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亚南山寺 108米海上三面观音的造像缘起 浩大工程回顾

一、盛世盛典

2005年4月24日(佛历二五四九年三月十六日),世界最高的海南三亚南山一〇八米海上观音圣像举行盛况空前的开海南三亚南山一〇八米海上观音圣像光大典。来自世界各地的一〇八位高僧大德共同主礼,五百位大和尚及数万信众和群众出席了这一“千载一时,一时千载”的盛典。

海南三亚南山寺 108米海上三面观音的造像缘起 浩大工程回顾
海南三亚南山寺 108米海上三面观音的造像缘起 浩大工程回顾

二、造像缘起

海南建省后,一直缺乏知名的人文景观和宗教文化交流活动场所。1993年,时任海南省委书记阮崇武接到一位名为释永寿的和尚的一封信,要求在亚龙湾拨地数百亩,修建南国寺。阮崇武当即回复并告知三亚市,从亚龙湾的整体规划来看,由于风格和功能都不协调,不宜修建寺庙,并提议另择地建寺,纪念对中日文化交流起过重要作用的唐代高僧鉴真。由于鉴真又叫“南山宗”,故拟取名“南山寺”。

海南三亚南山寺 108米海上三面观音的造像缘起 浩大工程回顾
海南三亚南山寺 108米海上三面观音的造像缘起 浩大工程回顾

1993年,阮崇武到三亚视察,顺便实地选址,但几个地方都不理想,只好找来三亚地图查看。从图上他看中了的鸭仔塘村旁的一大片空地,这里背山面海,农田和农居都不多,很适合作为开发用地。同时,庙址必须具备基础设施的托依,主要是水电路能否接通。这里离公路近,有高压电网经过,旁边有一条小溪,规划中拟建的大隆水库就在附近,各方面条件都很适合建寺。后来一查,这个地方的名字就叫南山。选定的庙址面对大海,水天相连,一望无际,后山海拔478米,古木参天,很有气势,这令参与选址的人兴奋不已。

海南三亚南山寺 108米海上三面观音的造像缘起 浩大工程回顾

1993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就南山寺的筹建问题,阮崇武专程拜会了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得到积极支持。

1993年6月,南山寺进入实际运作。经到江苏等地多方考察与讨论,三亚市委、市政府向省里报送了《关于拟定的情况汇报》。7月24日,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准了此大纲。

海南三亚南山寺 108米海上三面观音的造像缘起 浩大工程回顾

南山寺项目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海内外各方的重视。批复两天后(1993年7月26日),海南省委统战部及南山寺项目筹备组等6人专程进京,向中央有关部门汇报南山寺的筹备情况。中央统战部、国务院宗教局、中国佛教协会均表示完全同意南山寺项目及筹建方案,赵朴初会长及国务院宗教局叶小文局长一直给予了大力支持

海南三亚南山寺 108米海上三面观音的造像缘起 浩大工程回顾

1994年1月24日,全国宗教团体领导人座谈会在三亚召开,赵朴老又亲率与会的时任佛协副会长嘉木样活佛、贡唐仓活佛、明旸法师、刀述仁居士及高旻寺、金山寺的住持等60余名佛教界、建筑界著名人士,赴南山寺址考察;赵朴老当场将亲笔题写的“南山寺”墨宝赠给南山寺住持圆湛法师。第二天,赵朴老接受三亚市政府的邀请,欣然同意出任南山寺功德基金会名誉会长。

1994年2月,在评审南山寺修建规划设计时,正式将“南山海上观音”列入规划,确定像高108米。

海南三亚南山寺 108米海上三面观音的造像缘起 浩大工程回顾

1996年1月15日,海南各部门人员一行7人再次赴京,携海上观音巨型铜像小样两尊,征求赵朴老的意见。同年7月5日,赵朴初老先生在南山寺功德基金会送来的一份材料上批示,“建观音的想法很好。我已于去年10月请吴立民、胡建宁二位先生依据经教结合实际情况商订处理办法。希望早日设计完成。”一年之后,国务宗教局正式批准了“海上观音”项目。

海南三亚南山寺 108米海上三面观音的造像缘起 浩大工程回顾

三、敬造理念

南山海上观音圣像的设计者将项目定位为——“世界级、世纪级”的佛教文化工程。这就要求,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要“传承、创新、经典”,从形态、线条、布局、环境、建筑、整体等各方面进行再处理和再创造,成为东方佛教文化和佛教造像的代表作。

