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楊度等六人組成「籌安會」 公開鼓吹帝制

歷史上的今天——楊度等六人組成“籌安會” 公開鼓吹帝制

1915年——楊度等六人組成“籌安會”,公開鼓吹帝制。

歷史上的今天——楊度等六人組成“籌安會” 公開鼓吹帝制

籌安會,是1915年楊度、孫毓筠、嚴復、劉師培、李燮和、胡瑛等六人成立的一個政治團體。其支持當時的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公開支持恢復帝制,實行君主立憲。

1915年8月14日,楊度串聯孫毓筠、李燮和、胡瑛、劉師培及嚴復,聯名發起成立“籌安會”。孫、李、胡、劉4人都曾參加過同盟會,是名噪一時的革命黨。楊度用了許多手段把嚴復列為發起人,使袁世凱”極為歡悅”。8月23日,由楊度親自起草的籌安會宣言公開發表,籌安會宣佈正式成立。楊度為理事長,孫毓筠為副理事長,嚴、劉、李、胡4人為理事。

歷史上的今天——楊度等六人組成“籌安會” 公開鼓吹帝制

民國4年8月上旬,袁的美國顧問古德諾要回國時,袁授意他寫了一篇《共和與君主論》,並命法制局參事林步隨譯成中文,送交《亞細亞報》發表,這好像是帝制的先鞭。

8月14日,楊度、孫毓筠、嚴復、劉師培,李燮和、胡瑛六人聯名通電全國,發表籌組籌安會宣言。

全國都知這是袁家班的把戲,做官的趨炎附勢,為保持祿位 ,紛紛覆電贊成,並答應派代表入會。不久,湖南、吉林、安徽、南京等處相繼組織分會;只有廣東分會取名為集思文益會,系梁士詒派所組,不肯依附於楊、孫。

歷史上的今天——楊度等六人組成“籌安會” 公開鼓吹帝制

民國初年為袁世凱復闢帝制製造輿論的政治團體。1915年下半年,袁世凱加快了復辟帝制的步伐,8月授意其親信楊度出面,拉攏孫毓筠、嚴復、劉師培、李燮和、胡瑛等所謂“六君子”在北京石駙馬大街發起組成。8月23日發表成立宣言,並決定以楊度、孫毓筠任正副理事長,其餘4人為理事。他們打著“學術團體”的招牌,宣稱其宗旨是“籌一國之治安”,“研究君主、民主國體何者適於中國”。實則是偽造民意,為袁世凱復闢帝制製造輿論。

歷史上的今天——楊度等六人組成“籌安會” 公開鼓吹帝制

曾通電各省軍民兩長及各政治團體派代表來京討論國體問題。6天后宣佈各省代表“一致主張君主立憲”,“廢民主而立君主”。9月1日,組織各省旅京人士以“公民請願團”的名義,向參政院請願,併為各“請願團”代擬要求變更國體的請願書。由於籌安會鼓吹帝制,罪惡昭著,遭到全國人民的強烈譴責。時人曾指斥他們“亂政滅國”,要求將其“明正法典”。1916年7月討袁護國戰爭後,“六君子”以帝制禍首罪,或被通緝,或避居家中。1918年3月獲特赦。

歷史上的今天——楊度等六人組成“籌安會” 公開鼓吹帝制

籌安會雖然通知會員說:“本會宗旨,原以研究君主、民主國體二者以何適於中國,專以學理之是非與事實之利害為討論之範圍,此外各事,概不涉及。”

然而在會員填寫入會書後,發現籌安會並不是個研究機構而是一個行動機構,它的行動就是“勸進”,對於志願參加入會的人來說,巴不得這是個“從龍”機會,所以當籌安會把投票紙分別發給各省代表,請他們在紙上填寫“君憲”或“共和”時,大家當然一致填寫君憲了。

歷史上的今天——楊度等六人組成“籌安會” 公開鼓吹帝制

籌安會做了一個好像今日美國蓋洛普民意測驗的工作,然而它的民意卻都是假的,雖是假的,卻假戲真做,因此,它發表了主張“君主立憲”的第二次宣言。這個宣言分為求治和撥亂兩部分。求治部分是要“去偽共和而行真君憲”;撥亂部分則說:“無強大之兵力者,不能一日晏於元首之位。……憲法之條文,議員之筆舌,槍炮一鳴,概歸無效。所謂民選,實為兵選。”結論是“撥亂之法,莫如廢民主而立君主;求治之法,莫如廢民主專則而行君主立憲。”

