的司法效果和社會效果。

堅持司法為民,彰顯服務文明

隨著習水社會經濟不斷髮展,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等美好追求的嚮往更加強烈,習水法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觀點,積極適應主要矛盾變化,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司法需求,以司法為民為為服務宗旨,以信息化建設為推動,以司法公開為切入點,不斷創新便民利民舉措。建立訴調對接中心,開展訴調對接工作,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開闢司法確認綠色通道,為人民群眾提供多元、快捷的糾紛化解方式;創建“司法文明形象法庭”,提升服務形象和質量,充分發揮“訴訟服務中心—訴訟服務窗口—巡迴審判點—訴訟服務聯絡員”為主體的“四級訴訟服務網絡作用,開展電話熱線立案、網上立案、巡迴上門立案、巡迴審判、遠程庭審、田間庭審、假日庭審等便民措施;大力開展司法救助,涉民生案件專項執行等為民工作;擔當普法責任,創辦《紅城法芸》報、《習水審判》院刊,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客戶端等新媒體手段開展審執公開、以案釋法等普法工作,提升人民群眾法治意識。最大程度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和司法獲得感。

堅持黨建引領,鑄就特色法院文化

“崇法尚德 秉公持正 智圓行方 明察慎斷”走進習水法院大廳,16字院訓赫然醒目,鏗鏘有力的印刻在富有紅色文化底蘊的浮雕上方,交相輝映,既莊嚴訓示法院幹警要崇尚法律,尊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公德,以聰慧之才行方正之事,明察秋毫,慎斷篤行,又充分展現了法院幹警優良的傳統、價值追求和職業品格。

習水法院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的建設,以黨建帶隊建,全力打造一支“信念堅定、忠誠為民、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法官隊伍。注重理想信念教育,重抓黨建,深入開展“三強三鐵“主題教育活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實踐活動常態化制度化,傳承紅色文化,組織幹警接受紅色教育;狠抓作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開展“整風肅紀年活動”、規範執行行為專項活動,著力整治“四風問題”,抓早抓小,充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真心真情關愛幹警,建設“院史榮譽室”、“廉政長廊”、“法官之家”職工書屋、文體活動室等,增強幹警職業榮譽感和歸屬感;開展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陶冶幹警情操,保持身心健康;以“讀書講壇”、“慶七一”業務技能競賽、“法官沙龍”研討會議等為載體,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比學趕超氛圍,全面提升幹警業務和服務能力,先後湧現出“全國優秀法官”周其貴、“全省先進個人”吳相波、“全市十佳法官”母建偉等先進典型。

習水法院注重將習水本土文化融入審判執行,融入司法服務,融入法治宣傳,融入隊伍建設。繼2011年獲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後,又獲“2012—2014年度全省文明單位”,於2017年再獲“2015—2017年度全省文明單位”,連續7年獲得殊榮,成績的取得和保持來之不易,全院幹警倍感珍惜、備受鼓舞,習水法院人將以此為契機,再接再勵,不斷鞏固和拓展我院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為習水這座“綠洲紅城” 全省文明城市增光添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