项目筹建伊始,就得到许多佛教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赵朴初、吴立民、胡建宁、徐勇良等佛教、文化、雕塑、绘画、冶金界的名家,在中国佛教协会与中国佛教研究所的精心指导下,进行了严谨的创作。经过反复调研、论证、修改、完善,前后易稿数十次之多,最终确定了“一体化三尊”的三面造型设计以及采用白色合金材质制作“白衣观音”的方案。“一体化三尊”即:海上观音分为东、西、北三面像。

北面像手持经箧,象征智慧;东面像手持莲花,象征和平;西面像手持佛珠,象征慈悲。定位“一体化三尊”,是因为无论从海上、陆上或哪个角度,都能与圣像形成对视交流。采用合金材质是为了增加雕像抗腐蚀、抗风、抗震能力,而取“白色”则是为了让圣像在蓝色海水的反衬下,更能增强视觉效果。

海南三亚南山寺 108米海上三面观音的造像缘起 浩大工程回顾

赵朴初老先生亲自为圣像题写了“南山海上观音”。定址后,海上观音像的设计就成了首要问题。由于南山海上观音像高108米,为雕刻中的巨著,可供借鉴的前人经验并不多。为此,南山海上观音圣像工程指挥部领导小组一行人先后对国内各个有名的观音像进行了考察,并开始就此对佛教界、艺术界进行了广泛的征询。

海南三亚南山寺 108米海上三面观音的造像缘起 浩大工程回顾

四、敬造过程

说起圣像的选址,有一段有趣的故事。省政协副主席、时任三亚市委书记洪寿祥,曾经作为南山项目的总监。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时从地图上看,选址点恰好有一礁石,可作为观音底座,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和工程难度。而前边是深海,后边是烂泥,都不适合。定址后才发现,此处恰恰是两个山峰和两个山谷连线的交叉点。这一巧合,连参与规划的美国设计师都连连称奇。

1999年10月27日(农历九月十九),海上观音工程正式开工。历史将记住这一天。

2000年1月5日,金钢洲工程施工,当年即成功地经受住了两次12级强台风的考验。

2000年12月,圆通宝殿工程主体完成。

2003年1月,金刚宝座工程主体完工。

2003年3月,观音像主体钢结构开始安装。

海南三亚南山寺 108米海上三面观音的造像缘起 浩大工程回顾

五、工艺制造

在海上建造高达百余米的观音圣像,很多人不禁疑问:离海水这样近,其抗蚀抗风性如何?针对这一问题,建造者选取了合金钢锻造工艺。合金钢白亮光洁,不易氧化变色,是“白衣观音”最适合的材料,加上在圣像表面喷涂了一种高分子薄膜后,能保证15至20年内膜层不出现粉化、龟裂、脱落等老化现象。项目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季素福先生表示,其设计能保证抗14级台风,只要做定期的保养,还可保证观音像百年的供奉期。经过这些年来的现实验证,观音圣像的确顶住了14级台风的侵袭而巍巍矗立。

海南三亚南山寺 108米海上三面观音的造像缘起 浩大工程回顾

专家认为,南山海上观音圣像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大型主题文化工程,涉及传统文化、佛教教义、绘画、雕塑、铸像、建筑等众多专业领域,运用到合金工艺、高分子、流体力学、海上施工、建筑维护等一系列高科技成果。项目堪称当代佛像作品的代表,具有三个世界独创性——海上108米的高度;一体化三尊的白衣观音形象;面积15000平方米的圆通宝殿。南山海上观音像将成为“和平”、“智慧”与“慈悲”的精神象征。

海南三亚南山寺 108米海上三面观音的造像缘起 浩大工程回顾

持莲观音

此三观音表法无量,持经是心、是智、是安心、是立体、是对内、是见道、是依理、是空义、是真谛……;持莲是色、是境、是起行、是显用、是对外、是修道、是依事、是有义、是俗谛……;持珠是妙观,则色心一如,理事无碍,空有不二,真俗双融。此三观音,净“身、口、意”三业,断“见思尘沙、无明”三惑,明“空、假、中”三观,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合“金刚界、胎藏界、苏悉地”三部,证“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智。

海南三亚南山寺 108米海上三面观音的造像缘起 浩大工程回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