歷史上的今天——楊度等六人組成“籌安會” 公開鼓吹帝制

籌安會成立後引起了各方反對,在袁看來這些人都是不識時務之徒。如肅政廳呈請取消籌安會文:“自籌安會成立以來,雖宣言為學理之研究,然各地謠言蜂起,大有不可遏抑之勢。楊度身為參政 ,孫毓筠曾任《約法》議長,彼等唱此異說,加以函電交馳,號召各省軍政兩界,各派代表加入討論,無怪人民驚疑。雖經大總統派員在參政院代行立法院發表意見,剴切聲明,維持共和,為大總統應盡之職分,並認急遽更改國體為不合宜,然日來人心並不因之稍安,揆厥所由,無非以籌安會依然存在之故。應懇大總統迅予取消,以靖人心”云云。 袁世凱向人表示:“歐戰發生後,國際情勢已變,墨西哥之亂,可為寒心……我以大總統之地位,實難研究及此;但學者開會討論,根據言論自由之原則,政府無從干涉。……我個人既不想做皇帝,又不願久居總統之位,洹上秋水,無時去懷,無論他們主張如何,均與我不相涉。……此舉可視為學人研究,倘不致擾害社會,自無干涉之必要。”

歷史上的今天——楊度等六人組成“籌安會” 公開鼓吹帝制

籌安會成立之後,原定計劃是組織各省代表前來北京,向代行立法院的參政院請願,要求變更國體,但因為參政院要在9月1日開會,各省代表來不及全體趕到北京,因此只好改由各省旅京人士組織“公民團”分途向參政院請願。所有請願書均由籌安會代擬。

9月1日參政院開會時,便有所謂山東、江蘇、甘肅、雲南、廣西、湖南、新疆、綏遠等省區代表,紛紛呈遞請願書。籌安會自成立到組織請願團,前後不到10天,袁一生中所玩的政治把戲,這一幕是最拙劣而幼稚的了。

歷史上的今天——楊度等六人組成“籌安會” 公開鼓吹帝制

9月6日,袁派政事堂左丞參楊士琦出席參政院,代表他發表對於變更國體的宣言如下: “本大總統受國民之付託,居中華民國大總統之地位,四年於茲矣!憂患紛乘,戰兢日深,自維衰朽,時虞隕越,深望接替有人,遂我初服;但既在現居之地位,即有救國救民之責,始終貫徹,無可委卸,而維持共和國體尤為本大總統當盡之職分。近見各省國民紛紛向代行立法院請願改革國體,於本大總統現居之地位似難相容。然本大總統現居之地位本為國民所公舉,自應仍聽之國民。且代行立法院為獨立機關,向不受外界之牽掣,本大總統固不當向國民有所主張,亦不當向立法機關有所表示。惟改革國體於行政上有絕大之關係,本大總統為行政首領,亦何敢畏避嫌疑,緘默不言!以本大總統所見。改革國體,經緯萬端,極應審慎,如急遽輕舉,恐多窒礙,本大總統有保持大局之責,認為不合時宜;至國民請願,不外乎鞏固國基,振興國勢,如徵求多數國民之公意,自必有妥善之上法,且民國憲法正在起草,如衡量國情,詳晰討論,亦當有適用之良規,請貴代行立法院諸君子深注意焉!”

歷史上的今天——楊度等六人組成“籌安會” 公開鼓吹帝制

這是一篇半推半就的妙文,袁明白表示如果全國人民硬要強迎他做皇帝,他便只能服從民意而不便有所反對,因此他授意參政院另獻製造民意的文策。

籌安會的成立,雖然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不過這個機構本是一個研究國體的機構,所以除了國體論戰而外,反對的人也是循法律途徑,希望政府解散這個團體,沒有其他的實際行動。

