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幾天樓,發現買房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看了幾天樓,發現買房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


陳胖接到了幾個中介的電話,向他介紹房子。他聽完後很感興趣,一直在手機上各種搜索百度,然後對我說:“這房子的位置不錯哦,我們應該去看看。


我其實早就對買房子死了心。因為我天天聽說房子很貴,貴上了天。壓根對看房子提不起興趣。我的潛意識就有這兩種聲音:


1、太貴了,我買不起;


2、現在買房子風險太高,說不準什麼時候崩盤。


所以,過去幾年我一次房子也沒看過。


這次難得陳胖有興致,於是,為了應付他,我只好答應說:“那就抽空去看看吧。”


結果這一看,就一發不可收拾,我們開著車從城東跑到城西,看了好多在售單位。房子沒有買成,但卻漲了不少知識。


我不由得感嘆,閉關鎖國,是要付出代價的。


看了幾天樓,發現買房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


01

房價並沒有傳說中那麼貴


我的好朋友楊小米,去年在上海買了一套70平方的房子。我去過她住的地方,在浦東一個蠻不錯的位置。


她不止一次告訴我,其實房子並不像人們想象中那麼貴。她還有個數據說明,2016年上海成交的房子,90%的房子低於500萬,300-500萬的房子佔40%,300萬以下的房子佔比為50%。


我當然是不太相信的。因為我印象中,上海房子的均價要去到10萬每平米。媒體也都是這麼報道的。


前兩天還看到文章說,上海出現日光盤,市中心每平米8萬的房子,被人一搶而空。


因為抱著這種觀念,我在上海沒有看過房子。


但是,在廣州看了不少房子後,卻也得出了一個結論:房子是比以前貴了很多,但也不像想象中那麼貴。


我去看了一些金融區的超甲級寫字樓,均價在4萬左右。在此之前,我一直以為要5萬-8萬,事實上並非如此。


我還跑去鄰市的黃金地段,看了些在售的頂級公寓,價位在2萬元每平米。為了瞭解市場行情,我在網上搜尋了一些同類二手公寓,發現二手只要12000左右,遠低於別人告訴我的價位:4-5萬每平米。一套房下來,只要60萬,還是複式,而且不限購不限貸。


所以,真正要買樓,一定要多看多問,不要道聽途說。


《窮爸爸,富爸爸》作者羅伯特就曾經說過,正確買房子的方法,看上100套,然後從中再不斷篩選,只要一直留意,就有機會成功買到性價比高的房子。


我以前的觀點是,房子都限購限貸了,還怎麼買?但是現在看看,也還有商業住宅,比如公寓這類,不限購不限貸。雖然是40年產權,但是40年後應該有新的政策可以保護業主利益。


我還聽說,很多商業住宅都需要公司購買,當時就覺得沒法弄。後來細想想,也覺得這不是什麼大問題。開公司嘛,有那麼難嗎?


不過,買樓絕對是體力活,每次看完房子,感覺腿都要斷了。


看了幾天樓,發現買房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


02

城市在擴大,眼光放長遠


第一次,我發現自己徹底落伍了。


城市發展之迅猛,讓我感覺自己就像是個土鱉。


我每天就在辦公室、家、心心學校三點一線,日復一日。完全不知道,城市已經日新月異。

這些天看樓讓我開了眼。


首先,城市已經擴大到我認不出的樣子。以前在我眼中,那些鳥不拉屎,遠得不能再遠的地方,現在竟然成了未來的金融中心。


看著政府的規劃圖,一棟棟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城市輕軌和地鐵N號線經過,配套商業,中軸線,湖泊,公園,臨江,那個氣派啊,哪裡還有郊區的影子?


就連廣州鄰市佛山,都是一線城市的繁華。和我眼中傳統的佛山無影腳,根本是判若兩城。


Shopping mall里人山人海,商品應有盡有。我趁著中午吃飯時間,瘋狂的購物了一把,毫無違和感。


他們告訴我,佛山現在常住人口高達800萬,乖乖,香港常住人口也還不到800萬。再加上廣佛地鐵無縫鏈接,產業蓬勃發展,佛山新區就是一個大都市的模樣。


我突發奇想,城市這麼發達,交通如此便利,佛山的樓價比廣州便宜這麼多,即使是在廣州上班,回佛山居住,也沒有問題啊。


以前市中心就是那麼一小塊,人人都恨不得擠在市中心。但現在不同了,地鐵四通八達,城際輕軌也讓城市之間的距離拉近。


而且現在有多個城市中心,根本沒有必要抱著舊觀念不放。


上海本地人不喜歡浦東,廣州本地人不喜歡天河,這些傳統觀念,丟失了多少機會。新城區的發展,更加生機勃勃,潛力無限。


政府在不斷擴大城市,不斷投資基礎建設,改善交通和商業環境。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必須把眼光放長遠。


