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要退休了:一群人的阿里,一个人的京东

厂长的话

悔创阿里杰克马,厂长一直当段子调侃,今天才知道,原来不是马云太疯癫,是厂长看不穿啊。今个儿一大早,杰克马抛出一个重磅“炸弹”,明年今日,他将不再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回去做“教师”,现任集团CEO张勇将是接班人。为了这次“别离”,马云也是煞费苦心,准备了近十年,现在的阿里没有马云也可以照常运作。而当年的竞争对手,这两天在风口浪尖上的京东,离开刘强东连董事会也开不了,差别真是太大。。。

马云要退休了:一群人的阿里,一个人的京东

教师马云

9月10日是教师节,也是马云的生日,在这一天,马云发布声明,明年将会“传位”阿里集团CEO张勇,那个“双11”的缔造者。

马云要退休了:一群人的阿里,一个人的京东

明年今日,马云不过55岁,为啥这么着急退休呢?原来:

马云要退休了:一群人的阿里,一个人的京东

马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永远不可能像盖茨一样富有,但有一件事我能做得更好,就是早一点退休。比起阿里巴巴的CEO,我可能会更擅长回去做一个教师。”

马云要退休了:一群人的阿里,一个人的京东

往回一翻,马云还真没吹牛,1994年的时候,马云评上了学校首届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他在校报发了这么一段话:

马云要退休了:一群人的阿里,一个人的京东

这个教育理念,即使放在今天,也是很超前的吧,也难怪马云会跑去做电商了。

厂长很是期待,马云的名片会变成这样:

马云要退休了:一群人的阿里,一个人的京东

筹备了十年的渐行渐远

马云说,自己在1995年定下自己2005年会回去做老师,但没想到,“2005年和eBay的竞争在火热的状态,那时候回去是不负责任的,于是想想再过几年吧。”

这一拖,就是13年。

2009年,同样是9月10日,创业圈最津津乐道的18罗汉辞去创始人职位,阿里进入合伙人的时代,每年选拔新合伙人加入。颇有点“杯酒释兵权”的意味。

2013年1月15日,淘宝十周年庆典,马云把自己也“释”了,辞去阿里集团CEO一职。那一天他一度哽咽,单膝跪下,跟现场和镜头前的所有人说:“拜托大家。”

2016年开始,蚂蚁金服也开始了传承的脚步。井贤栋接班彭蕾,出任蚂蚁金服董事长一职,同时兼任CEO。

阿里今年表示,将减少马云和谢世煌的个人控制力,改由阿里巴巴合伙人和高管们集体控制,目的是为规避“关键人风险”。

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制度,但好的制度显然更靠谱一点。

韩国的申不害变法之所以失败,原因就是完全靠的君主的“人治”,君主不行了,也就玩完了。商鞅靠的则是“法治”,虽然个人下场有点悲惨,却一举奠定了扫清六合的基础。

当然,这个比喻并不是很恰当,马云更像是范蠡,事了拂衣去,泛舟西湖上。

马云去年有部电影叫《功守道》,在电影中扮演武林高手,打败了吴京、李连杰、甄子丹、邹市明等一众高手,成为一代宗师。厂长刚看时是有点反感的,想到了这个:

马云要退休了:一群人的阿里,一个人的京东

看到结局时马云被抓紧派出所,厂长懂了,也笑了。在有些东西面前,“武功”再高亦是枉然,懂得这个道理并坦然接受,的确称得上一代宗师。

马云要退休了:一群人的阿里,一个人的京东

一个人的京东

和阿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周因为刘强东事件陷入危机中的京东。

BAT的核心人物自然是李彦宏、马云、马化腾,但围绕在他们身边的,是一批举足轻重高管团队。

京东则更像是一刘强东一个人的王国——他一个人拥有京东79.5%的表决权。很明显,这是完完全全的一言堂。

虽然美股的科技公司常常会采取“同股不同权”的架构,但是如此集权,也是屈指可数了。

更罕见的是,京东的公司章程里有这么一条规定:如果创始人——也就是刘强东——不能参加董事会,就不能召开正式董事会。

刘强东不同意,京东连正式的董事会开不了。京东的“关键人风险”可以说是很大了,而这一风险在上周的负面事件中暴露无遗,过去一周,京东的股价跌幅近20%。

马云要退休了:一群人的阿里,一个人的京东

更何况,刘强东还特别爱炒作和奶茶妹妹的感情,一个章泽天顶的上阿里半个公关部,有点夸张,但确实说出了一部分实情——章泽天为京东带来了巨大的廉价流量。

有个网友说的一针见血,70后娶了90后,已经很拉仇恨了,偏偏还爱炒作,还“不知妻美”。顺风自然成神,逆风则难免成鬼,“关键人风险”被无限放大了。

“一群人”的私募

同样的,对于一家私募来说,过度依赖核心创始人,也并非好事。现在越来越多的私募,也开始尝试建立合伙人制度。

最开始的是IDG中国,早期团队组建堪比七剑下天山,熊晓鸽、周全、林栋梁、章苏阳、杨飞、过以宏、李建光。

今日的IDG,造血能力强大,2015年到2017年,有至少34人离职/离任。但IDG的战绩并未受太大影响,投资的388家企业,已有78家公司走到了下一轮,占比约为20%。

证券类私募里,2013年成立的高毅资产也是采用合伙人制度。

创始人是邱国鹭,同时还有其他五位基金经理:邓晓峰、孙庆瑞、卓利伟、冯柳、王世宏。五人的平均从业及投资年限超过16年,都是70后。其中邓晓峰、孙庆瑞、卓利伟都是公募出身,冯柳是一个民间投资高手,王世宏是券商派。

高毅的激励机制也很特别:投资经理跟投机制,确保投资经理与持有人的利益高度一致;奖金递延机制,投资经理奖金超过一定金额的部分再投回到所管理产品中,以保持团队的稳定性……

2015年1月至今,高毅累计收益达到78.77%。

马云要退休了:一群人的阿里,一个人的京东

还有一个成功的转型案例是鸿凯投资。

创始人林军是期货行业的领军人物,二十余年的沉浮让他明白:在极端行情出现时,唯一有用的是风控机制,风控机制执行有效,再怎么大规模都能及时砍仓出来,亏损不会很多。

2013年,他做空铜失利,遭遇巨亏,一年后才缓过来。

林军说:“这次亏损,我没有从行情和交易能力做总结,总有一些行情是想不通的,我想到的是公司管理出了问题,表面来看是亏钱,其实是公司团队没发挥出应有的积极性,所有人都是助手,只有我一个人在交易。”

2013年9月,他开始学习管理,报名读了MBA。如今林军已经退居幕后,没有自己的交易账户,精力都放在公司里。担鸿凯投资的势头丝毫不减:

马云要退休了:一群人的阿里,一个人的京东

借用朋友的一句话:仰视这个世界,你会觉得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太大;俯视这个世界,你我不过是达尔文进化论里的一个途径小站。

人来到世上是紧握双拳的,总想抓住点什么,离开时却是松开双手。用一辈子追逐,也用一辈子学放手。而对于一家成熟的企业来说,创始人越早学会放手,企业才会走得越远。

能够早点悟到这点,知道自己只是达尔文进化论里的一个途径小站,建立一个完善的制度,然后深藏功与名,才是真正的睿智,企业也才能长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