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拖延有个怪圈

你的朋友圈一定有“不瘦十斤,不换头像”的朋友,然后这个朋友就再也没有换过头像,或者悄悄换了头像,但是十斤的肉还好端端的在那里。健身教练们应该很熟悉这种情况,总有在每次预约后都神奇的因为各种“不可抗力”无法出现的会员,例如“今天要加班”、“今天朋友结婚”、“今天朋友的朋友结婚”、“今天朋友的朋友家的猫生宝宝”等拙劣的借口层出不穷。

是的,不要东张西望了,那个人就是你,有着做不完的家务、推挤如山的工作、不断推迟的日程表,深陷拖延怪圈而无法自拔。现在我要告诉你,你的拖延症可能是因为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只是不知道如何对抗不完美的命运。

豆瓣拖延小组的镇组之宝《拖延心理学》是拖延症晚期患者的自救教程。作者简·博克和来诺拉·袁是心理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资深心理咨询师,在美国被称为流行心理医生。本书从拖延症的根源入手,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分析了拖延的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心理学、神经生物学根源,使这本书更具有可读性,成为人人可读,人人可获益的经典著作。

这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即“拖延VS行为”、“拖延VS心理”、“拖延VS大脑”、“拖延VS征服之战”、“拖延VS建议”。下面本文将介绍第一部分,“拖延VS行为”。

你知道吗?拖延有个怪圈

拖延有个怪圈

1.“这次我想早点开始”。每次我们想要生活有所改变的时候,第一步总是信誓旦旦的保证,这次绝对不拖延。但我们也认为,事情的开始应该顺其自然,现在还不是时候,或许应该先喝一杯,刷一下微博、朋友圈,再看个有趣的节目,最后尴尬的发现,这次与以往的每次好像没有太大的差别。

2.“我得马上开始”。这个时候我们开始有点焦虑,而且感到一点压力,很明显,事情进展的不如想象的顺利,但是还有希望,只要马上开始干。

3.“我不开始又怎么样呢?”时间又过去了很久,依然没有开始,现在的形势不太乐观,我们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想法,比如:“我应该早点开始。”——自责;“我可以做任何事,除了这件……”——抗拒这件事;“我无法享受任何事情。”——负疚;“我希望没人发现。”——惭愧并想要逃避。

4.“还有时间”

。这个时候,我们只能祈祷奇迹出现,希望任务还有完成的机会。

5.“我这个人有毛病”。此时我们已经绝望了,甚至觉得自己缺少某方面的能力,比如自我约束力、勇气或者运气。

6.最后的抉择:做还是不做。摆在我们面前的路有两条,不做——意味着逃避,干脆想想怎么解释任务又没有完成;做——意味着背水一战,草草将工作完成。

7.“我永远不会再拖延”。我们发誓一定要战胜拖延,直到下一次任务出现……

你知道吗?拖延有个怪圈

恐惧失败

戴维是一家大公司的律师,上学期间表现出色,他渴望成为一名“伟大的律师”,但事实上,越是想要成为“伟大的律师”,他就越无法开展具体的工作,比如背景调查,约见客户,撰写案件小结等。他害怕失败的判决,怕别人批判、指责他,他感到很恐慌、焦虑。

害怕失败的人总是认为“自我价值感=能力=表现”,一旦表现的不好,就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拖延则是一种自我保护,他打破了“自我价值感、能力、表现”之间的等号,因为表现的不好,只是因为没有努力,而“一旦全力以赴”,就能把事情做好。

对这些人来说,“不努力”明显比“没有能力”容易接受

很多拖延症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个完美主义者。心理学家认为,完美主义者可以分为适应型和适应不良型。适应型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较高,也相信自己的表现能够与之相符。适应不良型的完美主义者同样对自己要求很高,但对自己的表现却不抱希望,因为无法达到自己的要求而处于自责、消沉的矛盾之中。

适应不良型的完美主义者无法忍受犯错,无法忍受平庸,也无法忍受失去。为了避免在竞争中失败,他们不愿意参与到竞争中,表面上表现为对竞争不感兴趣。拖延是一种很傲娇的自我保护,他可以坦白的说,“我失败了,但是这是我自愿的”。很多拖延症会有“要么全部要么没有”的心态,“如果不能做到最好,那就干脆不做了”。

拖延能够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我为什么单身?因为没时间谈恋爱;我为什么没有去健身?因为没时间啊;我为什么还没有读完这本书?还不是因为没时间!

完美主义者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很容易陷入灾难性的思考模式,把一件小事的后果夸大到无以复加。例如,仅仅是第二天的会议没有安排好,就会想:这次会议被我搞砸了,老板肯定认为我不堪重用,同事肯定会认为我不可靠,平时称职的样子都是装出来的,我会被同事排挤,被老板批评,我会被解雇,无法在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我的妻子会跟我离婚,没有家庭也没有事业,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可能会自杀,天呐,真是太恐怖了,我得先喝一杯。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请立即终止你无限大的脑洞,退后一步重新思考问题,一次的失误真的会导致被解雇么?把自己从“灾难性思维”中解救出来。

你知道吗?拖延有个怪圈

恐惧成功

与恐惧失败相对的,恐惧成功也非常常见,但更难识别。

有这样的一个朋友,当领导交给她重要工作的时候,她总是吐槽领导不作为,为什么交给自己做?领导提出想给她升职的时候,她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变身隐形人,升职岂不是说以后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她更喜欢做个小透明。

为什么有些人会逃避成功?

1.害怕付出。如果成功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努力和专注,那么还是待在原地比较安全。

2.害怕竞争。与害怕失败的人一样,害怕成功的人也不愿意参加到竞争中,因为害怕自己成功。拖延成功的人总是给人一种漫不经心、无所谓的感觉,他们不会全力以赴,那种受人瞩目、忙乱紧张的生活让他觉得危险。

3.害怕别人对自己期待太高。例如一个跳高运动员,经过艰苦的训练和不断的努力,他终于跳的比以前高了,但是别人怎么做呢?他们把横杆升高了。

4.承诺恐惧症。扎克说“成功就像一个电动扶梯,一旦你一脚踏上去,不到顶端你就找不到地方可以下去。”拖延者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于是干脆不踏出第一步。不作出承诺,就不会卷入竞争。

5.担心别人受伤害

。拖延者认为,成功可能会伤害自己,也可能伤害别人。他不敢告诉朋友,自己随随便便就拿了个“A”,而他的朋友可能很努力才拿了“B”、“C”;他不敢告诉父亲自己升职了,因为赚的比他多。他也担心自己成功后,会有人会向他挑衅,或者批评他、嫉妒他,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成功,他们选择用拖延来保护自己。

事实上,你不用为自己太过优秀,太完美,太与众不同而担心,你不会成为一个孤独的成功者,不会成为一个工作狂,也不会失去爱。你需要的只是退后一步,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状况,并开始解决你的心理焦虑问题。

喜欢这部分内容可关注头条号,明天继续讲解第二部分,“拖延VS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