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財|堅守在阿蓬江畔的「造船匠」

“舟白上面是叢山,山中杉木撐藍天。魯班弟子去伐木,造只木船下河灘。”這四句打油詩,是以前阿蓬江流域兩岸群眾生活的真實寫照。

數百年來,生活在阿蓬江流域兩岸的群眾,以前大多以打漁為生,兩岸居民相互往來,過河必須學會撐船。為此,當地就出現一批“造船工匠”,專門製造一種舢板船,方便居民過河和下河打漁。近日,記者走進位於阿蓬江流域的重慶市黔江區舟白街道舟白社區5組,採訪當地人稱“船木匠”的楊文財。


楊文財|堅守在阿蓬江畔的“造船匠”


祖上傳下“造船”工藝

提到造船,很多人會想到是國營大型的製造業。然而在溝壑縱深的黔江山區,也保留著這一簡陋粗糙的造船工藝,通過這種簡陋工藝所製造的船,稱為“舢板船”。

舢板船基本成為兩岸居民朝夕相伴的生活伴侶,當地每一個男子從成人到年老,至少要使用5只舢板船。

舢板船在當地,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不僅為生活在阿蓬江兩岸居民打漁的工具,也是他們過河和載重生活物資的交通工具,還是清理河流和岸上的清漂工具。

家住舟白社區的楊文財,他們家加工的舢板船有200多年曆史,從祖輩遷徙到黔江,生活在阿蓬江岸,就開始以製造舢板船和打漁為生。造船的營生相傳了好幾代人,傳到楊文財這一代時,生意也就逐漸冷清。

“做這種舢板船,其實我沒有真正跟過師傅,只是父親在做的時候,我喜歡站在旁邊看,時不時地給父親打個幫手而已。”楊文財說,一隻船要用多少木材,木材的長短以及製作的工序等,時間一長,憑眼睛看都看會了。

據瞭解,今年53歲的楊文財,28歲時就自己試著加工舢板船。也就是他人生所乘的第一隻舢板船,從進山選料、伐木、改成木板,到加工成船,都是他一個人單獨完成的。

“後來我父親年紀大了,他就接著父親做船的行當幹下來,加工的舢板船漸漸在當地有了名氣,很多人都習慣叫我‘船木匠’,很少有人喊我名字。”楊文財說。


楊文財|堅守在阿蓬江畔的“造船匠”


純手工精緻到滴水不浸

記者來到楊文財的住地看到,楊文財正在為他家底樓下面擱置的舢板船維修和刷桐油。人們常說的舢板船,也叫“三板船”,就是平常停靠在河邊的小木船,它的底部和左右兩邊均是用三塊杉木板製成的,可乘坐2至3人。

“加工一隻舢板船的材料簡單,杉木板、鐵釘、鐵爪子、桐油、石灰等。”楊文財說,現在加工一隻舢板船的成本,大約在2200元左右,其中包括做工工資600元,所用材料價值在1600元以上。

加工船隻的大小和長短根據主人家決定,有加工“一丈一尺八、一丈二尺八、一丈三尺八”不等。需要胸徑為80釐米、直徑為25釐米的上好杉木,5斤鐵釘、5斤桐油、3斤石灰。

據楊文財介紹,一般加工一隻舢板船,要3天時間。加工好後還要用燒開的桐油和生石灰攪勻勾縫。勾縫也很關鍵,就是石灰和桐油混合在一起攪拌,攪拌後的石灰和桐油用木棍挑起,如拉得起1米長的細絲,就算攪拌到位。然後用攪拌好的混合體,將舢板船上的每一條縫隙填充滿,用力刮平整,等幹後用砂子打磨平,然後給整個船身刷一層桐油,陰乾一週後即可下水。給船刷桐油的好處是不怕水浸泡,也經久耐用。

“‘船木匠’做的舢板船做得好,做工很精細,不需要勾縫丟在水裡也不浸水。” 社區幹部楊仕舉說,船做得好不好,就是靠木匠鑲接木板的墨法。手藝不精的還別說是水,就是盛麵粉都要漏出去。

38公里水域有他造的船

楊文財中等身材,為人憨厚。為了展示自己的手藝,他將自己最近新加工的舢板船扛到河邊,讓記者上船見證。楊文財將船置放於河邊,手握竹竿往水裡一點,小木船就蕩悠著划向寬闊的河面。轉悠一圈後,船底確實不見一滴水。

整個阿蓬江流域在黔江境內全長38.9公里,舟白社區屬於阿蓬江流域的上游部分。楊文財憑著祖傳下來的“造船”工藝,踏著上輩人的足跡,沿著這條流域行走了整整25年,幾乎家家戶戶都留下他躬身加工船隻的身影,沿途的群眾也親切地叫他“船木匠”。

據瞭解,在阿蓬江流的黔江境內,楊文財加工舢板船,上到灣塘、下到阿蓬江鎮的細水村,在這38.9公里的阿蓬江流域兩岸,都有楊文財加工的小舢板船。也有他加工最大的舢板船,可裝運1噸貨物。

“以前一年至少要加工50只舢板船,現在一年最多加工10只船,維修舢板船的時間要多一些。加上每年有4個月的禁漁期,生意沒有以前好了。”楊文財說,一般加工一隻舢板船要使用12年,維修後用2至3年基本報廢。

“從楊文財學會做舢板船後,當地再也沒有人學這門手藝。隨著當地的年輕人外出,在家打漁和耕種的人越來越少,加工舢板船的工藝,瀕臨失傳,將成為阿蓬江流域的歷史記憶。”楊仕舉說。

記者:李詩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