歷史上的今天——楊度等六人組成“籌安會” 公開鼓吹帝制

最有趣的,是楊度的老師王闓運,他辭去國史館長回湖南老鄉,楊度覺得自己這一傑作如果沒有老師捧場,似乎美中不足,因此發生了以下的一幕。

4年12月15日,王闓運由衡州來電去:“大總統鈞鑒:共和病國,烈於虎狼,綱紀蕩然,國亡無日。近聞伏闕上書勸進者不啻萬餘人,竊謂漢語有云:代漢者當途高。漢謂漢族,當途高即今之元首也。又明讖雲:終有異人自楚歸,項城即楚故邑也。其應在公,歷數如此,人事如彼,當決不決,危於積薪。伏願速定大計,默運淵衷,勿諉過於邦交,勿懷情於偏論,勿蹈匹夫遹守之節,勿失兆民歸命之誠,使衰年餘生,重睹開日,闓運幸甚!天下幸甚!闓運叩。刪。” 袁即日覆電雲:“衡州王館長鑑:刪電悉。比者國民厭棄共和,主張君憲,並以國事之重付諸藐躬,夙夜彷徨,罔知所屆。外顧國勢之棘,內懍責任之嚴,勉徇從請,力肩大局,春冰虎尾,益用兢兢。當冀老成碩望,密抒良謨,匡予不逮。 世凱。” 各省的勸進電都沒有得到袁的覆電,只王闓運一電有復,趨炎附勢之徒驚為異數。其實據說這封勸進電是假的,因為王闓運已屆八十有五高齡,自不會緣木求魚。實在是被他的得意門生楊度偷奸一次。 籌安會成立先後只有兩個月,開始時轟轟烈烈,趨炎附勢之流爭相攀附,迨梁士詒的請願聯合會出現後,籌安會聲勢大減,於是改名為憲政協進會,併發通電宣告籌安會結束,電雲: “籌安會之設立,原以研究君主、民主國體何者適於中國,今國體問題,已待決於國民代表大會,以全國民情向背論之,吾人所希望之君主國體,當能得多數國民之同意。惟吾人前此宣言,非立憲不能救國,非君主不能立憲,是所希望者,在君主國體,並在立憲政體。蓋國體必為君主,始有一定之元首;政體必為立憲,始有一定之法制。無一定之元首,何以撥亂?無一定之法制,何以致治?今者國體之解決匪遙,政體之研究愈重,允宜乘此時機,加以討論,務求國體解決之後,憲政即隨而發生,得以速底於成,庶幾一國國是,從茲大定。然憲政端緒,至為繁複,外觀世界,內審國情,自宜早事研討,以供上下之採擇。今據會員多數之同意,決定將籌安會名義改為憲政協進會,所有本會中組織及一切職員,並各處加入討論之代表,概仍其舊。特此宣佈,邦人諸友,幸共圖之!憲政協進會。”

歷史上的今天——楊度等六人組成“籌安會” 公開鼓吹帝制

在8月間,楊度、孫毓筠、嚴復、劉師培、李燮和、胡瑛等六人,在袁世凱的示意下,組織了。他們被稱為籌安會“六君子”。籌安會掛的招牌是“學理討論”,其實是政治投機,他們援引古德諾的謬論,胡說“君主實較民主為優,而中國尤不能不用君主國體”,公開鼓吹復辟帝制。籌安會成立後,立即通電全國,要各地文武官吏和商會團體速派代表進京,討論國體問題。袁世凱在各地爪牙函電響應,紛紛派代表進京參加討論。幾天後,籌安會就通電全國說:各省機關及各團體代表投票表決,“一致主張君主立憲”。於是,在京各省文武官吏的代表分別組成“公民請願團”。袁世凱的親信梁士詒也抓緊時機,收買各方,組織各種請願團,如京師商會請願團、教育會請願團、婦女請願團、乞丐代表請願團、人力車伕代表情願團、孔社請願團等。這些請願團和籌安會的各省請願團一起,同時向參政院投遞請願書,掀起了請願實行君主制的風潮。

歷史上的今天——楊度等六人組成“籌安會” 公開鼓吹帝制

9月1日,參政院開會“討論”這些請願書。6日,袁世凱示意國體問題應“徵求多數國民之公意’。粱士詒、楊度等人風聞而動,收買各請願團,組成“全國請願聯合會”。16日,“全國請願聯合會”向參政院呈上第二次請願書,要求召開國民會議,解決國體問題。次日,參政院開會議決並諮請政府於年內召開國民會議。袁世凱及其黨徒又嫌國民會議開會遲緩,於是梁士詒、楊度等人再一次發動請願,推翻了原來召開國民會議的成案,要求參政院“另設機關,徵求民意”。參政院於10月6日開會,決定不再召開國民會議,由“國民代表大會”來“決定國體”。10月8日,袁世凱公佈了《國民代表大會選舉法》。在各省軍政長官監督下,加緊選舉國民代表,即在當地進行所謂國體投票和推戴袁世凱為皇帝。12月7日,北京及各省投票推戴全部完畢,先後上報參政院,並推定參政院為國民代表大會總代表。11日,參政院開會,舉行所謂解決國體總投票。

歷史上的今天——楊度等六人組成“籌安會” 公開鼓吹帝制

各省代表1993人所投的票,全部擁護君主制,並“完全一致”“恭戴今大總統袁世凱為中華帝國皇帝”。參政院立即於當天以“國民代表大會總代表”的名義上書“勸進”。袁世凱於同日假惺惺地將勸進書退回,並說:“今若帝制自為,則是背棄誓詞,此於信義無可自解者也。”當日,參政院再次開會決定“再勸進”,在15分鐘內“草成”長達2000餘字的第二次推戴書,當晚進呈。次日一早,袁世凱發佈命令,承認帝位。13日,接受百官朝賀,大加封賞,同時下令查禁反對帝制的活動。31日,袁世凱下令明年改為“中華帝國洪憲元年”,準備於元旦正式登上皇帝寶座。這出復辟帝制的醜劇,至此達到高潮。

歷史上的今天——楊度等六人組成“籌安會” 公開鼓吹帝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