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謀術

大凡為人出謀劃策都要有一定方法,也就是必然要得到事情的因果關係,進而才能探索出對方的實情。假如能詳細審察實情,就可以設計上、中、下三種計策,然後進行分析比較,相互 吸收互補,這樣就能產生奇計。設計出奇計之後,就能無往而不勝了。而奇計並不是現在所擁有的,而是始於古人的實踐。所以鄭國人入山採玉,都是駕著有指南針的車去,目的是為了防止迷路。度才、量能、揣情等等,也就等同於做事時的指南針。所以凡是觀念相同而又很親密的人,必然能夠獲得成功;如果雙方慾望相同但卻互相疏遠,必定會有一方受到損害。假如雙方有相同的憎惡或仇恨,且相互親近,那麼這樣必然會對雙方都有害;假如雙方有共同的憎惡,卻互相疏遠,那麼只有其中一方會受到傷害。所以假如能互相有利就要親近,反之,假如互相有害就要疏遠。所以,要看到雙方的異同。牆壁都是從有裂痕的地方崩毀,而樹木都是從有節 的地方折斷,這就是事情發生變的地方。因此新事物、新情況都是由舊事物發展變化而產生的,所以才需要進行謀略,要進行謀略才需要計劃,有了計劃就會有議論產生,有了議論才會進行遊說,遊說是為了讓事情按照計劃來進行,事情按計劃發展的同時,還要想好退路,退路也想好了就可以進行有效控制了,可見萬事萬物都有同樣的道理,各種權術也都有一定的法則。

兵家——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