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荣昌又上重庆日报头版啦!

「喜讯」荣昌又上重庆日报头版啦!

电商、超市、金融“三进村”

五千多个村迈上“信息路”

「喜讯」荣昌又上重庆日报头版啦!

忠县黄金镇农村电商平台,经营户正在检查上架商品

临近年末,荣昌区安富街道通安村党总支书记张雪越发忙碌,每天奔波于区互联网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各村之间,不断更新本土农村电商平台“在村头”上的年货产品目录,常常加班到凌晨。

虽然辛苦劳累,但张雪很有成就感,“依托‘在村头’平台,各村的土特产品销量持续走高,乡亲们高兴得很!”

张雪告诉记者,“在村头”已在全区300多个村建立了电商交易点,推动蛋类、酒类、花椒、菜籽油、辣椒酱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今年9月,“在村头”成功入选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案例暨新农民创业创新百佳

“在村头”的发展壮大,是我市充分利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务实推进电子商务、便民超市、金融网点“三进村”工作,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5000多个村实现“三进村”,电商交易总额近8亿元,农村金融网点交易金额近20亿元,便民超市销售额达到6亿余元,切实把基层党建做出了生产力、竞争力和凝聚力。

农产品搭上网销“顺风车”

红炉村与盘龙村位于巴南区龙洲湾街道相对偏远的区域,盛产的糯玉米、生态蔬菜在周边一带颇受好评,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销售,多数种植户只能用摩托车拉到场镇上卖。

随着“三进村”工作的启动,这种局面得到彻底改变。盘龙村村委会成立了龙之霖商贸有限公司,下设采集检验、分流包装、网络营运、物流配送等部门;与中国邮政合作,在其“邮乐网”上挂出绿色农产品系列,巴南区不少大中型超市、学校和机关食堂都成了公司客户。今年仅玉米一项农产品,就有200余位客户下了60多万元订单。

不光产品销售搭上了网购网销“顺风车”,“三进村”还给村民带来更多便利——

盘龙村村民符云勇赶在夏季来临之前,在村便民超市订购了一台格力空调,全家过了一个凉悠悠的夏天。“现在日用品都可以在超市登记代购,最多三五天就到货。如果需要大量农资产品,登记后村委会还联系卖家直接送到地头,方便得很。”符云勇告诉记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