我去廣州的郊區(現在早就不是郊區)看樓,萬科在那裡有上萬套公寓住宅。現在大部分已經交樓了,而且幾乎全部住滿。萬科有一棟巨大的商業中心正在招租,還有很多商鋪也在一一進駐。


整個環境規劃得非常現代,地鐵就在家門口。我想,對於剛畢業的年輕人,住在這樣的地方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我剛畢業那時候,沒錢幾乎沒有選擇,只能住城中村,或是改造樓。可是現在,每月花幾百上千元,就能入住現代化公寓,旁邊配套也很齊全,幾站地鐵就能到達市中心。可選擇的範圍多多了。


市中心樓價高企,那就去周邊看看。如果現在配套並不成熟,但是,只要有明確的規劃,無論是自住或者投資,都有機會。


只要方向對了,耐得住寂寞,就能發現價值窪地。


5萬8萬買不起,1萬2萬應該還是有機會可以拿下的。關鍵是眼光要準,對未來有信心,還有就是多跑多看,不要著急。


看了幾天樓,發現買房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


03

創新和新需求層出不窮


在買房的過程中,我再一次刷新了觀念。


我記得幾年前,報紙上刊登未來小戶型公寓,也就是30-60平方的房子,會是主流。我那時還感嘆,這麼小的房子,怎麼住啊。


但是,通過這段時間看樓,我不得不承認我的觀念落伍。戶型設計早不像我們原來想的那樣了。我看過最歎為觀止的戶型,只有35平方,卻有3層,兩廳兩室,完全可以滿足一個三口之家。總價只要70萬。


現在的設計真的很巧妙,小戶型很多都設計為複式。有一個戶型只有55平方,但是得房率是2倍。看完後,我都心動不已。


我想起我的第一套房子,就是59平方的兩房。那時的設計和現在相比,真的無法相提並論。

所以,房子設計也是不斷創新中。不要覺得小戶型不能住,手上沒有那麼多錢的時候,買個設計超棒的小戶型,是明智之舉。


在看房子過程中,我還發現了很多新的市場需求。


有一個樓盤,號稱是當地地標公寓。在售的戶型都是小戶型,類似65方,75方這種。


我問這個銷售人員:“哪裡有那麼多人住啊。買了以後租不出去,怎麼辦?”


他說:“你不能認為租公寓的人都是自住的。”


我好奇地問:“不自住?那拿來幹嘛?”


他說:“用途太多了。我現在去髮廊都是去別人的工作室,人少又私密。剪一次頭髮,要200元,我也覺得值。現在稍微有技術的人,都喜歡租個公寓開工作室。


再比如,我一朋友,最近花了8000元買了10次健身私教課。去哪裡上?就是去健身教練的私人工作室。大家都喜歡長期跟著一個教練。健身教練一旦開了工作室,就會為自己口碑負責。


還有英語老師的工作室,美容微整工作室,這些都是在公寓進行的。誰還去租街鋪啊,太貴了。”


銷售人員這麼一給我普及,讓我茅塞頓開。


倒不是覺得公寓值得買,而是我深刻地意識到,現代人只有一項技能,就能讓自己生存得很好。


需求如此豐富如此多樣化,只要你夠專業,就自然有客戶上門。


銷售人員又對我說:“我上週還去了家庭影院,你去過嗎? 就是那種小型的家庭影院,可以2個人包場,或者幾個朋友一起去看。人家都租公寓來佈置家庭影院。”


聽完之後,我倍感興奮。原來還有這麼多種活命的方法。我腦海中立即浮現出一個工作室的模樣,我也可以在公寓裡給學生講課呀。


最終,理智戰勝了情感。我還是迴歸了現實,不能一時衝動,等我看完100套再說。


看了幾天樓,發現買房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


04


連著看了好多天的樓,突然很後悔,覺得自己這麼多年,只懂得埋頭工作,成了土鱉,好像還錯過了幾個億。


城市都發展成這樣了,我的印象還停留在10年前,我的觀念從沒有更新過。多少機會在身邊白白錯過。


不過,正所謂知恥而後勇。


我決定,以後要逼自己多出去轉轉,看看城市的發展,逛逛樓盤,和房產中介聊聊天。以後接到中介的電話,也不要急於掛斷。可以加個微信,看他們的朋友圈也許能發現新的機會。


有篇文章說,有個人想自殺,沒想到去了一趟菜市場,竟然活過來了。


現在想來不無道理。出去轉轉,就會發現到處生機勃勃,和別人聊聊,就會看到新的希望。


無論是淪為工作機器,還是在家裡喪著,總之,兩耳不聞窗外事,虧大了。


- THE END -


想看更多成長乾貨,請搜索關注: 薇安說

看了幾天樓,發現買房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