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名滿天下連總統都怕,執掌大國財政卻一事無成

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在中國開闢了政治變革的土壤。芸芸眾生中,各類政治人物競相登場。有一位大師,論學問,學貫中西、車載斗量;論影響,各方矚目、舉足輕重。從政治改良,到君主立憲,再到倡導共和,他都是政壇的風雲人物?他是——

楊度?

錯,楊度與他相比只是小學生。

這份榮譽只屬於梁啟超。

此人名滿天下連總統都怕,執掌大國財政卻一事無成

這幾位大牛人你認得幾個

1912年9月,梁啟超結束14年流亡生涯,從日本神戶返回北京。1898年,他和老師康有為及六君子掀起挽救時局的戊戌變法,深刻烙印在歷史長河中。歸國後的梁啟超,受到舉國上下熱烈歡迎,“此次歡迎,視孫、黃來京時過之十倍”。每天到訪的賓客,從凌晨七點到深夜兩點,絡繹不絕。

梁啟超曾對友人說:“我的學問興味、政治興味都甚濃。兩樣比較,學問興味更為濃些。我常常夢想能夠在稍微清明點的政治之下,容我專作學者生涯。但又常常感覺:我若不管政治,便是我逃避責任。”

梁啟超在政治上屢有大手筆。1913年5月29日,他將共和黨、民主黨、統一黨合併為進步黨。他辦報撰文,鼓吹集權,反對“二次革命”,對抗國民黨。第二年進步黨組閣,整合憲法研究會,引導實權派走憲政之路,梁啟超風頭無雙。步入高位的梁啟超,在政治上是清醒的。面對袁世凱稱帝圖謀,他堅決反對,發表雄文《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聯絡蔡鍔倒袁,領導護國運動。打敗張勳之後,在段祺瑞組建的內閣中,梁啟超領導的進步黨在9席中佔據5席,可謂大權在握。為了施展抱負,這次梁啟超選擇擔任財政總長。

財政問題歷來是近代中國的關鍵性問題。清政府被庚子賠款拖垮。孫中山領導南京臨時政府之所以向袁世凱讓步,很大部分就是因為財政困難,難以為繼曠日持久的戰爭。袁世凱向清廷逼宮,也是在財權和軍權上做手腳。其後,袁世凱為了鬥垮國民黨,鎮壓“二次革命”,不惜出賣國家利益向五國借款。可以說,只有解決財政問題,才能解決政治問題。

梁啟超希望通過財政改革讓國家起死回生,利用對德宣戰緩付庚子賠款和幣制借款,實行幣制改革。第一步統一硬幣,第二步統一紙幣,從銀本位引入虛金本位。具體做法是購買金磅,裨益國庫,然後再發行公債,開闢利源。然而,效果卻並不理想。時任財政部司長的賈士毅說:梁啟超的見解雖高,效果卻只能維持現狀,國庫依然如洗。梁啟超的思想雖好,卻無法解決軍閥割據的問題。中央命令,不出京城,國稅完全落空。中央專款,悉數截留。梁啟超之能仰天長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此人名滿天下連總統都怕,執掌大國財政卻一事無成

梁啟超書法

上任不久,梁啟超就收到討逆軍總司令部送來的賬單,要求支付軍費185萬元。其實,討伐張勳,段祺瑞動用軍隊2萬多人,戰事僅持續四五天,軍費竟然如此龐大。此後,一系列軍費雪片般飛來:陸軍部特別經費、外交軍事用款、川湘用款、江西督軍臨時軍費、湖南督軍費、海軍特別費……到年底,數千餘萬元財政赤字,直接將梁啟超苦心編制的財政大局全面擊潰。

梁啟超給國外朋友寫信說:國內種種紊亂腐敗情形,筆難能罄,吾在此日與妖魔周旋,此何可耐。部下惠隱回憶說:任公本大權在握,可施展其抱負。不料到任多時,一籌莫展。任公本一介書生,與金融家格格不入。財政部權力所及,竟只有一家中國銀行,熟知該行金庫也空空如也,自救不暇。與其他交通銀行及各野雞銀行一向缺乏感情,不免碰壁,妙手空空。每天坐此針氈,不是任公所能忍受的。不到半年光景,任公就廢然求退,很快辭職。任公當財長,任內未能興一利,革一弊。

此人名滿天下連總統都怕,執掌大國財政卻一事無成

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引爆學生愛國熱情

辭職後,梁啟超專心學術,成為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他一生著述達1400多萬字,每年平均39萬字,學術研究狩獵廣泛,特別在新史學、目錄學、圖書館學、文學等領域創造了無與倫比的輝煌,深深地啟發了五四知識分子。胡適在《四十自述》中認為:“(梁啟超的著作)是第一次用歷史眼光來整理中國舊學術思想,第一次給我們一個學術史的見解。”他的子女延續了父親的學術精神,走出了3位中科院院士(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禮)和1位西點軍校生(梁思忠),讓人敬佩。

參考書目

1、《梁啟超年譜長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2、《主角與配角——近代中國大轉型的臺前幕後》,長江文藝出版社,2005年。

3、《梁啟超與民國政治》,吉林出版集團,2007年。

4、《梁啟超和他的兒女們》,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