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5省最嚴「停工警報」解除了!企業環保達標不予停產限產

北方5省最嚴“停工警報”解除了!企業環保達標不予停產限產(原創)

近日,生態環境部正式發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攻堅行動方案》)。

《攻堅方案》不僅沒有要求企業一律停工,還明確指出,企業環保達標不予限產。至此,前段時間炒得沸沸揚揚的《10月1日起,史上“最嚴停工令”來襲!》成為“謠言”。

北方5省最嚴“停工警報”解除了!企業環保達標不予停產限產

此次行動方案:時間為2018 年 10 月 1 日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

實施範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包含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莊、唐山、邯鄲、邢臺、保定、滄州、廊坊、衡水市,山西省太原、陽泉、長治、晉城市,山東省濟南、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市,河南省鄭州、開封、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市(以下簡稱“2+26”城市,含河北省定州市、辛集市,河南省濟源市)。

去年的秋冬季汙染防治攻堅戰中,很多行業實行一刀切停產,企業被強制停工限產,人為的造成企業和群眾不必要的損失,引發了社會的不滿。對照去年的方案,今年的《攻堅方案》有4大亮點:

亮點一:嚴禁“一刀切”停產限產,差別化錯峰生產

《攻堅方案》明確要求,各地方根據實際情況實行差別化錯峰生產,嚴禁採取“一刀切”方式。

對鋼鐵、建材、焦化、鑄造、有色、化工等高排放行業,實施採暖期錯峰生產;根據採暖期月度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結果,可適當縮短或延長錯峰生產時間。

對各類汙染物不能穩定達標排放,未達到排汙許可管理要求,或未按期完成 2018-2019 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改造任務的,全面採取錯峰生產措施。

北方5省最嚴“停工警報”解除了!企業環保達標不予停產限產

亮點二:企業環保達標,將不予限產!

《攻堅方案》指出,對行業汙染排放績效水平明顯好於同行業其他企業的環保標杆企業,可不予限產。

1、鋼鐵企業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和大宗物料及產品運輸全面達到超低排放的,採用電爐短流程鍊鋼生產線的可不予限產;

2、焦爐爐體加罩封閉、配備焦爐煙囪廢氣脫硫脫硝裝置,且達到特別排放限值的可不予限產;

3、鑄造熔鍊設備顆粒物、二氧化硫排放濃度穩定達到 20、100 毫克/立方米(沖天爐必須安裝煙氣排放自動監控設施)的可不予限產;

4、陶瓷、磚瓦、玻璃棉、石膏板、岩棉、礦物棉等建材企業,在資源有保障前提下,使用天然氣、電、電廠熱力等清潔能源作為燃料或熱源,且穩定達標排放的可不予限產;

5、電解鋁、鋁用炭素企業穩定達到超低排放(顆粒物、二氧化硫排放濃度分別不高於 10、35 毫克/立方米)的,氧化鋁企業穩定達到特別排放限值的可不予限產。

亮點三:保障民生,讓老百姓“溫暖過冬”!

對於老百姓“溫暖過冬”問題,《行動方案》指出,兼顧溫暖過冬和清潔取暖,有步驟地增加煤改氣和煤改電的戶數。但是在氣源和電源沒有得到保證的前提下,以前的採暖措施不需要拆除

方案還明確要求,錯峰生產企業涉及供暖、協同處置城市垃圾或危險廢物等保民生任務的,應保障基本民生需求。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要堅持以供定需,以氣定改。各地根據氣源、電源情況來確定散煤治理計劃,根據各地上報的計劃來確定今年清潔取暖的目標,確保清潔取暖和溫暖過冬兩個民生都能保證。

北方5省最嚴“停工警報”解除了!企業環保達標不予停產限產

亮點四:因地制宜制定錯峰生產實施方案!

方案要求,結合本地產業結構和企業汙染排放績效情況,制定錯峰生產實施方案

方案指出,各省應制定重點行業差異化錯峰生產績效評價指導意見。各城市要結合本地產業結構和企業汙染排放績效情況,制定錯峰生產實施方案,細化落實到企業具體生產線、工序和設備,並明確具體的安全生產措施。2018 年 10 月底前,省級相關部門將錯峰生產方案報送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錯峰生產清單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調整,如確有必要調整的,需在省級人民政府網站公告並報送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

如何落實方案要求,河北省環保廳廳長高建民說:“對環保標杆企業不予限產。堅決禁止將不產生汙染的企業列入‘散亂汙’;不得對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企業採取集中停產。對汙染物穩定達標排放的餐飲、洗滌、修理等生活服務業,不允許採取限制性停工停業。除重汙染天氣紅色預警期間,原則上不得采取單雙號限行措施。”(石材之聲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