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特色小鎮「房地產化」嚴重,問題頻出,如何堅持產城融合?

截至2017年底,特色小鎮的數目已經升至2000多個,其中既有屬住建部、國家林業局等部門批准的小鎮,也有各省政府自行批准的省級特色小鎮,還有大量由企業主導操作的小鎮。

但是部分地方政府建設特色小鎮不是發展產業,而是作為融資平臺,他們看中了特色小鎮的融資效用,通過建設特色小鎮擴大當地的固定資產規模,造成本地GDP高速增長的繁榮表象,作為地方政績考核的砝碼。

部分地方政府建設特色小鎮的思路存在目的不純的心態,國家管理部門最初的設想是針對那些已經自然形成一定產業規模的小鎮,通過政府部門後期的適當引導和規劃,建成處於“良性運營循環”中的特色小鎮,但是,部分地方政府想先建設小鎮、後引入產業。

目前特色小鎮“房地產化”嚴重,問題頻出,如何堅持產城融合?

另外中央層面還沒有明確的特色小鎮國家標準和評價體系,面臨大量的申報,各省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各行其是。雖然2018年3月,國家發改委印發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實施2018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提出,要對已公佈的兩批403個全國特色小城鎮、96個全國運動休閒特色小鎮,開展定期測評和優勝劣汰,但缺乏可操作、可執行的具體監管規則,尤其是沒有建立退出機制,這樣就有可能導致申報一擁而上、泥沙俱下。

還有個別地產商有打著“特色小鎮”旗號拿地的衝動,目前,在京滬等一線城市,土地供應量被嚴格控制。在三四線城市,既有的庫存尚未完全去除。而中國的城鎮化仍在進行,這些地方對住宅有剛需。同時,地方政府為了發展特色小鎮,在土地保障、財政支持和優化融資層面都有一定的優惠。個別地產商可能借機以相對低廉的價格獲得土地,以建設特色小鎮之名行開發房地產之實。

目前特色小鎮“房地產化”嚴重,問題頻出,如何堅持產城融合?

堅持“產城融合”

一是建設特色小鎮要加強行業主管部門的指導。“產城融合”是特色小鎮的重要發展原則,如何發展獨特、合適的特色產業,如何避免無特色產業或“同質化”產業小鎮的泛濫,都需要行業管理部門的指導和把關。走高質量發展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拉動城鎮經濟增長、擴大吸納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推進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行業發展,是推動特色小鎮建設的關鍵。

二是特色小鎮要加強產業配套。合適的產業是支撐特色小鎮健康發展的根本力量,但是僅強調產業存在是不夠的。改革開放後,我國農村地區的鄉鎮企業蓬勃發展,形成了許多專業鎮。但是專業鎮考慮的基本出發點是產業發展,只關注生產問題,解決了部分人口的就業需求,卻忽視了進駐企業的經營者和職工的生活需求,如消費、教育、醫療等。

三是促進多規合一。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國土利用規劃與城鄉建設規劃有機結合、協調統一,為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營造優良發展空間。

目前特色小鎮“房地產化”嚴重,問題頻出,如何堅持產城融合?

四是強化資源整合。充分發揮地域資源優勢,強化引導功能,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加強與銀行、信託保險等金融機構的戰略性合作,創新投融資機制,探索建立產業基金、低成本融資、PPP、股權眾籌等融資模式,激發特色小鎮培育發展活力,為特色小鎮創建提供有力保障。

五是立足文化根本。培育一批真正理解、懂得本地歷史文化傳統與民眾情感的專業人才,立足本地,突出特色,為特色小鎮建設注入歷史文脈。

六是促進鎮域產城融合。立足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引促、社區建設及配套、美麗鄉村、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等關鍵點,積極推進鎮域產城融合,推動特色小鎮產城融合、鎮園合一、文旅並進、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