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巧雲|悉心照顧癱瘓婆婆

9月16日清晨,在黔江區馮家街道橋南社區1組,48歲的村民馮巧雲,正在給躺在床上的婆婆鍾維芳擦洗著身體。四年前,自婆婆中風癱瘓以來,馮巧雲便一直照顧著婆婆鍾維芳的生活起居,無微不至。老人說,要不是兒媳婦的細心照顧,她早就離開了人世。


馮巧雲|悉心照顧癱瘓婆婆


入嫁以來孝敬公婆

馮巧雲是黔江區濯水鎮人,她兩歲時,母親就撒手人寰,留下她和父親相依為命。從記事起,就沒有感受過母愛的溫暖,這也讓她對親情尤為珍惜。

1995年,只有初中文化的馮巧雲和馮家橋南高榮生結為夫妻。婚後,公公婆婆就一直跟著他們生活,而丈夫高榮生是家裡排行最小的。“我有3個兒女和4個兒子,兒女們成家後,我們兩個老的跟著老么他們一起生活。”公公高紹海說。

自馮巧雲嫁到高家的那天起,她對公公婆婆都很孝敬,20多年來,她始終秉承“百善孝為先”的優良傳統,生活上更是給兩位老人無微不至的照顧,深得公婆的喜愛。


馮巧雲|悉心照顧癱瘓婆婆


悉心照料癱瘓婆婆

2013年11月,婆婆鍾維芳開始感覺全身疼痛,繼而無力行走,之後的幾天面部也開始慢慢扭曲,馮巧雲和家裡人趕緊將老人送往醫院。跑了幾家醫院,醫生都說沒有辦法了,老人已經癱瘓,就算吃藥打針,鍾維芳的病情也不見好轉。

自鍾維芳癱瘓後,生活根本無法自理,馮巧雲便沒日沒夜照顧著婆婆的衣食起居。每天早上,馮巧雲給婆婆洗臉擦身,穿好衣服後,便抱著她到客廳吃飯看電視。傍晚,馮巧雲同樣要給婆婆洗臉擦身,抱著婆婆上床睡覺。一年365天,每天抱上抱下,為她換衣服、擦洗身子,但她從沒厭煩過。

剛開始的時候,鍾維芳全身痠軟無力,右手根本拿不起筷子,馮巧雲便親手餵飯喂水。為了能讓婆婆恢復右手行動能力,馮巧雲每天都給她按摩,並用熱水敷。日復一日,在馮巧雲悉心照顧下,婆婆的右手開始變得有力起來,能夠拿得動筷子,並開始自己坐著吃飯。

為了能更好照顧婆婆,馮巧雲每晚上都跟婆婆睡在一起,幫助她晚上大小便。就這樣,馮巧雲和婆婆“同床共枕”了4年,直到今年5月份開始,馮巧雲給婆婆買了成人紙尿褲,這才結束同床。馮巧雲說,那些日子,最多的時候,一晚上要起七八次。

每天去馮家場辦事之前,馮巧雲都會先打理好婆婆再出門。回家後,同樣第一時間查看婆婆的情況,詢問需要些什麼、想要吃什麼。“這是我們做兒媳應盡的孝道,也是我們晚輩的責任。”馮巧雲說。

4年多來,馮巧雲始終保持著耐心和孝心,盡心盡力照顧著婆婆鍾維芳。無論是吃飯還是睡覺,她首先想到就是以照顧婆婆。每天家裡吃飯,馮巧雲根據婆婆的口味,單獨為婆婆做一份,照顧她吃完飯後,她才開始忙活起家裡其他人的飯菜。


馮巧雲|悉心照顧癱瘓婆婆


左鄰右舍紛紛稱讚

馮巧雲悉心照顧婆婆的事蹟,左鄰右舍都看在眼裡,並打心眼裡佩服這樣的好媳婦。“這麼多年來,兒媳婦對我一直都很好,特別孝順,像我的親閨女一樣,天天抱我上下床,要是沒有她服侍,我早就不在人世了。”鍾維芳說。

“每天弄上弄下,都是她在弄,我也抱不動,雖然我們這些哥哥嫂嫂也經常去照看,但都是以她為主,這麼多年了,大家都知道她孝心好。”二嫂鄭孝瓊說,多虧了弟媳馮巧雲,像婆婆這種情況,要是落在別戶,早就不行了。

馮巧雲對兩位老人的孝心,也影響著她的兩個女兒。受媽媽的影響,兩個孩子從小對爺爺奶奶就格外的關心和照顧。兩個女兒,一個在外讀大學,一個在外打工,她們經常打電話問候爺爺奶奶,姐妹倆每次回家中,首先是看望奶奶和爺爺。

馮巧雲悉心照顧癱瘓婆婆的事蹟,在當地傳為佳話。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中華傳統美德,樹立了孝老愛親的良好風尚。

記者:劉良玉、錢羽(實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