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起!內蒙古屠宰場發生非洲豬瘟 病豬來源不明

21起!内蒙古屠宰场发生非洲猪瘟 病猪来源不明

21起!内蒙古屠宰场发生非洲猪瘟 病猪来源不明

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9月24日下午15時56分發布,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確診一起生豬非洲豬瘟疫情。非洲豬瘟仍在不斷髮生,這是截止目前國內確診報道的第21起疫情。

9月22日,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一屠宰場駐場官方獸醫在巡檢時發現待宰生豬發病死亡。23日下午,內蒙古自治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診斷為疑似非洲豬瘟疫情。24日,農業農村部接到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經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國家外來動物疫病研究中心)確診為非洲豬瘟疫情。該屠宰場待宰生豬388頭,發病4頭,死亡2頭。

內蒙古呼和浩特的該起疫情發生於一屠宰場,這也是我國確診的第二起發生於屠宰場的非洲豬瘟疫情,其餘19起疫情均發生於養豬場(戶)。第一起發生於屠宰場的非洲豬瘟疫情是8月16日農業農村部通報的河南省鄭州市經濟開發區某食品公司屠宰場(後經核實,某食品公司為鄭州雙匯食品有限公司)非洲豬瘟疫情。產地檢疫證明顯示發生疫情的生豬來自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湯原縣鶴立鎮交易市場。但隨後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政府否認了佳木斯為河南省鄭州市雙匯屠宰場非洲豬瘟疫情的疫源地,

雙匯屠宰場染病生豬來源地至今不明。如今發生於內蒙古呼和浩特該屠宰場的非洲豬瘟疫情生豬來源地也未明確

內蒙古呼和浩特的該起疫情發生後,使得內蒙古非洲豬瘟疫情增至3盟(市)4起,分別是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9月14日確診)、錫林郭勒盟正藍旗(9月17日確診)、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9月21日確診)和呼和浩特市(9月24日確診),也使得內蒙古成為全國僅次於安徽的第二大非洲豬瘟疫情“重災區”。

21起!内蒙古屠宰场发生非洲猪瘟 病猪来源不明

至此,我國已發生21起非洲豬瘟疫情,波及8省份。

目前,疫情發生省份為遼寧(1起)、河南(2起)、江蘇(2起)、浙江(1起)、安徽(8起)、黑龍江(2起)、內蒙古(4起)、吉林(1起)等8個省份;疫情省的相鄰省份為河北、山西、上海、福建、江西、山東、湖北、陝西、寧夏、甘肅等10個省份,覆蓋東北、西北、華北、華中、華東、東南地區18個省份。其中,東北三省(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作為全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2016-2020)劃定的生豬養殖潛力增長區,全部“淪陷”非洲豬瘟疫情。由於國內不少大型養豬企業相繼在東北地區佈局,有媒體報道,2018年初,東北地區在建生豬養殖項目投資已超過615億元,2018年底前可新增出欄1540萬頭,如果疫情持續蔓延,大型企業東北養豬項目的發展前景也將蒙受陰影。

21起!内蒙古屠宰场发生非洲猪瘟 病猪来源不明

河南、江蘇、安徽、內蒙古4省(區)暫停生豬及生豬產品調出,18省份暫停生豬跨省調運。

根據8月31日農業農村部發布的特急明電《農業農村部關於切實加強生豬及其產品調運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發生疫情的縣(市、區)、市、省,暫停生豬調出本縣、本市、本省,關閉省內所有生豬交易市場。有2個及以上市發生疫情的省,暫停該省所轄市生豬產品調出本省。這就意味著在2個及以上市分別發生疫情的河南省(鄭州、新鄉市各1起)、江蘇省(連雲港、無錫市各1起)、安徽省(蕪湖、宣城、鳳陽、銅陵市分別2起、4起、1起和1起)和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興安盟、呼和浩特市分別2起、1起、1起)將關閉本省(區)所有生豬交易市場,並暫停該省(區)生豬及生豬產品調出本省(區)

根據9月11日農業農村部特急明電《農業農村部關於進一步加強生豬及其產品跨省調運監管的通知》,要求與發生非洲豬瘟疫情省相鄰的省份暫停生豬跨省調運,並暫時關閉省內所有生豬交易市場。這就意味著上述18個省份(8個疫情省份和10個與疫情省相鄰的省份)將暫停生豬跨省調運,並暫時關閉省內所有生豬交易市場

上述18個省份生豬出欄總量接近全國生豬產能的70%,近70%的生豬產能被迫中斷跨省調運,主產區、主銷區生豬價格走勢將繼續兩極分化。

非洲豬瘟疫情動態

繼禁止16省跨省調運生豬後,農業農村部發文豬飼料暫停豬血及製品的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